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from: 虎頭蜂觀察記    徐仁修


虎頭蜂雖然對人類構成威脅,但在大自然中,牠在生態平衡上的角色卻頗為重要,因為牠的幼蟲的靠吃食其他昆蟲、尤其是毛蟲而成長。虎頭蜂的一生幾乎大多花在捕捉毛蟲來餵養幼蜂上,因此在一個虎頭蜂巢半徑幾百公尺內,甚至一公里內毛蟲的數量會滅至最低,而不會造成蟲害。這點對大自然、對農業都非常重要,自古聰明的農夫就利用飼養虎頭蜂來防治蟲害。近年虎頭蜂變成一種搶手的商品,職業捕蜂人也增多了,相對的野外的虎頭蜂變少了,這對大自然的生態平衡頗有影響,也許再過不久,牠會像百步蛇、雨傘節這些毒蛇一樣,必須用法律來保護牠們才不致絕種。


虎頭蜂的生態習性:當大地春回的二、三月,那些躲在石隙、木縫、或樹皮間越冬的虎頭蜂后,從冬眠中甦醒飛出旋即找尋適當的地點築巢。從最小的單室巢房、產下第一顆蜂卵開始,虎頭蜂巢緩慢地擴建,蜂數也慢慢增加,到了食物豐沛的溽夏,擴建的速度增快了,蜂群也更忙了,從築巢、覓食照養幼蜂、清理蜂巢,為蜂巢搧風降溫....這時的虎頭蜂忙得不可開交,只能派出非常少的老蜂來擔任警戒,因此只要不是十分接近蜂巢到妨礙牠們的進出飛行,牠們也不會飛離巢來攻擊。到了秋天,這時蜂群差不多已達到了最盛大的狀態,同時后蜂也產下最後一批卵,這些卵將孵化成后蜂,這些后蜂在所有其他成蜂死亡後,會找一個隱僻的地方躲起來越冬。因此進入秋天之後,蜂群能不能育出最後一批雌蜂也就成了種群延續與否的關鍵季節,如果此時蜂巢遭受破壞,虎頭蜂根本沒有時間修復或重新孵育后蜂,如此這一族蜂群就會絕種,因此在防衛蜂巢上不能有任何差池,於是把防衛的圈子拉大了,稍有不聽警告而越界的立刻加以攻擊驅離,這就虎頭蜂到了秋天變得又敏感又兇猛了。
                                   


台灣共有七種虎頭蜂,其以黑尾虎頭蜂最兇,牠的巢有的可以大到米籮般,蜂數超過上萬。在秋天,牠防衛的半徑有時超過五十公尺以上,那位為救學童而被野蜂叮死的陳益興老師,就是死在黑尾蜂的毒針下。中國大虎頭蜂是台灣虎頭蜂中身材最碩大者,但牠的兇猛程度卻不如個小牠一半的黑尾虎頭蜂。牠通常在地面或地穴中築巢,牠的巢堅硬如陶,不易被破壞。它的蜂巢頗大大者如一般置於街道旁的垃圾桶般,但通常蜂群的蜂數卻不多,往往只有數百隻而已,也因此牠防衛的圈子並不大平常大約只三、五公尺,到秋天也不過五到十公尺而已。牠的毒性相當強,一般大若頭部被螫上二、三針,大概必須送醫急救。


日本的農夫常在春天時,用蜂蜜引誘一種小型的黃虎頭蜂前來吃它,等牠快「酒足飯飽」之際,將牠捕捉,並用一根紅絲線繫在牠的腳上,再放牠回巢。農夫用網將蜂巢連同虎頭蜂一起捕回去,然後把蜂巢黏掛在蜂箱的頂部,從此這些虎頭蜂就在蜂箱裡安身立命,並替農夫除去果樹上的害蟲。聰明的農夫在安置虎頭蜂巢時,在蜂箱裡放置了許多木屑,當秋天快到時,不斷擴建的蜂巢,已漸達底部,虎頭蜂會把木屑銜出棄置在蜂箱外,這時農夫看到木屑就知道收蜂的時間到了。農夫利用夜晚把蜂箱的門關起並噴入濃煙,不久所有的成蜂全部取出蜂巢,剝取蜂蟲蜂蛹,或煎或炸,邀來鄰人親友,溫酒進補。
                                                                                


虎頭蜂的生命力非常頑強,蜂的頭與身體分離了,但這身首分開的虎頭蜂卻絲亮未減其威力,螫針依然不停地攻擊。如鉗子般的剪嘴仍然狠狠咬住衣服不放,這樣的情形竟然持續了三十幾個小時,如此頑強的生命力真教人又敬又畏。也因為虎頭蜂這種頑強不屈,兇猛無比的形象與天性,使得台灣許多廟宇在新神像開光時,都要在神像的腹裡塞一隻或三隻虎頭蜂。特別是武神,例如關公、鍾馗、王爺等。一來使邪神不致入侵,二來增加其威猛。在嘉南的一些海線地區,神像最多有塞入一百零八隻虎頭蜂者。虎頭蜂的毒液相當猛,因此許多相像力豐富的人將其與「以毒攻毒」聯想在一起,於是以虎頭蜂泡製藥酒被認為可以治風濕、療關節炎等,以一瓶高粱酒泡上十幾二十隻中國大虎頭蜂其售價可賣到七、八百元甚至上千元。就是以其蜂蛹蜂蟲浸泡者,售價也差不多。


台灣有為數不少的職業捕蜂人,是靠捕虎頭蜂而討生活,他們捕捉虎頭蜂的技巧也令人嘆為觀止。他們取常使用的方法是激怒法:利用夜晚,在虎頭蜂巢樹下或附近,置一注滿酒的大盆子,用探照燈近照盆內讓其反光映照蜂巢,然後開始騷擾蜂巢, 被激怒的虎頭蜂傾巢而出向著那看來像正燃燒的酒盆俯衝。並向那酒面的反光射出毒液,相將它澆熄。毒液用盡之後,再向酒中直掠,欲用翅膀將之搧熄,結果掉入酒中而淹死。最後捕蜂人就獲得了一盆虎頭蜂自家浸泡的滿含毒液的蜂屍的藥酒,至於那已沒有大蜂防守的蜂巢。捕蜂人好整以暇地將它取下,這是另一種戰利品。幾年前我見過一對布農族兄弟用慣性驚擾法捕收黃腰虎頭蜂。這種虎頭蜂持續性的刺激,會反應越來越冷淡,到最後甚至毫無反應而置之不理;他們在夜晚來到黃腰虎頭蜂巢的樹下,用斧頭敲擊樹木一陣,這時許多虎頭蜂會在黑暗中沿著樹幹走下來視察震源,當牠們並沒有甚麼發現,後,就陸續返巢。於是布農兄弟又進行第二次敲擊,虎頭蜂又出巢沿著樹幹下來巡視,但這一次只走到半路就回頭了。如此反覆敲擊,虎頭蜂出巡的距離越來越短,終至不再出巢。這時哥哥就帶著一個大布袋爬上樹,用布袋將蜂巢套起來,把「大餐」整個提回去。這種方法只能用來對付像黃腰虎頭蜂或黃腳虎頭蜂這類較有惰性的,如遇到像黑尾虎頭蜂可就失敗了。
                                                                                


最近一次,就在中部橫貫公路看見一對父子用一種更簡便的方法捕中國大虎頭蜂;他們在離蜂巢二十幾公尺,蜂群的航道下放了一盤蘋果。酒香把虎頭蜂吸引下來而大飲美酒,這時他們就用大鑷子,把欲死欲仙的昏蜂夾入瓶中泡酒。只不過兩天,那巢嗜酒的中國大虎頭蜂群,全成了虎頭蜂藥酒,正如一個旁觀者他告戒他的兩個孩子說的一樣:「你們看,酒有多可怕,以後長大還是少沾為妙,否則就這些兇猛的虎頭蜂一樣,怎麼死都不知道!」
                                                                                


在野外活動難免會遭遇虎頭蜂,只要謹守幾個原則,大概皆可保平安:第一最忌莽撞。大自然的生物能生存下來必各有一套求生本事。其中沒有一種生物會莽撞,除非牠受了傷,這牠已心存拚命,甚至抱置之死地的心了,而在此之先牠們都相當冷靜,並謹守牠們的求生法則。第二,不穿黑色或深色的衣服,虎頭蜂最易對黑色產生反應,所以牠們攻擊時,總是衝向頭髮的部分。第三,對周遭保持警覺,最忌漫不經心。當有虎頭蜂接近時,立刻靜止不動,並觀察牠飛行的方向,是否在頭上盤旋,如果有盤旋,要立刻慢慢蹲下。如果一次飛來兩隻,這表示相當靠近。牠已發出警告。應立即慢慢退回。萬一不幸你一時大意,一下子闖入禁區,虎頭蜂開始向你攻擊,趕快把頭縮入衣服中,先護住頭,然後快跑離去,千萬不要像一位野外經驗不多的「求生專家」說的─脫下衣服在頭上揮動,然後把衣服拋開,這樣就可以引開虎頭蜂。這是一種錯誤的想像,因為衣服的揮動只會更激怒虎頭蜂,並引來更多的虎頭蜂。當虎頭蜂開始攻擊,牠在你身上留下的毒液會散發費洛蒙,這氣味會指引其他的蜂繼續向那傷口附近攻擊,所以牠們並不會被你拋棄的衣物的引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5909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