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點洋行


太平洋邊小小點的社區生活小店,賣~在璞石咖啡館吃到用到的(分享在地自足生活態度的小小平台,簡稱雜貨店)



1.在地生活食與物—小農賣剩下的蔬果,手工肥皂手工果醬手工布製品等


2.烘焙工作坊—璞石老闆窩在這兒烘咖啡豆烤麵包,老闆很想,你隨時來,他就順手煮一杯咖啡請你品嘗品嘗喔


3.好生活交換空間—每月二場假日生活講座分享,邀請在小店賣東西的朋友來分享,例如:自己選精油做手工肥皂、分享如何運用香草泡茶泡澡治感冒、簡易又好吃的蔬果料理、手工衛生棉DIY…營業:11:00am-7:00pm(週一休)花蓮市明禮路67巷1號 電話:03-832-6436


 


關於璞石咖啡 自然式生活 Nature is life




璞石咖啡館在1998的6月6日開張,原本學藝術的老闆將工作檯設在店中間,接平面設計的案子,請一位夥伴兼賣咖啡,二樓則借給喜歡藝文需要空間發表的團體或個人。最初幾年沒有架招牌,很多人不知道這是家什麼店——其實害羞的老闆也只有「讓它成為藝文人士有個可以聚的地方」模糊的想法,最清楚的是,想回到成長的花蓮過生活。所以起因很簡單,之後就隨機生長了。老闆的媽媽覺得店面太大,應該要賣一點餐,於是璞石開始賣對面老闆媽媽的牛肉麵、排骨飯…,因為在這兒用餐有冷氣飲料又半價,學生族群很多。那時常可看見店裡夥伴端餐過街,下雨天還可撐傘技術超讚也真的很危險。老闆的太太嫁來後,出餿主意就直接從廚房出餐吧,老闆還認真的去考了丙級廚師職照。接下來老闆有了第一個孩子,開始試著賣早餐,晚上不營業回家過家庭生活。接下來老闆有了第二個孩子,思考若真要繼續經營,很想開一間有庭院的咖啡館,於是將原本佔1/3營業空間的違建拆了變花園。接下來二樓有阿之寶手創館進駐壯膽,璞石晚上又開始營業,成為現在好長好長的營業時間(早上七點半到晚上九點),不過因為有好夥伴撐腰,老闆還是樂得回家過家庭生活去。地址:花蓮市明禮路8號
電話:038345968




大王菜鋪子 花蓮忠義三街三號




走進花蓮大王的菜舖子,喜見夢寐以求的菜販子!一見如故,因為這人的做法竟是自己在心底蘊釀、期待已久的想法!從重視環保的包裝、體貼農人與消費者的用心,到採購在地農產的堅持,都像一盞盞燈,點亮農業與土地的希望。其實,阿寶今年最大的行動目標,就是希望能推廣「縮短食物里程、減碳消費」的觀念,而這樣的目標,除了消費者普遍的覺醒,就是需要像大王這樣的菜販子。大王不是天生的菜販子,做生意的天賦和阿寶不相上下,這從他做了許多不是人做的事可以看出。


為了環保,他們用回收的肉粽藺草綑綁蔬菜,嬌嫩的葉菜往往搖晃到顧客家已經勒傷,成把綑綁也讓略多於一般有機商店的量看來少了些;殘留的肉粽氣味更讓人懷疑蔬菜的新鮮度…一再客訴道歉,甚至流失部份訂戶後,不得已改用透明塑膠袋,頓時讓蔬菜的質感與值感倍增!然大王對小小塑膠袋不能釋懷,堅持回收清洗再用,但洗過晾乾的塑膠袋殘留斑斑水漬,花蓮水石灰質特高,情況尤甚,疏菜看起來的鮮亮度又降低了…




宅配用的紙箱,大王不辭勞苦從果菜市場買來回收舊箱,依菜舖子的需要一個個裁切改裝。大王美感品味不差,極力讓每個回收的紙箱看來素雅大方,這除了審美心思,更要許多時間裁切搭配,我看著角落一堆裁好與未裁的紙箱,正煩惱這人一天能睡幾小時?幸而大王接著說,好朋友給了他善意的建言:菜舖子的貨色一流,但包裝襯不出價值感!大王豪氣,立刻買來一批各種尺寸的包裝箱,設計了大方的菜舖子標籤,目前他最得意的加工項目是在小箱加裝手提繩,方便客戶提取,大箱用他自行研發的鑿洞器敲出箱側的孔洞~~這些家庭手工要等試出最合用的尺寸大批訂做之後才能以機器取代。




吹毛求疵的大王在需要柔軟襯墊的水果(如水蜜桃)盒內,還堅持不用一般雜紙裁成的碎紙絲,定要回收的牛皮紙裁成,這項市面買不到的東西只好自己生產,在找不到合用的碎紙機的情況下,身懷六甲的大王太太每天用裁紙刀切紙絲,切到午夜…大王只賣有機蔬果,而且十公里之內就足夠的,決不到二十公里外取貨,不論價差如何。Buy local 是大王賣菜的三大宗旨之一。




大王賣菜的宗旨之二是 Buy fresh !大王愛惜農人,也體貼消費者,不惜重資買來冷藏車,每週出貨日清晨親自到農場批菜,讓現採的蔬菜直接進入冷藏車,讓農人省去預冷及運送的設備,也確保農家不會提前採收降低新鮮度。雖然不吝惜冷藏車,大王卻堅持不做冷藏庫,如此必可貫徹不囤貨的決心。將農人的產品鮮美完整的呈現給消費者是大王自許對農夫最大的責任。




因此,社區型農業是目前最佳的出口。社區農業的關鍵在於「核心人物」。如果核心人物擁有對農業的情感,在農村的經驗,對農人的認同,並且物慾低,就不容易在提供農產品通路時,企圖剝削農民;要是他同時具備敏銳的食物鑑賞力,就更有機會和消費者充分溝通,取得農民及顧客的信任,逐步建構社區型農業平台。假設每個地方都有各具特色與差異性的「菜舖子」,那農業和社區、食物和人就有緊密結合的可能,社區型農業更可以搭配深度旅遊、社區產業,不必依靠硬體、水泥建設富麗農村。




大王以大王菜舖子為例,他們從什麼都沒有─沒有房子,沒有冰箱,只有一家三口,自己下田採菜,三戶、五戶這樣賣,到現在每個星期兩百戶左右的顧客…只因為始終秉持著要協助有機農民創造多元通路,並與消費者分享在地美味的信念。大王菜舖子在做的,是希望用「美味」救農村,食物是在地生活的縮影,田間的故事必須要也值得被寫出來。大王說,除了生存、經濟上的需求外,農民更需要尊重,感受到自己本來就有的價值,而不是被視為已經凋零的區域,讓各種補助與條例鼓勵棄農。大王說,農夫不耕作,不會快樂。因此,改變目前農村田地多數休耕的狀態,需要更多的人投入社區型農業。他也提醒,從事運動不要悲情,悲情只是在塑造英雄,覺得快樂就去做,做的過程中自然會知道,需要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5909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