在台灣18種保育類昆蟲中,渡邊氏長吻白蠟蟲Pyrups watanabei
Matsumura,1913 )
可說是長相最好玩的了,因為牠頭部有個非常大而且長長的鼻子狀突起,由於身上會分泌蠟質,是早期化妝品粉底的原料,原本在大台北盆地廣泛分布,但隨著高樓林立與人為捕捉後,族群數量已經愈來愈少。長吻白蠟蟲的得名就來自於牠頭上那根長長的角,生物學者們到現在還不確定這根長角倒底有何作用,因此猜想可能是用來嚇阻敵人之用,加上白蠟蟲屬於蠟蟬科,身上會分泌出蠟質,因此被稱為長吻白蠟蟲,而且還被取了個諧音的外號叫做「白爛蟲」。渡邊氏長吻白蠟蟲是台灣蠟蟬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也被稱為渡邊氏長吻蠟蟬,在台灣北部低海拔山區算是比較常見的昆蟲。白蠟蟲的成蟲還有個很好玩的特性,就是牠很會在樹上橫著走,如果發現有人影接近,就會橫移躲到樹幹後面,如果你在跑到牠面前,牠又會馬上跑到樹幹前面,看過的人都覺得非常有趣。


 


名字冠上「渡邊氏」是為紀念「渡邊龜作」:渡邊龜作(K.Watanabeil868~l907)1903年任新竹北埔駐在所蕃地巡查,公餘時熱衷採集,四十歲時(1907)發生北埔事件而殉職,日本昆蟲學之父松村松年(Shonen Matsumura)為了紀念渡邊氏的採集,在為其採集的動物命名時,特別冠上其姓。渡邊氏長吻白蠟蟬 (Fulgora watanabei), 體表成白粉狀 ; 頭部成粗大的棒狀外突,末端球狀部則為黃色為其主要特徵。成蟲5~8月可見,活動於低海拔山區,棲息於烏臼樹幹之上。為保育類昆蟲。雌蟲產卵5x12排列整齊共60顆,每顆約1x2.5mm。產卵到孵化為期三週(20),雌蟲產卵時在翅膀下方進行可惜無法攝得。孵化時整隻蟲體為白色細小脆弱但可緩慢走動,經數十分鐘到一小時後逐漸變成淺灰色活潑的走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5909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