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from 桃米生態村

 

我們的家園-一九九九年,一場「九二一大地震」,造成桃米里369戶中,有168戶全倒,60戶半倒,62%的受災率,重創了桃米,但也首次集結社區整體力量,共同思考未來……

 

 

地震前七、八年,桃米二、三十年來主要經濟作物麻竹筍,已呈現大幅沒落;九二一地震,讓原已困頓的經濟問題雪上加霜。地震後,當時的桃米里長黃金俊尋求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的協助,雙方展開長期的重建合作關係,而後新故鄉引介區域活化運籌團隊、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等單位的協力。在與居民不斷創發願景的過程中,由「桃米休閒農村」逐漸發展出「桃米生態村」的方向,決定從孕育家園的山與水出發,找尋傳統山村新的可能出路。一波不同於硬體重建的家園再造運動,就此蔓延開展,百多年來靜謐沉緩的桃米坑,逐日激盪出昂揚的生命力……

 


 

擁有「好山」、「好水」、「好生態」的桃米,同時擁有一批積極而好學的居民。 為達成生態村的願景,系列課程在桃米持續進行著。脫離課堂三、四十年的村民重新拾起課本,專注地坐在教室聽課,熱切地在野外辨識。「我從不知道桃米竟然有這麼多青蛙與蜻蜓!」、「沒想到我可以變成民宿主人!」、「上課後我才發覺原來我們社區裡到處都是寶貝!」居民對家園的認知改變了,看到家鄉的希望,自信的笑容綻放在一張張樸實的臉龐。九十年九月,九位通過認證的蛙類、蜻蜓、鳥類生態解說員誕生了,九十一年十一月,又有八位植物解說員通過認證。這批社區的生力軍透過解說,驕傲地向外界介紹自己的家鄉,讓「知識經濟」在這個小山村被具體實踐。而在地人才的培養,教育紮根的力量,也讓社區改造的基石日益穩固。

 


 

茅埔坑生態公園-桃米自主營造小組第一個以生態工法施作的河道,充滿綠意的園內,點綴著到處巡弋飛翔的蜻蜓,為桃米里的天空增添不少繽紛的色彩,而巨形的竹編蜻蜓和青蛙,更是吸引眾人的目光。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副主任 彭國棟

九二一地震後我接受在地團隊和社區的邀請,深入社區為居民上生態教育及認識野生動植物的課程;我發現長期生長及居住在鄉間的居民,對於大自然及野生動植物的感受度和觀察力,要比都市人強。他們的潛力、熱力和學習能力,一經觸動,即可很快發光發亮,敏銳而且可塑性很大。 現在,我不再認為農村社區對自然保育都是無可救藥的泠漠和絕望。只要耐心加上愛心,就有希望。只要生活、生態和生計,三生結合,就能永續。


 


 

桃米里豐富的水資源,孕育出近兩百個水塘濕地,是生物界的基因寶庫,也是最佳的自然教室;對致力打造生態村的桃米鄉親而言,更是實現夢想的重要場域。八十九年八月開始,在農委會特生中心的指導下,桃米自主營造團隊採用自然工法,進行一連串濕地復育、改造計畫;於是,桃米組合屋旁的爛泥巴地,經過整理變成蔥綠、自然的生態池;中路坑濕地原是放荒的水芋田,在竹亭、石橋的襯托下,成為兼具景觀與教育的解說點;還有小朋友最喜歡嬉戲的草湳溼地、茅埔坑溪公園…… 白天,輕盈的蜻蛉翩然起舞;夜晚,愛熱鬧的蛙類聲聲唱和。物種多樣性的水塘,日夜交錯著絕美的視聽饗宴,也讓社區民眾看到自己家鄉最迷人的一面。 蘊含在濕地裡的無限夢想與遠景,正由桃米人一步步深耕發掘中,歡迎共同領略與分享!

 


 

茅埔坑生態公園-桃米自主營造小組第一個以生態工法施作的河道

 


 


 


 

鷹取Paper Dome紙教堂表面功能為替代地震當中被燒毀的鷹取教堂,但它在災區重建過程中,係負起跨越宗教和社區營造的重責大任。未來,移居至埔里鷹取paer dome紙教堂它將繼續扮演社區重建的平台,更是未來社區營造的聚會所、農產業展售和行銷、生態社區理念的傳播中心。因為場地亦不小,未來居民的各式集會、教會彌撒、結婚典禮…等各種場合,應該可發揮其功用。在日本,這紙教堂是「做社區營造、交朋友」的地方;現在它在台灣仍以原來的風貌、功用繼續傳承它的使命。


 


 

埔里‧桃米生態村在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的安排之下,將日本阪神大地震後象徵重新再起、社區整合…的鷹取Paper Dome紙教堂運回台灣‧埔里的桃米社區「重新再起」,由58根紙管立起的紙教堂,在97年9月21日將正式啟用。 而為了發揮其再生的社區功能,新故鄉文教基金會邀請曾經設計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的建築師邱文傑,在紙教堂旁興建「Paper Dome新故鄉社區見學園區」,規畫搭配各社區農場、食堂,成立農產和藝品交易市集,以見學精神,讓園區成為「藝之地」、「學之房」、「工之坊」的美麗園地。

 


 



 


 

九二一災後,這個集結村中建築、板模、園藝人才的在地組織,走出水泥的迷思,向自然與土地重新學習,發展出獨特的空間營造經驗。大如草湳溼地的營造,小如中路坑步道整治,處處流露與物種共生共榮的意味,賞鳥牆、嚇一跳橋、蜻蜓流籠、青蛙簡報室等工藝創作更見巧思。從最初眾人的質疑與觀望中走來,這一批在地弟兄建構出自己的專業與風格,甚至開始技術輸出,讓生態工法成為一種新產業。九一年他們獲新聞局邀請參加「生命的痕跡――九二一地震三週年重建影像展」,以入口那座粗鉤春蜓參展,展現了桃米的重建成果,以及屬於他們的驕傲。

 


 

九十一年八月十一日在桃米坑溪畔,一場護溪宣誓大會隆重進行著,通過縣政府的公告,桃米坑溪至九十二年底,開始實施封溪禁漁保護政策,以恢復河川生態資源。「咱出世在桃米坑,飲著桃米坑溪的水大漢,咱要用心保護家鄉的溪,留給咱的序細..」桃米守望相助巡守隊代表全村宣讀誓詞,封溪告示牌的揭示,更昭告著桃米人的決心,意味著生態保護行動已成為全村的公約,資源永續的責任,也將由全村共同承擔。歡迎來到桃米的朋友,與我們一起守護這條世代滋養著桃米坑人的生命母河,祈願她魚蝦豐盈,源遠流長。

 


 


 

——青蛙的好朋友 楊懿如

面對大自然,我的心情會格外的輕鬆與平靜。因為我知道大自然是最真誠的,你怎麼看待它,它就怎麼對待你。 因此人類應該學習用大自然的角度感覺大自然。該是河流經過的地方,就讓溪水沖刷吧!長樹的山林,自然是生物的樂園。人定勝天是不可能的,順應大自然才是真理。


 


 

桃米旁邊美麗而開闊之暨南大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r590921 的頭像
    dr590921

    dr HSU blog

    dr5909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