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世紀中期,今台南市西門路以西的地方是一片汪洋,稱做「台江內海」,後來因為長年累月的淤積,才使得海岸線西移,成為今日所見的台南市。但台江的陸化並不是一蹴造成的,從汪洋演變到陸地的過程,曾有一段沼地的時期。當時執府城貿易牛耳的「三郊」,便利用在沼地形成的水道,開闢發展出五條可暢行貨船的商業機能港道,即為「五條港」,由北而南依次是:新港墘港、佛頭港、南勢港、南河港、安海港。「五條港」在清初、中葉,是府城對外貿易的心臟地帶,繁盛一時。也因為港岸是郊商貿易的主要進卸碼頭,所以吸引大量大陸移民前來,從事碼頭苦力工作。 這些離鄉背井的苦力,為了鞏固碼頭地盤,同時慰藉思鄉之情,逐漸結合成以姓氏、祖籍為中心的苦力集團,寫下西區港埠歷史中特殊的一頁。1823道光年間,一場大風雨導致曾文溪氾濫,終使沼地填積成陸地,五條港因此嚴重淤塞,地利盡失、良港不再。




大選完、年節氣氛彌漫,台南市中西區神農老街吊滿了美麗的花燈,邀你過年時一起到老街賞燈、看水仙。台南市文化協會去年與大億麗緻酒店等單位合作,首度在神農街舉辦花燈展,24天展期吸引78000多名遊客駐足欣賞,今年再度舉辦,展期今起至213。文化協會理事長鄭道聰表示,展出的花燈是大陸泉州老師傅製作的大型手工花燈,180公尺長的街道上共有40盞,配合今年的生肖龍,特別訂製1對金龍燈,光彩華麗。製燈40年、國寶級的泉州師傅陳曉萍表示,雖然現代有機器協助,但花燈很多部分仍需手工完成,大型花燈簡單一點的,10天到半個月才能完成,複雜的更要花上34個月,相當費工。現場還展示各式手雕水仙花,鄭道聰說,在大陸雕水仙要有證照,不能隨便雕,經過手雕種子,能長出形態各異其趣水仙花。




「神農街」昔日被稱為"北勢街",是目前台南市保存最完善的老街,也是"五條港文化園區"最重要的據點。"五條港"在清初台灣對外主要的門戶,而「神農街(北勢街)」所在位置正是港區的中央,可說是當時最熱鬧的街道。「神農街(北勢街)」街道寬度約四米,街道上的老屋因為產權複雜、改建不易,許多老屋目前仍然保留了清代及日治初期的外觀結構,而不同外觀風貌的老屋,也見證了"五條港"地區歷史發展的經過。目前「神農街(北勢街)」一帶密佈了許多古蹟、街廟、老行業,如市定古蹟"金華府""全台開基藥王廟"、四十九號的"永川大轎"、六十七號的"西佛國"等,同時許多著名的民俗活動也都源自於此。在海安路通車與藝術造街成功的影響下,越來越多年輕人走進老街,讓原本逐漸頹敗的老舊街道,轉變成為前衛的藝術空間,不但保存了城市的歷史環境,也保存了當時府城港口老舊街道的意象。走進「神農街(北勢街)」,古樸的街屋讓人感覺像是走進時光隧道,除了私人的住宅外,全長百餘公尺的街道更有許多藝術創作者的工作室,讓這條街添加了不少藝文氣息,每到夜晚在昏黃古樸的街燈映襯下,「神農街(北勢街)」可說是越夜越美麗,相當值得一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5909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