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十四年教改,台灣的國中生仍處於嚴重的升學陰影中。考試愈來愈多,學習卻愈來愈少:排名愈來愈多,自信卻愈來愈低? 當全球已經走向創意、多元的時代,國中最需要培養的關鍵能力是什麼?搶救國中生,父母可以做些什麼?即將邁入國中的孩子,又該做好哪些準備?原本該是青春燦爛的國中三年,為何成為許多孩子失落的歲月?為什麼教改推動十幾年,國中生的壓力依然不減?甚至更扭曲?如何改善國中教育,減輕升學壓力?





台北,晚上六點十分,學校第九節下課的鐘聲響起,讀國三的仲宇看著錶,再過二十分鐘,補習班就要開始上課。眼前,班導還在為幾位同學吵鬧的關係,將全班留下來訓斥。好不容易下了課,他餓著肚子急奔補習班,繼續奮戰三個半小時,回到家已經超過十一點。基隆,阿友在這裡的一所公立國中念書,國一因為遭受家暴,功課很爛,從此被貼上壞學生的標籤。國二時,家庭環境改善,他開始奮發圖強,結果卻換來多位老師的冷言冷語,三不五時懷疑他考試作弊,他也變得自暴自棄。到了國三,他每天被老師叫到辦公室罰站,免得吵到同學準備基測。花蓮,一位優秀的資深英文老師,被他剛接手的國二班級深深震撼。他的學生杯子裡裝的都是酒,一發起脾氣來,就拿酒杯砸人。全班三十五個人,能夠靜下來讀書的,不超過五個。學校裡的國三導師,一年走了四、五個,還留下來的,不是天天流淚、擔心被學生K、就是靠抗憂鬱藥度日。即使這樣的學校,依然是每天從早自習考到第八節課。許多孩子寫完名字,交上白卷,一天考八堂課,他就睡八堂課。這些情景,都是現在國中教育現場活生生的故事。被壓抑的、被放棄的、被邊緣化的青春生命,無助的徘徊在國中校園裡。原本該是青春燦爛的國中三年,為何成為許多孩子失落的歲月?為什麼教改推動十幾年,國中生的壓力依然不減?甚至更加扭曲?

 


翻開現在國中生的痛苦清單:考試愈來愈多,學習卻愈來愈少, 相較於當年的聯考時代,大多到了國三才開始模擬考。為了拚基測,現在大多數的國中從國一下開始,每學期開學第一週,就有比照PR值排名的模擬考。國中生所有的寒暑假,幾乎都得為開學後的大考準備。而平常的小考、段考、模擬考,從國一起便排山倒海而來。根據《親子天下》的調查,超過三分之一的國中生,每週考試超過十次,甚至有一成的國中生,每週考試超過二十次。如果這些考試,真的可以培養出孩子未來需要的能力,或真的有助於基測的準備,至少還有它的價值;荒謬的是,這些測驗卷的品質大有問題,而且與基測考題的方向不見得一致。根據《親子天下》大量訪談發現,國中生平日的大小考卷,除了段考由學校老師出題,其他考卷大多是跟教科書廠商購買,或根據這些廠商考卷剪貼而成,老師很少自己出題。清大數學研究所畢業的全家盟理事長謝國清,經常陪著讀國中的兒子解測驗卷,發現測驗卷的題目、答案經常有誤。兩位考過基測的考生,也認為平日寫的這些測驗卷與基測有所落差。這些測驗卷偏難、細節太多、靠背誦的也比較多。負責基測命題的台師大心測中心副主任曾芬蘭強調,基測考的都是「基本、重要、核心」的概念,以及解決生活能力的問題。坊間的模擬考或測驗卷,無法做到很好的難度控制,反而造成學生的緊張。



對於基測命題有深入研究的師大教育系教授唐淑華更指出:「很多國中老師對於基測用功不夠,他們心目中還以為基測是在考修辭、記憶、很多瑣碎的東西。但如果仔細分析現在的基測題目,都非常靈活,主要是考學生能不能用自己的能力去做判斷、思考與感受,這些能力才是平時最需要教學生的。」適度評量,的確有助於學生學習,但大量寫測驗卷不但浪費時間精力,還會產生許多後遺症。國二女生謝書雅說,他們班上很多人考試都在集體作弊,因為一天考太多科,根本念不完。家裡也有國中生的知名作家陳之華帶著點怒氣的說:「測驗卷寫不完,很多學生就互相抄,老師也不改,學生交換改考卷,就互相放水,這簡直是引誘犯罪!」全家盟理事長謝國清說,兒子班上每學期都要繳三、四千塊班費,大部分都拿去買測驗卷,但是一直到考完基測,還有一大箱卷子沒寫完,就直接拿去扔掉。唐淑華教授感慨,為什麼老師不去檢視他的教學成效,一直往錯誤的方向用力,讓孩子白白痛苦?她看到許多每天考試很多的孩子,最後基測總分連一百分都不到。考這麼多,是為了什麼?考試太多的後果,使很多孩子對念書失去動力,讀書完全只是為了考試。《親子天下》調查發現,超過四成國中生,不考試就不想念書(表二)。只有三成的國中生,會經常閱讀課外讀物(表三)。顯示出,國中生的整個學習胃口都被搞壞。


 


排名愈來愈多,信心卻愈來愈低, 聯考時代大多只有在月考或模擬考時,會進行全校或全班排名。但是現在的國中生,幾乎所有大小考都要被拿來公開排名。今年剛考完基測的明軒,還記得有一次老師公開小考排名,考三十名的就跑去嘲笑排三十一名的同學,結果兩個人扭打起來,全部被抓去處罰。師大教授唐淑華兒子的班上,從國一起,老師就會在聯絡簿上公開班上的週排名。唐淑華為此還寫了好幾次聯絡簿,希望不要用這種方式讓學生每天處在競爭裡。但老師的回應卻是,這是家長在班親會的決議,是家長要求公開排名。從芬蘭回到台灣上國中,陳之華的女兒就非常不能忍受這種排名文化。「我女兒班上家長想知道全班學生的成績,很多老師用分數排座位,還說用這種方式來教國中生最合適。但我女兒說:『是嗎?』她在聯絡簿上對他老師的回答畫了六個問號,」陳之華說。透過排名激勵或警示學生的用意,到最後對許多學生來說,往往變成一種被羞辱的痛苦。許多老師用分數排座位,甚至有老師依分數高低讓學生選座位。考壞的,就只能坐別人挑剩的!這樣偏頗的競爭環境,能給孩子帶來信心嗎?這樣充滿比較氣氛的教育方式,能讓孩子喜歡學校、喜歡上課嗎?根據《親子天下》調查,三成國中生不喜歡上學,男生尤其嚴重。三分之一的國中生不喜歡學校上課內容。超過三分之一的國中生對自己不滿意,近三成的國中生不知道或沒有人生目標。當老師、家長把心力陷在考試排名裡,是否有看到孩子真正需要的學習?


 


全家盟理事長謝國清就感慨:「我們的教育應該有個理念,要儘量去肯定每個孩子的表現;但現在是用否定的方式去否定那些學科成績不好的。」老師放棄學生,學生學會放棄, 考試、排名之後,很多國中生接下來的命運就是被放棄。今年剛考完基測的仲宇說,班上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同學,考試都是用猜的。下了課還會比賽誰比較會猜,老師也不想管他們了。一位即將升國二的男生指出,放暑假前,老師發數學練習卷,但只發給班上一半的學生。老師公開表示,另一半學生不用寫這些練習卷,因為他們已經沒救了。三重青少年基地館長江思妤長期輔導弱勢青少年,她很心疼的指出,不少到他們那裡的孩子,在學校功課都不好。孩子對她說:「老師只對前三名孩子有興趣,他們討論很高興,我們陪公子讀書。」當老師放棄那些成績不好的學生,所有的學生也都看在眼裡。個性敏感的明軒說,他可以感受到被放棄的同學,心裡很痛苦,覺得比被老師處罰還難過。他看到隔壁班有些學生因此結幫派、甚至吸毒,有些女學生開始抽煙學壞。





常態編班下,面對班上學生程度不一,許多國中老師抱怨小學老師太混,導致許多小學生升到國中完全銜接不上;有些則批評家長教養不當,讓學生難以管教;更有老師不認同常態編班;但對於如何解決班上學生能力M型化的問題,往往無能為力,不管程度好壞,全部同一套教法,同樣進度。大多數國中老師在趕進度、拚升學率的壓力下,也只能放棄那些程度不好的學生。「我不忍去苛責老師,因為他們被整個制度綁架,讓他們無法脫困。最重要的是,要從制度改變,所以我們一直在推動實施十二年國教,」全家盟理事長謝國清說。教學相當活潑的國中英文老師徐美雲也認為,如果不考基測,可以給孩子更多,更廣。現在因為要應付基測,有考試,就一定要趕進度,就會有升學壓力,老師也會被拿去比較。十二年國教如果實施,老師也多了一些彈性,可以調整教學方法,滿足不同程度孩子的需求。

 


花在補習的金錢與時間愈來愈多, 當學校教育無法滿足學習的需求,甚至加強了家長、學生競爭的焦慮,補習班的生存空間就愈來愈大。過去這十年來,補習班家數成長四倍,從四千多家成長到一萬七千多家。一位每天晚上要到補習班接女兒的家長,曾經目睹補習班的報名費多到要用數鈔機數才來得及。《親子天下》調查,超過一半的國中生有補習,其中四五%每週補習超過六小時。很多國中生從國一就開始補習,全科補習下來,一學期得花上四、五萬元。問學生為什麼想補習?國二女生謝書雅說,因為理化真的很難,學校老師教的,她聽不懂。另一位從國中一路補習到高中,每科必補的學生則說,補習班可以幫她整理重點,她讀起來比較輕鬆。《親子天下》的調查則發現,去補習的國中生裡,八七%覺得補習有用,而且超過半數認為補習班老師教得比學校老師好。



補習班真的有比學校老師厲害嗎?熟悉補習班生態的徐薇文教機構負責人江正明坦言,很多大型補習班有更多錢找到更好的老師。這些厲害的補習班老師都有幾個特色,第一,他們上課都很有趣,談笑風生。第二,他們講的東西比較有整理、有系統,也比較能抓住考試的重點。有些補習班甚至有財力成立編寫教材的團隊,不像學校大部分老師都是單打獨鬥。「補習班的存在,除了考試制度的原因,也是因為正式教育裡真的有所不足,」江正明分析。但補習並不是萬靈丹,許多孩子來到補習班裡,一樣在發呆睡覺。江正明長年觀察到,補習班只是提供了聽第二次的機會,但真正可以把孩子成績拉起來的,其實不多,頂多不讓孩子的成績掉下去。國中生一切的痛苦,所為何來?當年推動教改以基測代替聯考,為的不就是鬆綁教育,減輕升學壓力嗎?多位學者都指出,目前國中基測考題設計靈活,提供老師發揮教學的空間,給學生培養基本能力的指引。基測,是天使,還是魔鬼?有些懂得教學的國中老師,鼓勵學生大量閱讀、大量參與活動,不但讓學生過了精采的國中三年,也創下了很好的基測成績。但問題是,能體認到這樣的精神,並有能力落實在教學中的老師並不多。





一位家長在部落格中諷刺的寫著:「國中遇到好老師,讓你進天堂,遇到不好的老師,讓你住套房。」她孩子班上的導師,正好就是那種連下課都要把學生關在教室裡檢討考卷的老師。許多國中生被禁止下課打球,原因是怕打球會浪費念書的體力與時間。基測最被人詬病的一點就在於,基測題目的設計中間偏易,鑑別度不大。原本只是做一個入學的門檻,但最後卻幾乎變成上高中的唯一分發依據。基測錄取分數屢創新高,想上建中、北一女,六科只能錯三題,作文還需滿級分。「這簡直是完美的人才做得到,對孩子的壓力實在太大了,」一位國中老師憂心忡忡。再這樣下去,基測的良好用意無法發揮,反而成為比聯考還可怕的惡夢!一對雙胞胎女兒今年即將升上國三的荒野協會榮譽理事長李偉文就指出,基測鑑別度太低,考試到後來變成考細不細心,孩子為了追求滿分要反覆練習,為考試付出的成本實在太大。

 


誰來搶救國中生?這一代的國中生,可以說成長於最幸福的年代,卻也是最痛苦的年代。他們的國小階段歷經台灣社會走向解放、自由、開明的階段,許多孩子有更多自主的空間、享受到更快樂活潑的小學生活。但到了國中,卻邁向如同戒嚴時代的教育方式,他們所受到的衝擊與不適應,遠遠勝過他們的父母那一代。畢業的季節,行走在國中、小學的四周,放眼望去,盡是紅布條。學校的牆上掛滿了「恭賀○○○校基測成績大躍進」、「恭賀本校○○○基測成績PR99」之類的紅布條。紅布條的背後,訴說的是少子化浪潮帶給學校的焦慮。為避免被減班裁校的命運,許多國中開始用升學率來吸引學生,學校走向更激烈的升學競爭。全球化競爭,加深了父母的焦慮,早早就要為孩子的將來預做準備;少子化浪潮則加深了老師的恐懼,希望用升學率保住飯碗。種種壓力逼向這一代的國中生,許多孩子在徬徨失措中適應不良、挫折累累、傷痕累累。當我們的中學生付出了這麼多青春歲月,把考上好大學,當做是人生唯一的目標,結果進了大學,夢想成真了嗎?


 


台灣的大學品質,足以承載這麼多孩子的夢想嗎?去年剛考上某國立大學的偉仁,上了大學一學期,就失望的自動退學了。原因是,跟他所期待的大學生活落差太大,完全沒有他所期盼的學習氣氛。「講激烈一點,孩子會覺得這是一個騙局,」長期從事教改運動的自主學習促進會理事長唐光華說,現在的大學裡有兩種失望,一種是大學的老師看到大學生不用功;另一種是想要好好學的學生覺得老師教學沒熱情、學習環境不理想。從國中生的升學壓力,到大學生的失去動力,這是一連串環環相扣的問題,要打開教育的死結,國中教育是個最艱困、也最急迫的關卡。搶救國中生,需要全面的思考:落實十二年國教,以紓解國中的升學壓力。



提升老師的觀念與能力,以因應時代的變遷、不放棄每一個孩子。重新檢討基測, 不論是否應該把鑑別度提高,或甚至改變考題方法以引導教學走上正常。國小、國中應有把關與補救措施,讓孩子具備基本的能力,才不會到國中因落差太大,形成老師教學痛苦或學生自我放棄。最後請大人們,把不必要的、外加在國中生身上的痛苦拿走:過多的考試、過多的排名、過多的補習、不合理的剝奪下課時間、不合理的霸佔藝能課程,請把時間跟空間還給孩子吧!唯有如此,他們才有機會去發展他們需要發展的能力,讓青春活出該有的樣貌。



一位國中老師的告白——我在學生身上看到「教改」的必要



我在國中任教已經超過二十年,今年剛畢業的這班,讓我學習非常多。這一班學生很好動、很頑皮。我常常要帶著班上的學生到科任老師那裡鞠躬道歉。我們班玻璃一天到晚被打破,每節下課,我都要在教室裡坐著,不是怕出事,是怕出人命!學生經常玩推撞的遊戲,有一次我真的在樓下接住一名學生,搶救了一條性命。剛開始帶這班的前幾個月,我就瘦了五公斤。每天都坐在辦公室裡掉眼淚,曾經長達一個月時間睡不著,我去掛了精神科,也決定要退休。但在一個颱風夜的晚上,也許是宗教的力量,讓我有一個轉念,我突然覺得:「不可愛的孩子,也許也有他可愛的一面。我為什麼一直用明星老師的心態去教書,就等著人家分給我好學生?」念頭一轉,我下定決心改變。之前我一進教室,都是在罵人,師生關係很差。但轉念之後,我每天都帶著笑容進去,孩子都嚇了一跳。過不久,剛好學校有大隊接力賽跑,我就陪他們練跑,即使週六、日也陪著。漸漸的,他們覺得老師跟他們是同一國的。由於練跑,體力發洩了;回到教室,他們反而可以靜下來,不再闖禍了。





從那時候開始,我每天都帶攝影機去學校,我決心要記錄他們國中生活的點點滴滴。我鼓勵學生多參與學校的活動,就是要玩到底!因為現在的基測題目很簡單,不需要反覆練習。我跟學生約定好,我一定讓你們有精采的國中三年,但你們也要在功課上用心。一綱多本,加上基測考題活潑,讓我在教課上也可以靈活一些。我大概三分之一講課本上的,三分之二運用課外的東西。我覺得閱讀能力跟寫作很重要,所以鼓勵學生多閱讀,讀很多好的散文、經典文學,甚至武俠小說。我還運用聯絡簿,鼓勵孩子在聯絡簿上留言。我承諾,只要他們留言,我一定回應,而且常常他們寫幾句話,我就回應了一大篇。他們也用寫聯絡簿的方式,寫了很多短文。我每天花在改聯絡簿的時間,少則3小時,多則6小時。我覺得要樂在教學,就要花時間陪孩子。這屆孩子教了我很多,讓我相信不拘泥於考試,學生可以玩得很好,也能考得很好。我從這些孩子身上真的看到「教改」的必要。「教改」就是「教師要改變自己」,要跟著孩子的變化走,要花時間跟他們相處。

 


開啟一場寧靜的價值革命


 


我常常聽到在大學教書的朋友或老師們抱怨,這一代的大學生許多不可思議的、荒謬的「混學」現象。我自己也曾不知好歹的到一所後段大學上了一堂演講課。早上十點的課,我還沒有開始講話,桌上就已經趴著很多「準備好睡覺」的學生,以及拿著零食飲料似乎準備邊聽邊吃的「享受」著。負責的導師,我的朋友,在上課鐘聲響了之後像催促小學生那樣呼喊著:「同學,要上課了喔,把零食收起來,上課不要講話,要安靜一點??。」所以前一陣子洪蘭老師提到台大學生上課吃雞腿,引起一番爭議時,我並不詫異,也相信那是讓許許多多大學教授們心痛的事實。但我常常在想,這背後必然有些結構性因素,不可能是一句「他們都是草莓族」,或「都是老師教不好」,就簡單解釋了這一代學生的普遍樣態。


 


最近,我和大學時十分敬佩的老師臧國仁聊天。他談到最近政大傳播學院的畢業生們,自編自導自演了一齣歌舞劇,做為他們的畢業製作,所有的團隊合作、編曲演唱、服裝燈光設計他們都自己來。學生們平常上課坐在下面聽老師講話,有氣無力,但做起專案,個個生龍活虎,為了要有更好的表現,不會的都學會了,熬夜工作也在所不惜。臧老師說,他也曾經在看到學生上課睡覺時憤怒,但同樣有個大學生女兒,做為父親的他,更深刻的體會到,這一代孩子不一樣了,恐怕不能再用過去的方法、過去的期望,教導他們成為一個迎合未來趨勢的人才。


 


典範轉移的時代





這期的封面故事,表面上是在寫國中生在升學壓力下的痛苦,實際上我認為國中的困境,具體而微的凸顯了目前整體社會和教育,面臨一個典範轉移時代的矛盾和尷尬。從一九九四年四一教改遊行至今十六年,這一代的孩子,在整個社會強調民主、開放、自由的解放風潮中長大。在家庭中,更多父母懂得用民主、尊重的方式對待小孩;這十幾年來的國小教學,也有很大的轉變,多數孩子能享受到比較活潑、多元的學習環境,零體罰入法後的校園,也有了更多平等尊重的氛圍。但是仍處於升學魔咒下的國中三年,還像化石一般的停留在二十年前的教學理念和處境。每一個準備要上國中的孩子,就好像要「當兵」一樣,因為升學的理由,停止了國小時所有的課外學習活動與興趣:不論是音樂、美術、閱讀,還是體育。從十歲到二十歲,原本最應該要展開自我探索,開始學會獨立思考、判斷選擇的黃金十年,我們的孩子,卻被壓抑在一個權威的、單調的環境中,彷彿人生只有一個目的:一切向基測看齊。

 


《親子天下》這期的調查發現,超過三分之一的國中生,每週考試超過十次;超過四成國中生,不考試就不會念書;只有三成國中生,會經常閱讀課外書(見一一七頁)。許多國中生從早自習開始考試,每天早晨要從一張測驗卷展開新的一天。試想你我上班第一件事就是考試,每天要把自己排名,工作還會有動機、樂趣和熱情嗎?禁錮的國中三年(甚至延續到要考大學的高中三年),在學校只學會了考試,以及在不斷的考試中習慣被否定。於是乎,我們養成了一批又一批,失去學習動機的大學生。到了上大學那一天,這六年眾人所殷殷期盼的「人生目標」已經達成,接下來的大學生涯,當然不知所為何來,不混,要做什麼呢?





所有探索與獨立的學習,都在這失落的六年被延宕了。許多「長輩」說,以前的國中生也是這樣痛苦長大的,如今不也好好的嗎?但是整體社會環境真的不同了。現在九成九的人都能上大學,每年都會有大約七萬個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這還是暫時省略了六、七萬個服兵役的男生,以及七萬個試圖把決戰點延後、進入研究所的學生。全球化、資訊化、社會加速的變遷,也使得職業樣態不如二十年前那般超穩定。他們將面臨一個比我們更浮動、紊亂、無規則可循的人生風景。如果孩子們不能提早開始探索自我,了解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如果孩子們不能學會激發自己的學習動機,讓自己面對任何變動都有信心掌握新的開始;如果孩子們不能學會打破框架,用更有創意與想像力的方式,彈性面對未來,那麼所有教育的投資,都沒有辦法幫助孩子過一個有意義、自我實現的人生。

 


我其實同意教育部官員的說法,光實施十二年國教,並沒有辦法解決眼前國中教育的問題。我們眼前面對的是一場文化戰爭,整個社會要用不同的眼光、期待和方法,為下一代孩子預備他們的能力。但是沒有十二年國教,這一場價值革命就沒有起點,沒有辦法吹起號角,展開行動。八月底教育部要召開全國教育會議,為下一個十年立下教育白皮書與願景。我們深切期待,十二年國教可以有具體的實施時程,為國家更好的未來,拿出行動,付出承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5909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