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旗後砲臺位於高雄市旗津區之旗後山上,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中華民國內政部公告為二級古蹟。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滿清擊敗明鄭,開始統治臺灣,及撥調水師把總一員,兵一百名駐紮打狗仔旗後。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鳳山縣志》載,旗後汛有砲臺一大座,安中國式大砲六門,道光廿二年(1840年),鴉片戰爭,清廷且於旗後築砲臺一座以為防備。


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軍入侵琅嶠(恆春)直攻石門牡丹社,造成牡丹社事件清廷派船政大臣沈葆楨加強海防,乃先後派准軍統領唐定奎、副將王福祿,督造旗後(威震天南)、港口(雄鎮北門)等二處砲臺,構成中、低射程火砲威力,以共扼打狗港。旗後砲臺因聘英國工程師設計,雖屬西式砲臺,兵房位於北區,指揮所位於中區,南區則設有大砲四座,但旗後砲臺之入口卻非常中國式──八字門,以及兩邊門牆上以磚砌成樣式不同的「囍」字,實深具建築特色。

光緒二十年(1894年),旗後砲臺配有四門英製八吋阿姆斯壯後膛砲。1895年乙未戰爭守軍劉永福义子劉成良所轄之黑旗軍與日艦發生激烈砲戰[1],日艦吉野號於登陸前砲擊,擊毀砲臺門楣「威震天南」之前二字。雙方戰至傍晚,日軍突破防線登陸成功,旗後砲台守軍棄守,由人在大坪砲台的劉成良率隊退往台南,日軍進而佔領打狗臺灣日治時期,旗後砲臺之大砲被拆走、熔毀。臺灣光復後,中華民國國軍旗後燈塔及旗後砲臺之間另築碉堡。現砲臺經高雄市政府修復,門額字體依據古照片恢復「天南」二字,以存歷史之真。




旗後砲臺的形狀為「目」字形,外廓為長方形,牆垣由鋼筋水泥築成,主門東向,有外八字牆,係紅磚斗砌而作,主門前有陡梯直下山腳。兵房位於北區,主用為操練,屋頂為密集的木樑及很厚的鐵水泥層;指揮官位於中區,築有營房廿二間,彈藥庫等若干間;南區設有四座砲位,均安置阿姆斯壯前膛六噸半大砲一尊。最引人注意的是東向主門額題「威震天南」四字,兩旁門柱有紅磚砌成的「囍」字,為臺澎地區的砲臺古蹟中所僅見,頗具中國風格。


砲臺真正發揮威力是在甲午戰後,在乙未割臺之役,黑旗軍守將劉成良統福軍防守,與日艦七艘互擊,因劉成良事先逃回臺南,故被日艦「吉野」號擊毀門楣之「威震」二字,終在兩次激烈砲戰中淪陷,日軍進佔打狗。至日據時期,砲臺遭到較大的破壞,日軍拆走大砲,並且增建碉堡。光復後,砲臺乏人管理,直至民國七十八年才由高雄市政府重新修復,八十二年完工,八十四年元旦才開放供民眾參觀,呈現其嶄新的風貌。














































高雄燈塔又稱旗後燈塔旗津燈塔,位於高雄市旗津區旗後山山頂。目前為三級古蹟,咸豐十年(1860年),兩國利用戰爭,迫使清廷陸續開了雞籠滬尾安平打狗四個通商口岸。船隻出入逐漸繁多,港口導航設施不足常發生船難事件,原有中國傳統式的燈竿或旗竿已不符時代需要。同治三年(1864年)打狗開港即有建造燈塔之議。至光緒九年(1883年)始聘英國技師築西式燈塔於旗後山上。據文獻所載,當時為磚造的方形塔,內裝六等單蕊定光燈,見距約十浬,所有的儀器設備均購自英國。


日人擴建高雄港,為實際需要乃重修燈塔。大正五年(1916年)改建新塔,至大正七年(1918年)完成。新的燈塔仍在原址上,自旗津市區循登山道可達。塔前仍有一座西洋式白牆辦公室,草坪上尚有一座日晷儀。修建後的燈塔塔身為八角形,至頂部轉為圓筒狀,有陽臺可供遠眺。燈室外面裝玻璃,圓頂上有風向儀,風向儀上書寫有漢字,東、西、南、北,此種造形極為少見。塔身塗白色,頂部為黑色,高達十一公尺,遠望極為明顯。第二次世界大戰略受損害。燈塔戰後屢加整修,現在內部所用的導航設備,為新式四等旋轉透鏡電燈,光力強度為八十五萬支燭光。




























旗後天后宮是高雄市歷史最古老的寺廟,創建於1673年(明鄭永曆27年)。當時有漁民徐阿華,因遇颱風漂至旗後,見此地為捕魚、定居的好地方,乃回鄉邀集同鄉漁民攜眷前來定居,並隨身迎奉湄洲媽祖來台,而四處捐緣建祀媽祖宮以為守護神。1683年(康熙22年)施琅為清廷攻下台灣時,因畏懼功高震主,將自己的功勞全歸媽祖所有,並建議清廷褒封媽祖,後於1737年(乾隆2年)加封媽祖為「天后」,旗後媽祖宮亦隨之更名旗後天后宮,1946年(民國35年)才又改稱旗津天后宮沿用迄今。



而1691年(康熙30年)旗後人口日漸稠密,徐阿華等因恐廟產被奸貪之徒侵佔,乃邀洪、王、蔡、李、白、潘六姓頭人丈界廟地,並合立開墾字乙張以杜絕爭端,從此,旗後便以媽祖廟為中心逐漸發展開來,成為高雄市最早的商業中心。18世紀(清乾隆年間)庄民鳩資重建,將茅竹改建為石材廟體,1887年(光緒13年)洋商張怡記等又號召重修。1926年(昭和元年)信徒蔡吉六發起重建,而1948年(民國37年)蔡文賓等信徒以保存古樸面貌為整修重點,籌款重建為現今廟宇。



其平面格局屬兩殿兩護室之形式,前殿與正殿間又以一亭相連。中門石獅造型優美、石質堅良,尤以廊牆下花崗石花鳥堵最具古拙味。另外,木門扇上的歷史人物及麒麟木雕,姿態生動栩栩如生,皆為不可多得之民間藝術傑作。廟側天井有口1886年(光緒12年)所鑄的鐘,及1892年(光緒18年)的木楹聯一對:「旗峰煥彩得光照,鼓嶼來潮汐信通」,左護室內更供有一艘王爺船,處處顯露這座濱海廟宇的特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5909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