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龍手創館位於南投縣的埔里鎮,成立於1979年,原名為「埔里紙廠」,紙品以出口貿易為主,目前紙品的外銷區域遍及歐、美、亞、澳、非等5大洲共60多個國家。由於台灣的造紙技術極為優質,所造出的紙成品其質感與韌性,可將其做出多種豐富的創意變化,於2007~2008年在工研院觀光工廠計畫輔導之下,將原本的埔里紙廠轉換經營成為一處集俱觀光及教學意義的造紙手創館。在館內規劃許多紙藝DIY的活動,讓更多的民眾們可以一起來此體驗對於製紙的樂趣,將紙的藝術以豐富的巧思變化成各式各樣的紙類裝飾品,同時培養民眾們對於藝術的興趣。在園區的觀光紙工廠及主題餐廳裡,其外觀及內部擺飾皆是由造紙手創館自行設計所做出許多不同主題特色的紙藝裝飾品,藉由這些紙藝品的陪襯,在視覺上看來不僅讓人覺得美觀且又舒服不已。














































向山行政暨遊客中心外牆以木紋呈現,鳥瞰建築物宛如雙手環抱狀 ,其中兩個長度達三十四米高八米的超大跨度之頂版結構 ,遊客的視線能夠直接通視到日月潭潭邊景色水景,為最具特色多功 能行政暨遊客中心。自然與文史,這兩項伴隨日本知名建築師團紀彥成長的元素,深刻的內化成為他思維的一部分,爾後帶出他的建築哲學觀;團紀彥在台灣所打造的建築作品之中,即可見其一貫理念的延續,並加進在地色彩。近期開幕的日月潭向山行政暨遊客中心 (以下簡稱向山中心) 建築設計,可以看到團紀彥對日月潭這處極具台灣代表性的自然景點,出於尊重與愛惜環境的規劃理念,呈現深具人文特色的地景建築。


團紀彥將向山中心的建築意念擴張到週遭樹海山林的環繞,讓空間不只是封閉的人為構造,更不是打擾整個自然環境的異物;正如同自然界生物,建築也應該有其獨特性與多樣性,而非被幾種主流樣式所主導。向山中心位於日月潭,是一個很寧靜的自然空間,團紀彥的概念是透過對應的手法來強化這樣的特質,涵構一個與土地息息相關的「和諧共生的型體」,而非跟隨流行的腳步,創造一個場所、加進一些喧擾粗糙的干擾因素在其中。秉持著讓自然說話的理念,團紀彥以水平的視覺將建築融入地形景觀之中,讓這個自然環境中所呈現的大地變成建築本身的另一個風貌。向山中心像兩個迴力鏢互抱、交疊,西側為遊客中心,東側為行政管理中心,從兩個主建築量體中間的大跨距遠眺,就是日月潭的景色;步道穿梭於水面與陸地之間,車道則隱身於地景之下,質樸內斂的清水模材質,毫不喧賓奪主,讓向山中心在日月潭的湖面創造了一幅渾然天成的倒影。


所謂的建築,不光只是建築本身,也必須考慮到週遭環境的融合。日本政府曾計畫採取開發山林整地來打造2005年愛知世博,團紀彥當時建議更具生態觀的提案卻未被採納,因而選擇退出作為抗議,所幸後來各界對於日本政府的撻伐聲浪,讓主事者改變原先的開發方式。團紀彥認為,身為建築師應該要站在為世人承擔責任的角度,為對的信念而堅持;「破壞環境而進行的開發,絕對不是這個世紀的正確觀念,」否則建築師將淪為破壞環境的共犯。


團紀彥的人文觀,也帶有一種獨特的渲染力,在他去年所規劃的忠泰味 (Wave) 住宅建案,將他所鍾愛的海洋自然,同時也是象徵台灣海洋意象的波浪線條,表現在建築立面的造型上。不規則波浪狀切割的鋁質板材,參差交錯的形塑建築外觀猶如海浪起伏的雕刻特性,對照擁有高度生活機能的都市中心,留出一個如海洋般,可以寧靜沉潛的空間,也帶動了街區周遭的氛圍轉變。團紀彥提到,「空間的創造者,其實是身處其中的人們,」建築是替大家準備的容器,最終的完成,仍然需要各位的想像力,…生活創造的主角其實還是人們本身。團紀彥還曾經寫過歷史小說,他喜歡去想像古代的各種場景,覺得這是一種很有趣的想像力訓練;他提到說,「基本上建築與歷史的共通點就是,兩者都是由點串成線,再由線發展成一個面。」而他在台灣設計的建築作品中,也發覺到環境所賦予建築的獨特性,「建築物的建造,一切從零開始,必須考慮到附近環境的影響,整個景觀的協調性才能發展出一個外型,建築物內部的空間塑造也遵循同樣的規矩。」團紀彥同時身為建築家、小說家,也是熱愛自然的專業潛水家,在多個面向的思考層面中,激發出特有的建築語彙,流露豐富的生命情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5909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