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田火車站舊稱「番仔田驛站」,原車站設在曾文溪畔以北的拔仔林。日明治37年(1904),曾文溪橋竣工,同時因拔林車站地勢不平停車不穩,故將車站移至番仔田(稱作「番仔田驛站」),直到民國42年(1953)才改稱為隆田站,民國47年(1958)站房改建為今貌。日據時期,隆田火車站還是縱貫線與台糖運送物資小火車交會的重要據點,風光一時的「五分仔車」,從隆田經麻豆、佳里到二重港。運送原料甘蔗,也將將軍、北門的鹽,運到番仔田車站,改搭乘臺鐵火車轉運到他地。因此,貨運行號、餐飲業和旅社林立,商務繁榮。如今繁榮景象已不復見,當時的台糖隆田站,後來改建為「大友飲食店」,但也在民國91年(2002)拆除。如今徒留文字與老照片,給人無限的回味和想像。








民國93年9月25日,臺鐵為慶祝台南至斗六段通車滿百年,特別安排蒸汽火車的搭乘活動。重新啟動68歲高齡的蒸汽火車CK124,搭載民眾從台南站前往隆田站,同時也在隆田站展出CK101蒸氣火車頭。這兩台全臺僅剩,還得以行駛的蒸汽火車,同時出現在隆田車站,一時間人潮蜂擁而至。臺鐵趁這次活動也在隆田車站舉辦鐵路文物展,並與中華郵政合作,印製通車百年紀念郵票,久不見繁華景象的隆田車站,如同那兩台蒸汽火車一般,得以再一次呈現在鎂光燈的光彩下。值得一提的是,今曾文溪橋下仍留有3個時期所建造的橋墩,分別為通車之初以英式砌法築砌的磚橋、民國42年(1953)改建的鐵桶橋,以及使用中的鋼筋水泥橋墩,呈現三代橋墩緊臨共存的特殊景觀。而第一代磚造舊橋墩,其施工方法和建材更是臺灣鐵道工程技術史上的活教材。此外,舊臺鹽儲運站也在民國93年(2004)9月22日正式列入台南縣歷史建築,讓有著輝煌過往的隆田車站,在卸下歷史重擔後,藉著文化價值再度找到新時代的歷史任務




















臺灣光復初期,本縣的鹽場僅有簡陋的鹽倉存放鹽晶,若遇風雨,鹽產會遭到很大損失。正因如此,民國47年,台鹽公司為了便於轉運和保存北門和七股鹽場的鹽產,遂於隆田的台鐵車站旁興建隆田轉運站。隆田轉運站土地內的建物主要包括﹕台鹽辦公廳、台鹽宿舍、防空洞,以及六棟的鹽倉。鹽倉每倉可容納曬鹽300至400公噸,分別於1964、1968、1970、1980年整修,其屋頂樑柱都是臺灣檜木構築。由於其保存了台灣鹽業的運銷歷史,民國93年9月22日本府將之登錄為歷史建築,以保存台灣鹽業發展的重要痕跡。
從民國95年1月1日至97年2月3日為止,本府文化處為使此歷史建築得以永續發展,並保存歷史記憶,耗資100萬元,將台鹽宿舍整修成為「台大考古隊隆田工作站」,並在台鹽辦公廳成立「隆田考古展示室」,以供民眾參觀本縣史前遺址的風采。民國97年5月30日開始,更耗資139萬元,籌備「探訪時空-南瀛考古遺物特展」,展示石橋、牛稠子、南科國小等本縣珍貴遺址之遺物。平均每月參觀人數約40人,為官田鄉之重要地方文化館。臺南縣政府文化處於民國97年開始,將隆田考古展示室外部作整體景觀規劃設計,並將展示室周圍的景觀植栽、排水工程等做整體的美化與改善,並於民國98年開始進行隆田轉運站調查研究暨修復計畫,以徹底改善隆田轉運站建築群的室內環境。未來隆田轉運站將配合台鐵新車站運動,並和周遭環境結合,成為一個古文物藝文園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5909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