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陽哈尼族梯田從古至今始終是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大系統,今天它仍然是哈尼族人民物質和精神生活的根本。166689畝梯田在養育著336971個農業人口,高山上的63958.4公頃森林提供著全縣人民的生活用水和農田用水,全縣4653條水溝幹渠仍在灌溉著千山萬嶺之上的梯田,這就是元陽哈尼族梯田奇觀的突出特點。它不像長城、故宮、秦始皇陵、埃及金字塔、印度泰姬陵等已失去功能的古跡,也不像泰山、黃山、尼加拉瓜大瀑布等單純的自然景觀,也不像曲阜孔廟、拉薩布達拉宮、北京頤和園等單純的人文創造,它是哈尼族人民與哀牢山大自然相融的相諧互促互補的天人合一的人類大創造,是文化與自然巧妙結合的產物。元陽梯田是攝影界家喻戶曉的攝影題材,每年十二月至隔年四月,線條優美、形式多樣的梯田盛滿清水,清晨纏繞著雲霧,有如通向蒼穹的雲梯,如夢似幻。難怪有位人類學家曾讚頌:「哈尼族的梯田是真正的大地藝術,是真正的大地雕塑,而哈尼族就是真正的大地藝術家!」




雲南元陽梯田 大地之歌 如行雲、似流水
堆疊的、蜿蜒的這一大片梯田,似群蛇亂舞,又如行雲流水,也像一首壯闊的大地交響曲,在在牽動旅人的心。沒看過元陽的梯田,不要說你認識梯田…在雲南省的南部,靠近越南邊界附近,有個元陽縣,它擁有舉世著名的梯田景觀,經常出現在國外的地理雜誌和介紹少數民族風情的影片中。如果你喜愛農村的梯田景色,還沒看過元陽的梯田,不要說你認識梯田。元陽梯田,是公認世界上最壯觀的梯田分布地帶,這處壯闊的梯田,在10幾年前僅是攝影同好口耳相傳的地點,近年逐漸成為旅行社出團的焦點。哈尼族古老的《天、地、人的傳說》中說:大魚創造了宇宙天地和第一對人,男人叫直塔,女人叫塔婆;塔婆生下二十二個娃,其中老三是龍,龍長大以後到海裏當了龍王,為感激塔婆的養育之恩,向塔婆敬獻了三竹筒東西,其中一筒裏盛有稻穀種。也就是說,哈尼人認為,自開天闢地以來便有了稻子。說明哈尼人是最早馴化野生稻的民族之一,水稻種植是哈尼人古老的生產內容。千百年來,哈尼族將哀牢山區三江流域的野生稻馴化為陸稻,又將陸稻改良為水稻,在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中,使三江流域成為人類早期馴化栽培稻穀的地區之一。元陽梯田一年四季皆有頂峰山泉自流灌溉,一是得益於山頂森林這一天然水庫,二是受惠于山民構築的條條盤山水溝。山民們根據不同地形與地質,使層層梯田依山順勢、蜿蜒而上。將終年不斷的山泉水通過條條傍山水溝引入梯田,成為一個完全自流的灌溉網路。從上至下,元陽形成“森林—水系—村莊—梯田”自然生態極為平衡的山地景區。雲南省南部主要河流是元江,元江流經的土地叫紅河州,紅河州是個面積很大的少數民族自治州,主要作物是煙草,此地產的煙草,質地頗佳,被稱為「雲煙」,是中國的「煙倉」。元江發源於雲南大理縣境內,往南流入越南,流過的土地都是紅土區,愈南所聚集的紅土就愈多,流進越南後改稱紅河,出海口就叫紅河三角洲。


現居住在元陽的哈尼族,原是古代生活在青海西藏一帶的羌族後代,2000多年前哈尼族祖先為逃避戰禍,沿著元江河谷,往南遷移到地勢較低的哀牢山區,他們燒林驅獸,引水挖田,在此壘石造田,數代繁洐,成就今天30多萬公頃的梯田世界。元陽全縣無一平川,梯田全嵌刻在海拔400~2000公尺的溝壑山嶺之間,呈V字形上下分布,梯田坡坡相連,溝溝相嵌。每當晨曦綻放之際,波光閃閃,雲霧繚繞,宛若仙境;日照斜陽時,水面反光,如金沙鋪地,不規則的田埂線條,似萬蛇舞動,這景象怎不教人心驚又心動。奇怪的是,在漢文的文獻中,找不到有關哈尼梯田的記載,或許哈尼族人不認為這些祖先的梯田有什麼了不起,可是當西方的攝影師在13年前,率先向世界公布元陽梯田照片時,世人同感震撼,才知原來世上還有像元陽,這麼一處雄偉的梯田工程。2001年初,元陽梯田曾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申請成為世界遺產,目前尚待審理,但慕名而來的遊客,絡繹於途,原本寧靜的元陽山城,現在已不再寧靜。前往元陽有兩種途徑,一是先飛到雲南省會昆明,再搭車沿著元江河谷南下,從昆明到元陽距離330公里,需要2天時間,中途可在建水古城住一晚。另一種走法,是從越南邊界的老街進入雲南的河口,再搭車前往元陽,這種走法的好處是一次可遊兩國;但台灣旅行團絕大多數是選擇從昆明過去。元陽本地食宿條件有限,無法和大城市的旅館相比,但大致還能接受。元陽的舊城在山上,新城在山下,兩處都有旅館和民宿,以山下的設施較好;若想早起看清晨梯田,則可選擇住山上。看元陽梯田,四季皆宜,又以春天的插秧期和秋天的收穫期,景色最迷人。




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元陽哈尼族梯田的知名度日漸提高,從封閉的哀牢山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國內外專家學者和遊客紛至遝來。在1993年的第一次國際哈尼族文化研討會期間,中國、荷蘭、日本、美國、英國、泰國等10多個國家的100 多名代表參觀過勝村鄉全福莊哈尼梯田,深為其景觀的壯麗與文化的豐富所折服。1995年,法國人類學家歐也納博士也來元陽觀覽老虎嘴梯田,面對腳下萬畝梯田,歐也納博士激動不已,久久不肯離去,他稱讚:“哈尼族的梯田是真正的大地藝術,是真正的大地雕塑,而哈尼族就是真正的大地藝術家!”只要登上元陽隨便哪一座山頂,就會看到充滿在大地之間的、那如山如海洶湧而來的都是梯田。




元陽縣共居一山的七個民族大致說來是按海拔高低分層而居的,海拔144米到600米的河壩區,多為傣族居住;600米到1000米的峽谷區,多為壯族居住;1000米到1400米的下半山區,多為彝族居住;1400米到2000米的上半山,多為哈尼族居住;2000米以上的高山區,多為苗、瑤族居住;漢族多居住在城鎮和公路沿線。哈尼族居住的上半山,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均氣溫在15度左右,全年日照1670小時,非常適宜水稻生長,故哈尼族先民自隋唐之際進入此地區就已開墾梯田種植水稻,在此1200多年間,哈尼族傾注了數十代人的心力,發揮了驚人的智慧和勇毅墾殖梯田。同時,哈尼族等民族還發揮了巨大的天才各創造力,在大山上挖築了成百上千條水溝幹渠,已建成骨幹溝渠4653條,其中,灌溉面積達50畝以上的有662條。條條溝渠如銀色的腰帶,將座座大山緊緊纏繞,大大小小溝箐中流下的山水被悉數截入溝內,這樣就解決了梯田稻作的命脈——水利問題。哈尼族以數十代人畢生心力,墾殖了成千上萬梯田,將溝水分渠引入田中進行灌溉,因山水四季長流,梯田中可長年飽水,保證了稻穀的發育生長和豐收。哈尼族墾殖梯田的想像力令人驚絕,其隨山勢地形變化,因地制宜,坡緩地大則開墾大田,坡陡地小則開墾小田,甚至溝邊坎下石隙之中,無不奮力開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數畝、小者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萬畝。這一景觀構成了千奇百態變幻莫測的天地藝術大交響樂,成為舉世矚目的梯田奇觀。




據說,二千五百年前,居住在青藏高原的哈尼族祖先,為了逃避戰禍,遷徙到海拔二千五百公尺的雲南省哀牢山區,他們發揮頑強的民族性格與大自然搏鬥,在山谷間壘石造田,開闢了三十多萬公頃的梯田,「在茫茫森林的掩映中,在漫漫雲海的覆蓋下,構成了神奇壯麗的景觀。」哈尼族將哀牢山區變成了一幅幅「藝術品」,因而擁有「山嶽神雕手」的美名。元陽縣的梯田大多修築在十五度至七十五度之間的山坡,每座山坡的梯田級數最高達三千級,是世界罕見的梯田景觀。元陽梯田包括三大景區:1)壩達景區,包括箐口、全福莊、麻栗寨、主魯等14,000多畝的梯田;2)老虎嘴景區,包括猛品、硐浦、阿猛控、保山寨等近六千畝梯田;3)多依樹景區,包括多依樹、愛春、大瓦遮等連片上萬畝梯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5909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