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人於1624年侵入臺灣,為了馴服當地土著居民,協助其開發、掠奪島上資源,借傳教從事其撫化政策,並以醫療作為傳教的先導。荷蘭人入台之後,修築熱蘭遮城為己用,城內設有總督官邸、士兵營房、教堂、監獄、庫房和醫院。這個醫院主要從事駐台荷蘭人的保健醫療。翌年,荷蘭人又在赤嵌(今台南市一帶)建立市銜、名普羅民遮,將中國人遷往該地,建民居住,並建立倉庫與醫院。西班牙人竅據臺灣僅16年(1626~1642),在此期間,天主教神父在傳教的同時,以醫學作為接近原居民的工具,為當地人治療瘧疾與天花。這種以商業掠奪為根本目的的醫療事業,隨著荷蘭人及西班牙人撤出臺灣而消失。臺灣如中國本土一樣,現代醫學的開端系來自西方基督教士的醫療。誠如上述,17世紀荷蘭人曾帶進了西方醫學,但當鄭成功驅逐了荷蘭人。西方醫學也隨之消失,至1865年英
國 醫師馬雅各來台從事醫療傳教,才將西方醫學再次植入臺灣。19世紀最後的30年是臺灣近代醫學史的關鍵時期。馬雅各、馬偕、蘭大衛是三位最重要的早期教會醫師,他們的醫療活動不限於這時期內,與他門相關的三所醫院,至今仍在為臺灣患者服務。




 


(一)馬雅各和新樓醫院 --馬雅各醫師(Dr.James Laidlow Maxwell,?~1921)是英國基督教長老會外國宣道會派駐臺灣的第一位宣教士 和
醫師。其畢業于英國蘇格蘭愛丁堡大學,獲文學士又醫學博士學位。1865年5月與另一牧師偕同中國助手吳水文、黃嘉志等人抵達台南,在台南府城西門外設佈道所。於6月16日開始傳教及醫療工作。後因故移至打狗旗,設立禮堂及醫館,繼續行醫,並擴充了病房,可容納10名左右住院病人,是為臺灣設立醫院的濫觴。1868年底,
馬雅各 醫師返回台南,租借二老街口許宅設立醫館,就是後來的舊樓醫院,此時, 馬雅各醫師已諳台語,並熱心醫療工作,深受患者信任,名聲遠揚,上門求治者很多。




(二)馬偕博士與馬偕紀念醫院--馬偕博士(Rcv.GcorgeLeslie Mackay,1844~1901)是加拿大人,畢業於美國普林斯頓神學院。1873年作為加拿大長老教會第一位海外宣教師來到臺灣,1872年挑選淡水作為傳教的根據地,先租用了一間民房,醫療工作即在家裏進行。當時瘧疾在臺灣肆虐,罹此病者死亡眾多。最為人所恐懼。馬偕當時主要是免費為患者提供治療瘧疾的特效藥——奎寧,被當地人稱為“馬偕白藥水”。各地民眾慕名前來求診者日眾。因房子狹小,不能變付,遂另設醫館。馬偕雖原來並非學醫,但深知醫療對於傳教的重要性。他除了自修醫學以外,邀請淡水五洋行的駐診醫師來醫館協助診療,並傳授醫療技術,在醫療實踐中逐漸積累豐富的醫藥知識和臨床經驗: 馬偕博士在醫學上的貢獻除了施療治病,為患者解除病痛之外,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在 林格 醫師(Dr.B.S.Ringer)發現人的肺吸蟲後,推定了肺吸蟲的傳染途徑。林格是淡水五大洋行的駐診醫師,也是對
馬偕博士醫療工作幫助最大的醫師,曾在馬偕的醫館中服務了7年。 林格 醫師于1879年在淡水解剖一因主動脈瘤破裂而死的葡萄牙人屍體時,在其肺臟組織中檢出一圓形“豌豆狀”的寄生蟲。該葡人原為廈門曼松醫師(Dr.manson)的病人,遂將該蟲送去求證,曼松認為是吸蟲。翌年,曼松在來自臺灣之福建人患者咳出的紅色痰中檢出蟲卵,因此一併將成蟲與蟲卵送往倫敦之Cobbold請求鑒定,Cobbold認為該蟲為未知之新蟲,在1880年命名為Distomaringeri即今之Paragonimuswestrmani。
林格 醫師發現首例寄生於人體的肺吸蟲後, 馬偕博士便開始尋求“肺吸蟲”侵入人體的原因。發現臺灣民眾嗜食淡水螃蟹而感染的事實。近代寄生蟲學研究證實
馬偕 博士當初的推斷是正確的。




(三)蘭大衛醫師和彰化基督教、醫院 -- 蘭大 衛 醫師(Dr.David Lansborough,1870~1957)是英國人,1890年于格拉斯哥大學畢業,獲文學碩士學位。因立志從容醫療傳教,又送入愛丁堡大學學醫,1895年畢業,獲醫學士學位,同年受英國基督教長老會海外傳道會派遣赴臺灣從事醫療傳教。抵台之初,蘭大衛在台南舊樓醫院協助安彼得院長看病,並施行大、小手術。1896年10月前住彰化,會同梅甘霧牧師(Rev.Campbell N.Moody)等設醫館。11月29日即以教會作為診所開始醫療及傳道。當時,醫院沒有固定名稱,彰化地區的人稱之謂“蘭醫館“,外縣市的人則稱它為彰化醫館。醫館的設備極為簡陋,遇到需要開刀的病人,也僅能以竹床當做手術臺,施外科手術。因為沒有護理人員,蘭醫師還要徹夜照顧病人,天又要看門診或騎自行車出診,工作非常辛勞。于蘭大
衛 醫師手術高明,病人愈來愈多,蘭醫師一人實難付,遂聘請自大社前來協助,還收了五位學生幫助醫療護理工作。此後,每天晚上醫療工作結束後,還要教導學生學習解剖生理等醫學知識。因為受當時社會觀念的限制,不可能解剖屍體,只能用猴子代替,這是臺灣現代醫學教育的開端,他的學生中不乏日後成為一代名醫者,如高在得、顏振聲、林進生、王光膽等人。
1912年,已在彰化渡過了17個寒暑的蘭大 衛 醫師與英籍女宣教師連瑪玉(Miss Majrie Learner)結成連理。婚後,夫婦二人同心協力,不辭勞苦地服務于眾多中國患者。蘭夫人曾有為中國患兒捐獻皮膚的感人事蹟。1936年蘭大
衛 醫師年屆65歲,退休離開了他服務40年的彰化基督教醫院返回英國。



在台灣,因為馬偕醫院的關係,馬偕的名字比馬雅各更為人所熟知,其實馬偕本人不是醫生,而是牧師。而馬偕醫院之源起是馬偕牧師為紀念捐款興建醫院的馬偕船長而取名。馬雅各醫生從蘇格蘭來台灣,並於1865年6月16日在台南開始醫療宣教,這就是台灣現代醫療的開端。當時醫院設立在「看西街」(目前之台南市仁愛街43號,稱為「看西街醫館」。後來由於其醫術精湛,又是免費醫療,吸引許多病人而影響本地中醫的業務,引起他們的反彈。乃散播謠言,鼓動民眾迫害馬雅各醫生,不得以退到「打狗」(今之高雄),在旗後開設「打狗醫館」。1868年重新回到台南行醫。後來由於業務的擴張,購置目前台南新樓醫院這塊地,新醫院建築於1899年啟用,成為「新樓」,以別於之前的醫院,稱為「舊樓」。馬雅各醫生畢業於蘇格蘭愛丁堡大學醫學院,並曾到柏林及巴黎進修,在英國伯明罕總醫院(General
Hospital, Birmingham)接受完整訓練。為了從事醫療宣教,他放棄在英國優厚的前程,坐了幾個月的船,輾轉來到台灣,成為第一位到台灣宣教的蘇格蘭宣教師。他在台灣前後共有7年9個月,訓練了不少本地醫生,建立不少平埔族和漢族的教會,也設立了數間醫院。馬雅各醫生的二個兒子也都是醫生。長子馬約翰是婦產科醫生,也到中國從事醫療傳道工作,於1919年受聘為北京協和醫學院婦產科教授和主任,任職長達21年。次子馬雅各二世繼承父親的工作,到台南新樓醫院工作。後來他轉往上海工作,並曾擔任中國紅十字會總幹事。1951年馬雅各二世因急性傳染病在杭州過世,並埋葬於中國。父子二代把他們的一生奉獻給台灣及中國。其中有許多珍貴的記事,值得一提:

  1.台灣第一所醫學院:在述說台灣現代醫療發展史時,通常推舉台大醫學院之前身「台灣總督府醫學校」為台灣第一所醫學院。但是馬雅各醫生在旗後開設的打狗醫院,於1886年由當時負責的梅醫生(Dr.
Myers)擴建為萬大衛紀念醫院(David Manson Memorial Hospital),當時稱為慕德醫院,用以紀念熱帶醫學之父萬巴德之弟弟萬大衛,他曾在萬巴德之後,在打狗醫館工作。該醫院附設醫學課程採一年四學期制,課程包括解剖學、生理學、基礎化學、一般外科等,經筆試及格再到香港或上海接受醫學委員會之考試,然後再回慕德醫院實習一年,修習內科學、產科學、臨床內科學、檢驗及藥學。最後學員再到香港或上海由國際委員會作專業考試,通過者授予執業証書。當時慕德醫學院有6名台灣本地學生,其中只有林晟一人英語能力佳,通過考試獲得文憑。可惜1901年3月梅醫生離開台灣後,因後繼無人而無法維持下去。依此看來慕德醫學院可算是台灣第一所醫學院,而林晟是台灣第一位獲英國文憑的醫生。

  2.台灣第一架印刷機及台灣第一份報紙:台南神學院創辦人巴克禮博士為了推廣教育,以羅馬拼音的「白話字」教導當時多數不識漢字的百姓。而要推動此教育工作,首要的是獲得印刷設備成立出版部門。1880年由當時已回英國之馬雅各醫生捐贈了包括印刷機、排字架及鉛字共11箱的印刷設備。巴克禮博士於1881年回英國渡假時,特地到格拉斯哥(Glasgow)學習檢字及排版等技術。1884年5月24日在「聚珍堂」書房開工啟用此套印刷設備,並於1885年7月15日發行「台灣府城教會報(今之台灣教會公報)」,成為台灣第一份報紙。

  3.台灣第一位藥師-黃嘉智於1865年5月隨馬雅各醫生從廈門到台灣當配藥生。後來他留在旗後協助打狗醫館的配藥及醫院之行政業務。1886年他到埤頭(今鳳山)開設西藥房當西醫。可算是台灣第一位西醫藥師。

  4.熱帶醫學之父-萬巴德:萬巴德醫生(Dr. Patrick Manson)畢業於蘇格蘭亞伯丁(Aberdin)大學醫學院。1866年6月因馬雅各醫生的推薦,受聘為中國海關駐任打狗社區的醫生。他的工作包括照顧當時在打狗的16位歐洲商人、所有進出港口船員身體的健康照顧,及氣象報告。他也協助馬雅各醫生在旗後之打狗醫館的醫療工作。他於1871年轉往廈門,1883年轉到香港。萬醫生在台灣期間開始接觸象皮病(elephantiasis)、痲瘋病(leprosy)、瘧疾(malaria)等病人。離台灣後他繼續對瘧疾、血絲蟲病、肺吸蟲病等的研究。1887年他在香港設立香港醫學院。孫中山先生為該院第一屆學生。1899年10月2日他創設倫敦熱帶醫學校(The
London School of Tropical Medicine),即今倫敦大學之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and
Tropical Medicine之前身。並曾任熱帶醫學會會長。於1903年被封為爵士。

  5.馬雅各反對吸食鴉片:馬雅各醫生身為英國人,對英國出售鴉片給中國表示不滿。他目睹英國船隻運鴉片戕害台灣人民而感到痛心。馬雅各對鴉片的態度,影響後來1899年啟用之新樓醫院內設立「鴉片戒除室」。



 




李庥牧師(Rev. Hugh Ritchie 1835-1879)是蘇格蘭人,格拉斯哥大學畢業後,他是英國長老教會宣道會派來駐台的首任牧師。李庥牧師剛到台灣,就碰到埤頭(鳳山)教會的迫害事件,以及莊清風殉教事件。事經解決,宣教師安全得保障,馬雅各醫生就重回台南府城,李庥牧師掌理打狗(高雄)宣道區。李庥牧師不僅學台語,更學會了客家話,在短短數年中就完成台灣南部宣教的阿里港(1869)
,東港、琉球(1870)、阿猴(1871) 、林仔邊的竹仔腳(1871) 、鹽埔(1872) 、楠仔坑、橋仔頭(1873)等多處據點。李庥牧師來台首先四年,台灣教會的牧師只有他一個人。因此他要照顧打狗(高雄)宣道地區,又要負責旗後醫館與十數間教會之外,又要去馬雅各醫生開創的府城教會與東方山崗的木柵、拔馬、崗仔林及柑仔林等諸教會做牧養的工作及主持聖禮典(聖餐與洗禮)
, 一八七一年底,加拿大長老教會首任傳教師偕叡理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 受差遣將前往汕頭宣教,可是聖靈奇妙的帶領,引導他來台灣,自打狗(高雄)上岸後,偕博士立刻南下去阿里港拜訪李庥牧師。經李庥牧師建議及說明,偕牧師決定前往台灣北部宣教。於是李庥牧師和在府城工作的德馬太醫生陪伴偕牧師搭船北上在淡水登陸,此時南、北兩地的宣教工作同時展開。此時在左鎮的信徒有人遷移至後山(東部)居住,李庥牧師聽到這些信徒的鄰居渴慕福音真理,因此就翻山越嶺到東部傳道。李庥牧師因而成為第一個到東部宣教的牧師。蟳廣澳(新港)、石牌(富里)、石雨傘與里弄等教會皆為李庥牧師一手創設。李庥牧師重視女子教育,極力提倡設立女子學校,且提出週詳的計劃。雖然在一八七年他沒有看見他的理想結果就去世了,但李庥牧師娘暫住台南繼續完成李庥牧師的遺志,於一八八七年,終於實現了創立女子學校的願望,這間的女子學校也就是現在的長榮女子中學,當初入「女子學校」上課的先決條件就是「不可纏足」
,由此可見李庥牧師對婦女解放運動的用心了。由於李庥牧師的奮鬥與辛勞開墾,教會蒸蒸日上,發展迅速,且增加了許多的教會。一八八O年英國母會女宣道會指派李庥牧師娘為第一位女教士。台灣教會的「女宣事工」從此正式開始,太平境教會每禮拜二下午的「女宣」活動就是從李庥牧師娘開始的。




 




一九三五年巴克禮博士去世,他一生興學、譯經,以教育、文字工作著稱。一八六七年創設神學院(今台南神學院),與馬偕所創牛津學堂(一八八二年,北神前身)分別推動南、北二地的神學教育。為了克服神學教育的基礎教育,復於一八八五年創辦中學於台灣府舊樓(今長榮中學),與北部教會的淡江中學(創於一九一四年)。同為台灣中等教育之濫觴,其畢業生在日據時代皆為社會的中堅。巴克禮致力白話字的羅馬拼音普及化,曾以羅馬音白話字辦教會報紙(「台灣教會公報」前身,一九七○年才改版為國語)、譯聖經(一九一六年完成新約,一九三○年完成舊約),不但解決大眾文盲問題,使所有信徒都可讀聖經,在日據時代,日本人有計劃的消滅本土文化,使用白話字的教會遂成為捍衛母語的文化堡壘。台南神學院為巴克禮醫師於一八七六年(清光緒二年)所創建,在南台灣基督教發展中有重要之角色。民國三十七年起,台南神學院不斷向各方爭取補助,或本地教會與長老教母會支援甚多。
台南神學院禮拜堂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該建物創建於1876年,現仍作禮拜堂之用,身處神學院內部,地理隱密,週遭花木扶疏,景觀優美。民國四十一年,台南神學院得到美國金陵基金會的補助,擴建禮拜堂與圖書館等設施,禮拜堂於民國四十一年獻堂使用,是台南市六十年代之重要建築作品。西元1865年,英國長老教會馬雅各醫生來台宣教,開基督教長老會於台傳教之始。為了要訓練本地的傳教人員,教會設置了「傳教師訓練學校」,由巴克禮等牧師教授聖經道理。日據初期,神學校曾短暫停辦,後因基督教長老會覺得宣教必須持續進行,旋即復校。西元1901年(清光緒27年)開始新建校舍,兩年後落成。西元1940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台南神學校被迫關閉,直至西元1948年才又復校,並改名為台南神學院。




甘為霖牧師(1841—1921)是十九世紀英國長老教會派來台灣擔任宣教師,他在台灣服務的時間長達47年的時間(1871-1917),在將近半世紀的時間當中,他可以算是一位全能的宣教師,除了在一個充滿敵意的社會中設立教會以外,也協助巴克禮牧師設立台灣的第一個大眾傳播媒體「府城教會報」,來宣揚教義和教育信徒,另外他更設立「訓瞽堂」教育盲,並且也編輯台語字典「廈門音新字典,但是他的工作當中影響最為深遠的莫過於翻譯,整理和出版十七世紀荷蘭改革宗教會在台灣的宣教歷史。在民風保守、經濟條件都不好的時代,憑著強烈的使命感,甘為霖牧師四處奔波,只為了讓臺灣的盲人們能夠安身立命,不再受人欺侮。因此,在台南啟聰學校的校長室中,陳列著甘為霖牧師的相片,讓啟聰人永久地記念著。甘為霖牧師小傳甘為霖牧師(Rev.William Campbell)1841年4月生於蘇格蘭格拉斯哥。格拉斯哥大學畢業後,在自由神學院攻讀四年神學。1871年6月受封立為牧師,且自願受英國長老教會差派來台灣,是第二位具有牧師身份的宣教師。


1. 照護弱勢,開設全台第一間盲人學校「訓瞽堂」-甘牧師小時候曾有眼睛差點瞎掉的經驗,因此他對弱勢者有特別關懷之心。1887年1月31日甘為霖牧師回英國休假,開始為盲人事工籌募基金。1891年9月12日他在府城租用洪公祠作為盲校,為期5年,每年繳租金60元,校名為「訓瞽堂」,是全台第一間盲人學校。他栽培成績好的學生再去日本深造,並把在英國所募得的錢直接寄到日本的學校,作為台灣留學生的生活、就學費用。後來歷經日本、國民政府之手,改名「台灣省立台南啟聰學校」,專門教育聽覺障礙兒童和青少年。

2. 勇敢探險,是第一位踏查「日月潭」的外國人--熱愛旅遊、勇於冒險的精神,讓他帶著聖經和簡單行李,翻山越嶺,躲避原住民的迫害和叢林野獸的攻擊,進入台灣中南部的山區宣教。1873年5月16日甘牧師與同行者在晚上抵達水番部落。甘牧師發現這廣大、幽雅的湖泊,心中感受真是美好,因而命名為「干治士湖」,這就是現今的「日月潭」。干治士(Georgius
Candidius)是德國人,也是第一位駐台的荷蘭宣教牧師。以西拉雅族新港社為宣教中心,每天花數小時教化成年的平埔族人,並發行第一份有關福爾摩沙及其居民的報告。所以,甘牧師用這人的名字作為紀念。甘牧師則是第一位踏查日月潭成功的外國人。

3.不怕風浪,開啟澎湖宣教之門--1886年6月6日甘牧師與高長傳道由馬公港登岸,開始澎湖各島的宣教工作。甘牧師回台後,在教會報告他到澎湖宣教的狀況,得到信徒對離島宣教事工的支持及良好迴響,澎湖教會因而逐漸興起。

4. 重視文化根源,編著「廈門音新字典」-甘牧師除了母語,還懂得廈門語、日文和荷蘭文等。他也親自研究台灣盲人通用的點字法,編寫盲人閱讀的聖經和書冊。經常在教會公報刊登關懷盲人的消息,鼓勵教會會友重視這群弱勢者。「廈門音新字典」是甘為霖牧師所著,由林錦生先生及陳大鑼先生協助編篡而完成的,於1913年7月印行出版,又稱為「甘字典」,收集字數約1萬5千字。注釋、用法都用白話字,還有附錄。讀者可用廈門音來識字,非常受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5909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