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寺,是目前台南市規模最大的佛寺,也是台灣最早創立的官方寺院,在台灣佛教界享有極為特殊的地位。原名「北園別館」的開元寺,創建於明永曆年間,原是鄭經在台灣的行館和安養母親董氏之所。到清康熙29年(1690),才改建為全島最大的佛教寺院。300於年來,雖迭經修建,在主體的建築形制上,卻仍保有典型佛寺的「伽藍格局」,在台灣的佛寺中殊屬少見,十分難得。 除建築特色外,開元寺還保存許多明鄭時期的遺物,是研究鄭氏家族的重要史料。其他如銅鐘、佛像、匾聯、雕刻等文物,加上民俗畫大師蔡草如的豐美彩繪:走一趟開元寺,有如享受了一番兼貝歷史、藝術與宗教之美的旅行,豐碩而甘醇。 開元寺的三川門、彌勒殿和大雄寶殿三棟建築,是目前台南市規模最大的二級古蹟。

 

 

 

 

寺內各殿的重要作品,幾乎全出自大師蔡草如之手。從三川門、彌勒殿、大雄寶殿到祖師殿,無一不豐美細緻,匠心獨具。簷下樑間的木作,工巧精美,十分可觀。尤其三川門前的門扇與木窗透雕,題材非常豐富,包含花鳥、龍鳳與各種吉祥圖案,美不勝收,的確值得一一細看。

 

 


 

 


 

 

開元寺最早是鄭經設在台灣的庭園別墅,間做其母晚年安居的處所。清領後,才將別墅改為佛寺,屬於佛教禪宗臨濟宗支派。別館的創建:明永曆年間,鄭經在金門、廈門沿海戰敗,退守台灣。一時間抑鬱失志,無心政事,就在當時郡制之北的洲仔尾一地,築園造庭,作為「承天府行台」,也就是在台灣的別館。園內極為敞闊華麗,峻宇雕牆、修竹茂林,加上曲折有致的小橋樓台,堪稱全台庭園之冠。鄭經從此流連園中,鎮日酗酒,縱歌逸樂,直至積鬱而卒。其母董氏後亦終老於此。

 

七絃竹--相傳,鄭經的母親董氏,素來鍾愛修竹,居於「北園別館」時,特地從河南臥龍岡,飄洋過海,移植竹中異品---七絃竹來台種植,迄今逾300年,依然生氣蓬勃,欣欣向榮。

 

 


 


 


 


 


 


 

開元寺的門神彩繪名聞遐邇,是名師蔡草如的重要代表作品,享有極高的藝術評價。仔細凝看,不難發現其造型極為生動,栩栩如生;尤且面貌與姿態,自然流露出一股英挺動人的氣勢。和一般佛教寺院一樣,門神為常見的「左右護法」和「四大天王」。左邊的韋馱,膚色粉白,神韻溫厚,眼睛細長而柔美;手持金剛杵,是佛教的護法神。右邊的伽藍,則形貌威猛,膚色黝黑,雙眼圓睜;骨骼和手勢的勁道十足,是佛寺的守護神。邊門的四大天王,分別手持劍、琵琶、傘與蛇,代表風、調、雨、順。

 


 


 


 

兩側邊門和側窗上,分別有竹葉體、篆書、隸書三種不同字體的對聯,是嘉慶年間重修後所題。書法優美,含意深遠。 邊門以竹葉狀筆畫書寫而成的竹葉體對聯,是目前僅存的台灣著名貢生林朝英遺墨,字底並飾以綠色竹葉圖案。左窗篆書對聯「開闢真機細縕無滯,元泉妙道色相俱空」,右窗隸書對聯「開化十方壹瓶壹缽,元機參透無我無人」。以「開」、「元」二字為首,巧妙的道出寺名與佛道禪境。

 

方形的窗櫺來包含圓形的構圖,代表「天圓地方」。左右兩邊博古圖內容豐富,身含寓意旨趣。左邊的圖案涵意為「新韶如意、平安吉祥」;圖上的梅花、如意代表新年如意,花瓶和靈芝代表平安吉祥。四個角落裡有蝙蝠和雲氣,象徵福運連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5909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