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西的蚵貝壁畫,那是最美的一幅創作,透過壁畫彷彿直接看到所有參與創作人的心胸之美。壁畫上的大眼睛可以連接無助的過去與希望的未來,青蚵嫂的背影與夕陽餘暉洽與男性堅毅的側臉形成對比,蚵貝被粗曠但細心的處理與排列,圓融的形成每一個台西記憶,非常地令人感動。長約3層樓高的台西蚵貝壁畫,據說是台灣最高最大的一幅蚵貝創作。從美國回來的許秀雲想要透過壁畫,來替偏遠地區的鄉民發聲,於是找來了藝術家蔡英傑,和台西國中的小朋友們一同發想,找出台西的代表元素,再利用台西鄉盛產的牡蠣殼以及文蛤殼來創作一幅屬於台西的風貌。費時月餘拼貼、號稱台灣最大的參與式蚵貝壁畫「希望之海」,製作過程動員上百人次,使用超過二十種台西當地貝、螺、牡蠣等材料,描繪沿海人文與產業特色,希望能喚醒民眾對環境、海洋的關心。

這幅壁畫位於台西國中靠近中山路的教室牆面,高約十公尺、寬八公尺,由曾赴美國學習壁畫藝術的雲科大碩士許秀雲設計,畫中有煙囪、漁婦、海鷗、竹筏等,凸顯大型工業煙囪下討海人的意象,漁婦前方有一顆大眼睛,象徵沿海居民內心的希望。壁畫所用的材料全都取自台西當地,有文蛤、牡蠣、孔雀蛤、赤嘴等二十多種貝類,以及討海人常喝的保力達、啤酒等玻璃瓶,由蚵貝藝術家蔡英傑指導,包括台西國中師生、淺海養殖協會及社區居民都加入拼貼行列。



說起台灣的小吃,腦海裡總是離不開蚵仔煎跟蚵仔麵線;但是你知道嗎,全台灣的蚵仔苗有2/3都是來自雲林縣台西鄉,這裡所養殖的蚵仔還有文蛤,是供應全台灣漁產的重要來源之一。走進台西鄉,你可以看到在沿海的鄉鎮都有這樣的景觀,在道路兩旁,堆得像小山一樣高的廢棄蚵殼,伴隨著漫天飛舞的蒼蠅,讓人不免擔心這背後所引發的環境問題,尤其是炎炎夏日更會有惡臭味道的產生。


或許你會問這些廢棄的蚵殼為什麼就這樣放置在路旁,這是漁民循環利用蚵殼的一種方式,因為蚵苗需要有附著物才能著生在上面,因此廢棄的蚵殼就被拿來重複使用。在蚵殼的其他運用上,很早之前就被大量使用在雞鴨所吃的飼料裡面,碾碎的蚵殼粉,是家禽補充鈣質的最佳來源﹔除此之外,蚵殼還被利用做成涼亭,成為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景風貌等等。


台西藝術協會也利用蚵貝殼,設計各式的青蛙造型,讓遊客可以自行DIY創作,除了解決廢棄貝殼的問題,也能促進觀光產業的發展。即使如此,廢棄的蚵殼數量還是相當可觀,於是許多人仍然持續的替蚵殼找尋新的出路,像是成功大學的黃煌煇教授,就正在研究未來是否能夠以蚵殼來取代水泥消波塊,一併解決兩者的問題。




群國內外青年志工以社區營造出發,運用閒置空間,動手彩繪社區到打造台西國際青年志工之家,整理社區聯合服務中心,志工與社區居民以行動印證決心與展現成果。

願景青年行動網協會與雲林縣台西藝術協會,在中央政府指導與補助下,以雲林縣台西鄉海口社區為據點,結合台西國中、台西鄉公所、海口村村長辦公室、台西安海宮媽祖廟、海口、海北社區發展協會、日本、韓國、歐洲、美洲等各國青年志工組織,展開「改變,迎接新未來」的行動。願景青年行動網協會執行長、台西人丁元亨表示,2007年吸引近30名台灣及日本、韓國志工,去年擴大吸引美國、加拿大、義大利、法國、西班牙及台灣等志工80多人加入,2009年舉辦5梯次國際工作營,吸引各國志工超過120人參加。

在行政區名稱上,台灣有台北市、台南市、台東市,卻沒有台西市,但如今台西不必稱市,也照樣在國際揚名。無償提供舊有三合院建構國際志工之家的台西藝術協會理事長丁仁桐說,因為首座國際志工之家的設立,台西成為國際青年第2個家。他說,以台西漁村社區文化為主體的國際志工之家,運用台西特產的文蛤、牡蠣以及海邊漂流木,營造具地方特色的國際志工之家,並由社區青年與國際青年,頂著烈陽,一磚一瓦的整修與打掃環境,從討論、建構到完成,一手包辦。

現在來到台西,觸目所及不只漁村風貌,日、韓、美、加、義、法、西班牙等國青年志工的參與,三合院的庭院休息區變成國際休息區,加上社區小公園,營造出和風、韓流及歐美的國際風貌,進而散發台西漁村的國際意象與小鎮新風情。丁仁桐說,多位國際志工回國後,經常透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關心他們參與彩繪的牆壁是否保存完好?志工伙伴近況如何?總讓人覺得貼心。而當地居民從剛開始反對牆壁提供彩繪,到現在要先預約,總是巴望著問:「什麼時候輪到我家?」

彩繪牆壁的過程中,丁仁桐回憶,一位從事水電工青年看到志工手捧顏料盤工作,覺得太費力,索性自己製作一個放顏料的架子,讓志工能更順手彩繪。而這名青年的70多歲母親,平常打零工所賺微薄,卻自掏腰包到市場買材料,煮青草茶請志工喝,讓各國志工感動不已。

打掃荒廢庭院、爬樹砍樹枝,連女志工都不讓鬚眉搶著做。願景青年行動網協會志工陳建銘說,來台自助旅行加入志工服務,在清理環境、共同營造社區新天地後,使國際志工體驗有一種截然不同的成就感,洋溢在每一個驕傲的臉龐上。陳建銘認為,國際工作營的伙伴,溝通能力重於語文能力,為了共同目標,大家同心協力,拉近各國青年的距離,也在與社區居民的互動中,增進國際友誼,不一樣的台灣意象,更深刻地烙印在每一位參與者;也希望藉第1個國際志工之家示範點,成為推廣志工與社區營造的新連結。

當地居民說,雖然當地外籍新娘看多了不足為奇,但剛開始看到不同膚色的外國人走來走去有點好奇,還幫忙做這個、做那個。曾有外國志工騎腳踏車迷失方向,騎到10公里外的隔村,大家都很熱心打電話通知志工團隊去接回來,2、3年接觸下來,感覺也好像一家人。沒有冷氣、洗衣機,更沒有套房設備,有的只是簡單、傳統的木造房子或三合院住家,自費參加服務團隊的國際志工,一個梯次15天,設定一個目標去完成。3年來,志工在台西留下超過30面的亞洲牆、國際牆、國際花巷、國際遊戲牆、台灣意象彩繪及志工之家,也留下人生難忘的永恆回憶。

丁元亨說,漁村社區裡,阿媽每天串著海放養殖的牡蠣串,賺取微薄的工資。如今同樣的動作,時空情境卻不一樣了,屋簷下阿媽的身後背景,由灰暗水泥牆變成動人的日本櫻花林與火紅玫瑰花,呈現不同的文化風貌,是那麼強烈對比,卻又靜靜融合。

從事社區營造10多年的丁仁桐說,台灣及國際青年志工加上當地居民熱烈投入,台西漁村正再展風華。對於將來沒有想太多,只是持續點滴累積,會以台西為據點,逐步推動社區營造新風氣,也希望有更多人加入行列。有了國際志工之家,青年台西行動分享會、青年社區行動分享會、校園分享等陸續展開,獲得當地熱烈迴響,「台西在世界出名」已成為當地人的口頭禪,今年進入第3年的願景行動持續推進,「台西國際村」正展現新亮點。丁元亨說,除了青年志工、國際志工,更需要在地居民共同參與,與當地學校、廟宇、社區結合,展開營造社區新未來的行動,也是永續經營行動的一部分。希望從台西國際志工之家的Long Stay,延伸到社區LongStay,台西漁村新風貌將成為國際新焦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5909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