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4節氣中的「秋分」,由於太陽直射赤道,秋分這天日夜等長,在秋分過後,白天會越來越短,夜晚則慢慢加長,也逐漸變涼,就像俗話常說的「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意味著秋天已經到來,民眾必須留意天氣變化。天氣轉涼,秋意漸濃,23號是24節氣中的「秋分」,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看,分就是半的意思,秋分這天,秋季剛好過了一半,而且跟「春分」這天同樣都是日夜均分的兩個節氣,也是生活上可以明顯感覺到從熱到冷或從冷到熱的兩個階段。




台大天文物理所教授孫維新說:「23號就是我們今年的秋分,太陽直射在赤道上面,過了秋分之後,太陽的位置就越來越低,就要走向冬天了,所以秋分的時候,我們在地球看是晝夜等長的,過了秋分之後,白天越來越短,晚上越來越長,其實在秋天的六個節氣裡面,我們常講『秋處露秋寒霜降』,其實到了『秋分』已經是秋天的第四個節氣了,所以光從秋分之後的節氣名稱『寒露』跟『霜降』就可以知道天會越來越冷了。」俗話常說「一場秋雨一場寒」,秋分過後,天氣會越來越冷,民眾在生活上也必須留意天氣的變化。



二十四節氣表































































































































































次序季節節氣農曆公曆意義
1春季立春正月節2月4/5日開始進入春天,萬物復蘇。
2雨水正月中2月19/20日這時春風遍吹,天氣漸暖,冰雪溶化,空氣濕潤,雨水增多。
3驚蟄二月節3月5/6日天氣轉暖,春雷震響,蟄伏在泥土裏的各種冬眠動物蘇醒過來及開始活動,所以叫驚蟄。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
4春分二月中3月20/21日這一天南北兩半球晝夜相等。大部分地區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
5清明 三月節4月4/5日天氣晴朗溫暖,草木始發新枝芽,萬物開始生長,農民忙於春耕春種。人們在門口插上楊柳條,到郊外踏青,以及祭掃墳墓。
6穀雨三月中4月20/21日天氣較暖,雨量增加,是北方春耕作物播種的好季節,因為有雨水滋潤大地。
7夏季立夏四月節5月5/6日夏天開始,雨水增多,農作物生長漸旺,田間工作日益繁忙。
8小滿四月中5月21/22日大麥、冬小麥等夏收作物,已經結果、籽粒飽滿,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滿。
9芒種五月節6月5/6日芒種表明小麥等有芒作物成熟,宜開始秋播,如晚穀、黍、稷等。長江中下游地區將進入黃梅季節,連綿陰雨。
10夏至五月中6月21/22日陽光直射北回歸線,白天最長。從這一天起,進入炎熱季節,萬物生長最旺盛,雜草害蟲也迅速滋長。
11小暑六月節7月7/8日正值初伏前後,天氣很熱但尚未酷熱,忙於夏秋作物的工作。
12大暑六月中7月23/24日正值中伏前後,一年最炎熱時期,喜溫作物迅速生長;雨水甚多。
13秋季立秋七月節8月7/8日秋天開始,氣溫逐漸下降;中部地區早稻收割,晚稻開始移栽。
14處暑七月中8月23/24日氣候變涼的象徵,表示暑天終止,夏季火熱已經到了盡頭。
15白露八月節9月7/8日天氣轉涼,地面水汽結露。
16秋分八月中9月23/24日陽光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相等。北方秋收秋種。
17寒露九月節10月8/9日天氣轉涼,露水日多。
18霜降九月中10月23/24日天氣已冷,開始有霜凍,所以叫霜降。南方仍可秋收秋種。
19冬季立冬十月節11月7/8日冬季開始,一年的田間操作結束,作物收割之後要收藏起來。
20小雪十月中11月22/23日氣溫下降,黃河流域開始降雪;北方已進入封凍季節。
21大雪十一月節12月7/8日黃河流域一帶漸有積雪;而北方已是萬里冰封。
22冬至十一月中12月21/22日這一天,陽光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
23小寒十二月節1月5/6日開始進入寒冷季節。冷氣積久而寒,大部分地區進入嚴寒時期。
24大寒十二月中1月20/21日大寒就是天氣寒冷到了極點的意思。大寒前後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種田無定例,全靠著節氣。」我國民間自古普遍流傳這句俗語,至今未改,可見節氣受到一般農民重視的程度,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曆法家所獨創,用來指示一年中氣候寒暑變化的週期,以補救我國以前使用陰曆日期,無法配合季節變化的缺點,古代農民由長期的生活經驗中得知,農業與季節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因此他們只要看一下當時是處於那個節氣,便可瞭解此段時期的氣候狀態,適時的進行農事,以免氣候產物與季候變化脫節而影響收成,因此節氣對農業社會的人而言,它與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等農事息息相關,同時亦是生活起居不可或缺的準則。


二十四節氣的制訂--古代人們注意到一年四季中,在不同季節所見到中午時太陽的位置,其仰角的高低並不相同,人們在地上豎立一根竹竿,根據全年觀測的結果發現,夏季時其陰影似乎較短,冬季時則較長,顯然隨著季節的變化,竹竿受陽光照射造成的陰影,其長短會跟著變化,因此取中午時竿影最短的那天為夏至〈至就是到頂的意思〉,又稱日北至或日長至,取竿影最長的那天為冬至,又稱日南至或日短至,大約殷商時人們已知道立竿測影來定季節,另外在春秋兩季裡發現,各有一天晝夜時間相等,便定這兩天為春分和秋分,據左傳中記載春秋時期已經提到在二分二至時做觀測,有了二分二至以後,雖有利於農業生產的安排,但一年中氣候變化很大,且二分二至之間相隔時間很長,必然無法滿足農民生產上的實際需要,因此陸續又制訂了一些節氣,按推測一定是先增加四季的開始,即是合稱四立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立與二分二至稱為 「分至啟閉」,亦稱為八節,隨著農業的發展,指導農事所需的節氣數目越來越多,到了秦代在呂不韋的呂氏春秋中已經載有立春、雨水、立夏、小暑、立秋、處暑、白露、霜降等節氣名稱,到了兩漢時期,由於農業已有進一步的發展,在淮南王劉安的淮南子書中的天文訓篇裡,二十四節氣已齊備且和現在的名稱完全相同,由此可斷定在兩漢時二十四節氣就已完備了。


節氣的意義與命名--地球繞日公轉時,地軸是傾斜著運行,地球赤道與公轉軌道面有二十三‧五度的交角,因此以地球上某一個地區而言,地球在公轉軌道上各個不同位置,受到陽光的照射量因直射或斜射而多寡不同,陽光直射時,該地區接受到的光和熱就較多,氣候就會熱,陽光斜射時,該地區接受到的光和熱就較少,氣候就會冷。二十四節氣簡單的說就是地球繞日公轉軌道上的二十四個點,好比公轉軌道上的里程標誌,到了甚麼節氣,就會有甚麼氣候,以反映一年中各個不同時期的氣候寒暑變化。由於秦漢時代的領域大都在中原附近,亦即大抵位於黃河流域,因此二十四節氣的名稱,除了四立與分至合稱的八節,表示季節變換及劃分四季外,都是反映該地區的氣候寒暑變化及耕耘播種之農時等來命名,相當具有與農業生產緊密結合的特點。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分別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為了便於記憶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及順序,人們將每個節氣名稱取一或二個字按次序組成歌訣如下:又因為二十四節氣在陽曆上的日期變動不大,故亦有人將二十四節氣在陽曆上的日期,編有「上半年逢六、二十一,下半年逢八、二十三,前後不過一、二天。」的口訣,例如民國八十八年立春在二月四日,夏至在六月二十二日,立秋在八月八日,冬至在十二月二十二日,記得上述歌訣和口訣,就能知道各節氣的名稱和在陽曆的大概日期。



二十四節氣的推算--二十四節氣時間的推算,古代的方法是將該年冬至到次一年冬至整個回歸年的時間,平分為十二等分,每個分點稱為中氣,再將二個中氣間長度等分,其分點稱為節氣,十二個中氣加十二個節氣,俗名統稱二十四節氣,此種將一年平分二十四等分所得的節氣稱為平節氣,但由於地球繞日公轉軌道是橢圓形,地球在軌道上運行的速率並不是等速,以二十四等分回歸年時間所得平節氣的日期,並不能反映地球在軌道上真正的位置,因此從清初的時憲曆〈西元一六四五年〉起,節氣時刻的推算由平節氣改為定節氣,所謂定節氣是由春分開始,將地球公轉太陽的軌道每十五度定一節氣,一周三百六十度共有二十四節氣,以此方法推算出來的節氣日期,更能表示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反映當時的氣候狀況。


二十四節氣在秦漢時代訂定時,是反映黃河流域之氣候變化及氣候與農作物的關係,但歷經各朝各代的經營,現今我國幅員廣闊,南北相距約三千公里,不但各地氣候差異甚大,而且各地農作物種類、生態及進行農事的時間也不相同,所以二十四個節氣字面的含意並不是各地皆適用,不過由於每個地方整年氣候變化幾乎是固定的,各地農民依長期經驗的累積,知道到了甚麼節氣,該地就會出現何種氣候,因此沿用節氣名稱,但不拘限於節氣字面上的意義,歸納出不同節氣到來時氣候將產生的變化,以調整生活起居,且適時進行農事,故二十四節氣至今仍常為一般農民所應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5909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