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愛河是高雄的生命之河;但其實了解高雄歷史的人會說,曹公圳才是高雄的母親之河。

 

時光回溯到170年前,當時的高雄平原沒有完整的灌溉水圳,一旦幾天不降雨,農田馬上乾涸,到處都是大地龜裂、黃沙飛揚的景象。西元1836年,南台灣發生大旱,清廷派曹瑾來台擔任鳳山知縣興建水利,面對高屏溪滾滾而下的溪水,曹瑾決定開鑿水圳,解決旱象。

 

西元1838年,灌溉南高雄平原的曹公舊圳完成;接下來在1844年,灌溉北高雄的曹公新圳也完工,灌溉面積涵蓋現在整個高雄縣市。從此以後高雄的農地從看天田,變成一年兩獲的良田,而高雄鳳山一帶也成為南台灣重要的米倉。有了水圳與農業,也開啟了高雄平原的發展。在民國四十年左右的極盛時期,曹公圳的灌溉面積廣達一萬六千多公頃,然而隨著農業的沒落,如今灌溉面積僅剩下六千公頃左右。

 

隨著都市的擴張、工業區的建立,曹公圳的容貌也漸漸改變,原本清澈的水渠,成為容納工廠與家庭污水、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臭水溝,這恐怕也是曹瑾當年始料未及的另一種旱象吧。相較於市區的愛河,高雄市政府以二十年的時間整治愛河,創造今日愛河的親水空間,但其實整治上游的曹公圳,才是真正的治本之道。要怎樣改善曹公圳的汙染問題,活化曹公圳,打造曹公圳成為高雄的溼地廊道,成為高雄縣市必須共同面對的課題。

 

 

曹謹是河南省河內縣人,西元1837年被派往台灣,擔任鳳山縣的知縣。他剛到任的時候,就遇到鳳山縣乾旱,使得農民收成欠佳;因此盜賊就四處搶奪百姓的財物,導致民不聊生。於是曹謹便四處訪察民情,結果他發現,鳳山縣這一個地方雖然平原廣闊,卻沒有水利設施,難怪一遇到乾旱,百姓就沒收成。有一天,他巡視到高雄縣九曲堂附近時,見到下淡水溪(今高屏溪)溪水充沛,忽然靈機一動,便派人著手計畫修築灌溉農田的水圳,以便解決百姓乾旱飢荒的問題。

鳳山縣民為了感懷曹謹的貢獻,便在鳳山市的鳳儀書院內建祠紀念他,名為「曹公祠」。日治時期,因曹公祠年久失修,所以拆遷重建,現在稱為「曹公廟」。如今,每逢國曆11月1日,地方人士都會舉行隆重祭典,來紀念這位「功在高雄」的縣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5909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