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間流行一種『成年禮』,即在孩子十六歲時,要到七娘媽廟燒金紙、經衣、七娘媽亭等,藉此『出鳥母宮』(男)或『出婆媽』(女)的儀式,以示孩子已經長大,象徵著可以開始分擔家計及負起社會責任的意義。而台南開隆宮每年七月七日的『做十六歲』,更相傳與府城西外城五條港地區的碼頭工人有關。昔日港郊商行雲集,碼頭裝缷搬運之工作有不乏未滿十六歲的童工幫忙。故當地工人家裡孩子若屆滿十六歲時,便請來工頭及親朋歡慶,同時資證孩子長大成人,今後可領取大人的全份工資。台南『做十六歲』成年禮的禮俗,亦是台灣唯一特有的民俗。



開隆宮是在清雍正10年(1732年)由浙江省分香而來,位於台南市火車站旁的鬧區,而做16歲,是僅台南府城有的習俗,當地人會在兒童周歲時,須至廟中許願求「絭牌」掛著,往後每年都得前往「換絭」,一直到16歲那年的七月七日,祭祀結束才拿下,稱「脫絭」,代表已經長大成人了,而開隆宮則是維持這項傳統最久的廟宇。開隆宮祭祀的是「七娘媽」,因此又有「七娘媽廟」之稱。外婆家必須準備衣服、鞋帽、手錶、項鍊、腳踏車或是裁衣車、紅龜糕、香蕉、雞、麵、鴨等物,分別為男女外孫做十六歲。並請來工頭及親朋好友歡宴慶祝、同時證明小孩已經長大且從今以後可以領取大人全額的工資。所有男生的家庭相當重視男孩十六歲的生日,由於七娘媽是孩童成長的守護神,所以特別在農曆七月初七─「七娘媽生」時舉行做十六歲的科儀,並告知鄰里、分贈紅龜,請來工頭及親朋好友歡宴慶祝,從此日後可領「大工錢」,為家族有生力軍的加入而歡喜。



台灣民間信仰中,對孩兒的主要保佑神有:七娘媽、註生娘娘、鳥母﹝婆姐﹞,這三種神明職責不同。七娘媽是庇護嬰孩與幼童平安;註生娘娘則是祈求生產平安;拜鳥母(鳥母就是婆姐)則是保佑孩子平安成長。小孩子從受孕成胎一直到十六歲長大成人,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守護神。




第一階段:求子。當一對夫婦結婚之後須向註生娘娘祈求早生貴子。

[註生娘娘]:有多種傳說,註生娘娘為臨水夫人陳靖姑的說法則普遍為台灣民間大眾所接受,註生娘娘是婦女最常祈求的神明,掌管懷孕、生育、保胎等事。



第二階段:安胎。懷孕之後即向臨水夫人媽祈求生產平安。

[臨水夫人媽]:臨水夫人媽廟乃「婦幼專廟」,供俸神祇俱為女性,從婦女懷孕起,從婦女懷孕起一直到孩童長大成人的神界庇護所。



第三階段:嬰兒出世後到十五歲。民間相信由床母看顧,可免驚嚇,專門保佑小兒一覺到天亮,以後每當孩子生病或有其他異狀時,也都會燒香祭拜床母,祈求保佑。

[床母]:俗信以為母親生產嬰兒的床上有床母,床母是新生兒的守護神,是保護養育小孩長大的。



第四階段:出生至四歲。過去醫藥不發達,幼兒常因罹患天花、麻疹而死亡,過去家中小孩一生病,便求助於痘娘(或稱痘診娘娘、朱公朱婆)希望能逢凶化吉、保平安。

[痘娘]:主管麻疹和天花,初生至4歲幼兒的守護神。



第五階段:五至八歲的小孩俗稱「猴囡仔」,一但「著猴」(受驚嚇),即不思飲食,因此祈求大聖爺保佑復原。

[齊天大聖]:又名孫悟空,西遊記傳說故事的角色,傳說孫悟空腳踩筋斗雲,手拿金箍棒,且能七十二變。



第六階段:三太子中壇元帥保護9至12歲間,喜歡戲水孩童的安全,府城各廟宇均有奉祀。

[太子爺]:李靖之子李哪吒,又有哪吒太子、中壇元帥、羅車太子等別名。



第七階段:12歲至16歲青年,俗稱七娘媽的七星娘娘,與其下的部將婆姐共同保佑小孩子平安長大。

婦幼守護神--臨水夫人媽 及三十六宮其中的婆姐(鳥母、姐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5909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