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陶窯工藝園區

 

 

板頭社區位於新港(嘉義縣)與北港(雲林縣)之間北港溪的南岸,當高鐵南下一進入嘉義縣境越過北港溪時,從右邊車窗望出,即是新港鄉的板頭厝。若是開車可新港市區出發,順著嘉164、159縣道往西行一過高鐵高架的下方後,立即义入右手邊的小路,便可到達板陶窯。沿途每隔一小段距離就會出現頗富創意的藝術裝置,像是竪立枕木所形成的「大川詩道」及一隻隻的白鷺鷥1,或是引人會心一笑的「觀龍亭」之蛟龍出沒時辰表,其內仿舊的鍍鋅板白漆有些脫落,上寫著南下、北上不同的時刻,初看時完全聯想不到那是高鐵在此經過的時刻。此外,縣級國寶的嘉義客運售票亭外停放著鐵皮公車、復原的糖鐵板頭厝車站,讓時光停留在三、四十年前,你彷彿仍可嗅到當年人群熙攘的景況。而這個小小的村子內還有頂菜園鄉土館、舊河道土豆乾(黃水水的文化工作室)、二級古蹟水仙宮,板陶窯、陶華窯兩個交趾、剪黏文化園區,其所生產的素材供應著台灣各大小廟宇的剪黏裝飾材料,配合在地多元的文化景觀,這裡已是名符其實的藝術村。


 

台灣剪黏這項工藝的歷史,在百年內它已然歷經了許多的轉折,若由此來觀看台灣的近代史是個有趣的切入,因為工藝技法的改變常是伴隨著材料取得之難易。日治時期的剪黏主要以碗片為主體,因為日本的瓷碗質地較薄,可用鑽刀切割。戰後的台灣由國民黨接管,傳統工匠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活可接,後來因為台北龍山寺要翻修,可是台灣的陶碗太厚,不利切割,而日本碗又因政治關係,不易取得。恰巧廟方有位委員在經營玻璃工廠,那次的翻修遂以玻璃取代碗片,成為當年及後來剪黏的特色,但是玻璃在戶外是相當不容易保存維護,尤其熱脹冷縮對其影響最巨,一場西北雨或是颱風便可造成損害。

 

 

陳忠正(板陶窯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國中畢業後即跟隨林再興(姨丈)學習剪黏與交趾陶這項傳統工藝5,據他說,當年的師徒關係也經常伴隨著親戚關係,親戚間互相牽成。而早年嘉義要燒交趾(瓦斯窯)都得到鶯歌,當時燒一窯的費用就可以抵上一甲地。因此,三十八年前林再興便同姐夫郭慶助大膽地在嘉義設置了第一個瓦斯窯,如此可大大地減低製作交趾陶的成本,而剪黏的材料則依然以彩色玻璃為主體。直到二十年前,嘉義縣義竹鄉下溪州鳳山宮要做剪黏,找了郭慶助與陳忠正,他二人便想要說服廟方以燒陶的方式來取代玻璃,便領著廟的主事者到基隆的獅頭嶺去看一座小廟,其屋頂剪黏裝飾就是以陶片做成,有這實例在前,廟方遂應承由其二人接下鳳山宮的剪黏,而鳳山宮便成為南台灣最早以陶瓷做為剪黏裝飾材料的廟宇,完成後,雙方都非常滿意,也避開了玻璃較為容易損壞的問題。雖然一開始陶片的顏色沒有玻璃豐富,尤其是高彩度的大紅與翠綠,爾後這些問題一一被克服,這樣的方式也就流傳開來,順利的取代玻璃在剪黏工藝的地位。遂後陳忠正引入了瓦斯隧道窯及馬賽克模具機械,不斷地改進各項生產技術,在質與量上都大為提昇,成為台灣剪黏材料的主要供應者7。並在五年前開始進行交趾陶、剪黏精緻化、藝品化,甚至是藝術化的工作。


 

但陳忠正並不以此自滿,已經擁有幾間工廠的他,認為應當對地方有所貢獻,近年來積極投入社區環境改造的工作,從板頭厝的台糖舊鐵道沿線的環境整理與藝術化,到「藝術介入空間」的越堤大壁畫。事實上,在嘉義縣政府完成「古笨港考古園區」後,受限於人力,園區週遭景觀曾一度疏於管理,而致荒草漫漫、植栽枯萎。由於陳忠正及謝秋緞夫婦二人,本身為土生土長的板頭人,就義無反顧地跳出來帶著社區居民,開始一步一腳印地,照料起這片園區的一草一木,最讓人可以感受到在地智慧的是,陳忠正利用兩棵已枯死的景觀樹木主幹,做成的新港阿兄、阿嫂大型立體馬賽克雕塑。而原來園區旁的荒地也轉變成為一池香水蓮花與美感角落,爾後才進一步有將越堤綴以交趾剪黏的大型計畫,並順利地被選入「藝術介入空間」全國十五件計畫的其中一案,也是唯一以傳統工藝為主要創作的計畫。

 


 


 

新港阿兄、阿嫂大型立體馬賽克雕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5909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