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條港十七世紀中期,今台南市西門路以西的地方是一片汪洋,稱做「台江內海」,後來因為長年累月的淤積,才使得海岸線西移,成為今日所見的台南市。但台江的陸化並不是一蹴造成的,從汪洋演變到陸地的過程,曾有一段沼地的時期。當時執府城貿易牛耳的「三郊」,便利用在沼地形成的水道,開闢發展出五條可暢行貨船的商業機能港道,即為「五條港」,由北而南依次是:新港墘港、佛頭港、南勢港、南河港、安海港。「五條港」在清初、中葉,是府城對外貿易的心臟地帶,繁盛一時。也因為港岸是郊商貿易的主要進卸碼頭,所以吸引大量大陸移民前來,從事碼頭苦力工作。 這些離鄉背井的苦力,為了鞏固碼頭地盤,同時慰藉思鄉之情,逐漸結合成以姓氏、祖籍為中心的苦力集團,寫下西區港埠歷史中特殊的一頁。1823道光年間,一場大風雨導致曾文溪氾濫,終使沼地填積成陸地,五條港因此嚴重淤塞,地利盡失、良港不再。














台南城的歷史


1725年築木柵城
1786
年林爽文事件後,開始著手築土城。
1791
年土城築成,開大北、小北、大西、小西、大南、小南、大東及小東等8座城門。
1835
年張丙事件後,開始著手築大西門及大東門外的外城。
1862
年大地震,土城半數坍塌,乃准以磚石修建。
1907
年,日人拆除大西門及附近城垣。
1915
年,日人拆除大北門及附近城垣。
1919
年,日人拆除小南門及附近城垣。
1946
年,小北門傾毀未修復。
1962
年,大東門及大南門坍於颱風中。
1968
年,拆遷小西門至成大校園重建。
1975
年,重建大東門。
1977
年,重建大南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5909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