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沿著阿里山公路蜿蜒山巒雲海,來到風光明媚的樂野村,這裡曾是一片美麗楓林地,所以有一詩意的名字lalauya「楓紅的故鄉」。 潺潺溪水流淌奇石間,藏著一縷夏季涼意的空氣,彷彿將時間就此凝結,不忍消逝,位在阿里山鄒族樂野村的迷糊步道,四季森林飄逸天然芬多精,穿梭竹林交錯、鳥語蟲唧的幽然勝地,阿里山林野熱情,要帶您拋開繁重的生活枷鎖,走進米洋溪的迷糊世界,細細玩味今年盛夏至金秋的自然森氣和文化芬芳,體驗鄒族一點也不迷糊的山林哲學!




迷糊步道,全長約2.3公里,蜿蜒米洋溪畔,天性開朗的鄒族村民取「米」、「湖」(底)諧音,命名為「迷糊步道」。步道裡有多處涼亭,雨季時節小坐片刻,聽溪水潺潺,十分舒爽;即非雨季,竹林步道裡亦充滿涼蔭,走來輕鬆暢快。北側出口在台18線66k處,景觀優美,並設有停車場及廁所;南側出口在阿里山戶政事務所旁,出口附近是「獸泉」,相傳為早期出泉水的地方,或者可前行至樂米吊橋後直行可通福山古道。步道依循米洋溪蜿蜒,是由竹、林、石、水構築的原始祕徑,從樂米吊橋至米洋吊橋間,繽紛的原生植物豐富著視覺,蟲鳴鳥囀也如音符般快樂迴盪耳際,忘卻煩惱的同時已沉浸孟宗竹、桂竹、杉木林……的擁抱! 米洋溪清澈潔淨,在風聲和竹聲的鳴和下,慢走其中的每個人將瞬間化身武俠電影中身手矯捷的俠士,只是追逐的對象變成山間、枝枒上的五色鳥、藪鳥、山紅頭、白耳畫眉或翩翩蝶影,伴佐果香、遠眺茶園,樂野山林無限秀麗。







迷糊步道的兩處入口分別在阿里山公路66K(建有迷糊步道石牌)、65.5K阿里山鄉公所樂米吊橋,若從福山古道進來,可從阿里山公路68.5K或嘉169線米洋小吃部附近進入。迷糊步道,原稱米洋溪步道,96年整建規劃時,僅米洋吊橋至阿里山鄉公所「樂米吊橋」間之竹林步道,全長1.2公里。當時,以其與福山古道成Y字型交錯,合稱為「迷糊步道」,列名阿里山國家風景區八大步道之一。後來擴建「樂米吊橋」至阿里山公路(台18線)66K處之步道,全長約2.3公里,天性開朗的鄒族村民取「米」、「湖」(底)諧音,命名為「迷糊步道」。從此,「迷糊步道」與福山古道脫離,獨立稱之!迷糊步道位於阿里山鄉樂野村,樂野是進入阿里山的中間站,H
1,180M,也是靠近台18號公路最近的部落。迷糊步道蜿蜒米洋溪畔,有多處涼亭,雨季時節小坐片刻,聽溪水潺潺,十分舒爽;即非雨季,竹林步道裡亦充滿涼蔭走來輕鬆暢快。從阿里山公路66K處進入後,前行至樂米吊橋後,直行可至福山古道,右轉通往阿里山鄉公所(台18線65.5K),出口附近是「獸泉」,相傳為早期出泉水的地方。迷糊步道上有「神樹」與「鬼樹」,鄒族原住民將赤榕視為「神樹」,是庫巴集會所旁的代表植物;茄苳樹則是「鬼樹」,傳說有人將脫皮後動物在樹上處理,從此常有人聽見樹上有小孩在唱歌。在步道上有指標通往「茄苳神木」,附近有一株母鬼樹(有女性生殖器特徵),步道沿途出現一株大神樹與大鬼樹互相擁抱和好的畫面,值得靜靜欣賞。
沿著迷糊步道,可以看到倒塌巨木橫跨溪谷,形成通往深山的老樹步道,遊客應該走在修整過的木棧道,天然古道儘量不要踩踏破壞。迷糊步道是賞鳥絕佳處所,中低海拔鳥類例如五色鳥、藪鳥、山紅頭、白耳畫眉等都可看到。夏天是紅肉李的季節,沿途不少李樹,脆脆酸酸的李子味,使人感覺透心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5909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