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合歡, 別名:緬甸合歡,闊莢合歡,印度合歡,大合歡 (Albizzia lebbeck(L.)Benth)落葉喬木,株高3-6m,葉為二回羽狀複葉,小葉對生,刀狀長方形,略彎曲,花淡黃形似粉撲,頭狀花序,約4-7月間開花,莢果扁長形,成熟後赤褐色。大葉合歡的花形相當特別,整個頭狀花序,有如女孩化粧用的粉撲,又如神仙手持的佛塵,且有一股芳香,聞之令人有神清氣爽陶醉之感,當開花時,不妨去聞聞看,但大葉合歡的豆莢和種子有毒,易有腹瀉或阻止排卵、抑制精蟲活性等現象。














巴西乳香(巴西胡椒木 Christmas berry-tree ) Schinus terbinthifolinus Raddi 漆樹科,是常綠中喬木,株高約二到五公尺,樹形十分優美。又名巴西胡椒木、乳香黃蓮木,原產地在南美巴西。巴西乳香老莖有垂直的深裂痕,樹皮灰白色,新枝帶點暗紅色,分枝很多。葉子為奇數羽狀複葉,互生,具葉柄,卵狀長橢圓形,葉緣全緣,上表面暗綠色,葉片有香味,搓揉後聞起來有芭樂的味道。

花期約在夏季到秋季,花序為圓錐花序,生於枝頂或枝梢的葉腋,白色的花非常細小。核果為球形,初時綠色,成熟變紅色,細小可愛,有很濃烈的黑胡椒味。巴西乳香因枝葉含特殊香氣,樹性強健,很適合作為庭園樹、行道樹或觀果樹。此外,它的葉部富含黃酮類成分,可提供新的天然物資源;果實則富含揮發性物質,可供製造男性用的古龍水。巴西乳香性耐乾旱喜高溫,可用播種或高壓法繁殖,如果土壤濕潤成長會更旺盛。














this  picture from  110JW 的藝術天地


天色朦朧的清晨,台灣環頸雉(Ring-necked Pheasant 學名: Phasianus colchicus )已在甘蔗田裡啼出響亮的鳴叫聲。過去在台灣的農地上,台灣環頸雉是普遍易見的鳥類,也常成為早期物質缺乏時代,農民們加菜的「蛋白質」來源。公鳥響亮的啼聲、鮮紅色的面垂、及豔麗體色等特徵,總讓看過的人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而最為顯眼的「白色不連續的頸環」,恰好區隔了頸部上下羽色,即為環頸雉名稱的由來。相較於公鳥的亮眼,母鳥雖然終年穿著一身的樸素,但卻是在田中隱匿時,最渾然天成的保護色。這身「隱身衣」般的保護色,使得母鳥在肩負孵卵及照顧幼雛的重責大任時,可以安穩地完成育幼的使命。 然而隨著環頸雉生活棲地的消失及破碎化,目前台灣野外環頸雉的野外族群量已嚴重銳減,僅侷限於花蓮、台東、台南及台中等地的農田可見野生環頸雉的蹤跡,且因為這些棲地的破碎化與不連續,使得這些環頸雉均成為孤立的小族群,失去彼此「通婚」的機會。加上外來種「高麗雉」的逸出,野生的台灣環頸雉更面臨「基因污染」的威脅。根據研究人員的分析,部份台灣原生環頸雉的遺傳基因中,已混入外來種的基因型。因此,若想要能繼續在野地裡觀賞到台灣環頸雉展示牠一身的華麗高雅,各倖存族群棲地的保育及外來種逸出的防治,均是你我刻不容緩的責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5909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