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暗潮濕的落葉層裡,冒出晶瑩潔白的身影,有若水晶狀的菸斗,這正是腐生植物─水晶蘭的花朵。微微下垂的花朵,單生於植株的頂端,在幽暗處發出誘人的白色亮光,引人佇足欣賞。水晶蘭不是蘭花,也不是蕈類,它是屬於鹿蹄草科植物,學名為:Cheilotheca humilis。全身沒有葉綠素,故不行光合作用,是靠著腐爛的植物來獲得養份;白色透明的葉片為鱗片狀,5-6月間由莖頂處抽苔出白色長鐘形小花,有時數朵集生,是難得一見的植物。水晶蘭生育環境分布於海拔1500-2500公尺,常見於冷涼潮濕的針闊葉混合林間。


水晶蘭,這個名字取得相當貼切,它全身沒有一點葉綠素、沒有其他色彩,晶瑩無瑕,就像從玻璃工坊裡偷出來插在野地上,美得夢幻而不真實。800~2000公尺的森林下偶爾能遇見它,但杉林溪的步道卻多到不像話。許多人在林中刻意尋找水晶蘭卻往往空手而歸,這只要看到1、2株就讓人興奮不已的植物,在杉林溪卻能看到幾十個族群,數以百計。水晶蘭不是只有杉林溪森林遊樂區才見得到,不過,杉林溪卻敢以水晶蘭做為春季主打花,可見其數量不同於一般;在杉林溪台灣杜鵑步道、牽手小路步道,都能看到眾多的水晶蘭。水晶蘭全身沒有一點葉綠素,無法行光合作用,它的生長營養來自真菌所分解的腐植質,它也不是蕈類,雖然與我們平常見到的植物長相很不同,但它仍然是維管束植物的一員。


若討論到水晶蘭的命名,可能是因為它高雅的姿態讓命名者為它加上了一個「蘭」字,但水晶蘭和蘭科並沒有任何關係,為鹿蹄草科,圖鑑介紹其植株為7~20公分,不過我們一般見到的植株大約都在10公分左右,20公分這麼高的大概很少見,雖然整株不見綠色,但她是有葉片的,貼在花莖旁的卵形麟片狀薄膜就是它的葉片。台灣的鹿蹄草科共有5屬,其中水晶蘭屬有2種,即阿里山水晶蘭和水晶蘭,根據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植物組助理研究員許再文在1997年發表的研究,其辨認方式為「阿里山水晶蘭植株為純白色,全株光滑,柱頭白色;而水晶蘭則為白色但稍帶淡粉紅色,其花瓣內側、花絲皆密生長毛,柱頭紫色。」最簡單的辨認方式就是包裹在花內的柱頭,若是白或黃色就是阿里山水晶蘭,紫色則是水晶蘭。在杉林溪兩種水晶蘭都有,但花期有所差別,阿里山水晶蘭先開,水晶蘭較晚,花期大約從3月初到5月初。


不過,能找到水晶蘭,並不代表你能看到美得恰到好處的水晶蘭,如果來得太早,花莖還在抽長,根本看不出它的姿態之美,但只要晚一點點,它的身上就會開始出現褐色斑點,也表現不出那種清澈的透明感了,要在它盛開時、美得完美無瑕時剛好遇見它,真的不是那麼容易。在步道整建得差不多之後,杉林溪這兩年才開始大力宣傳水晶蘭,而其數量也的確多得驚人,但遊客的公德心也讓人極為憂慮,望著水晶蘭整個族群被挖走後留下的窟窿,解說員忍不住說「好心痛!」,可以想見,如果多來幾個這種「奧客」,杉林溪水晶蘭的盛況,很快就會變成傳說了。












































西施花( Rhododendron ellipticum Maxim ), 杜鵑花科的石楠類常綠灌木至亞喬木,又稱西施杜鵑或青紫花;葉為長橢圓形,先端有小突尖,兩面光滑,叢生於枝端、葉脈明顯;花朵約 2 至 5 朵聚生枝頂,花色白至淡紅色、並有黃綠色或紫色斑點、所以又叫青紫花,花期為3~4月;原產於台灣及中國的福建,台灣廣泛分佈於2400公尺以上的地區。西施,古代中國的四大美人,西施捧心,楚楚可憐的模樣,我見猶憐,花名西施,可見他的美麗了及柔弱了,只是他長的也高了點,常常在地上看了一地的落花,却見不到樹上的花。














































七葉一支花(Paris lanceolata Hayata), 科名:百合科, 別名:七葉蓮、七厚蓮、青木香, 為台灣固有的冬枯性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根莖短、匍匐、多節,植株常呈兩層傘狀,莖直立單出,光滑無毛,葉單葉,披針形至卵狀長橢圓形,葉基鈍,葉先端漸尖,葉緣為全緣,6至11枚輪生於莖頂,具葉柄開花期間於莖頂可再抽出花梗,上著生有黃綠色的花,花為單生,無花瓣,於花中央除8至10枚淡黃色雄蕊外,周圍可見兩輪花被,外輪花被5至7枚輪生,長橢圓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平展,似葉片,內輪呈絲狀,雄蕊和外輪花被片對生,子房卵形,花期5至11月, 蒴果,扁球形肉質狀,為鮮紅色繁殖特性:實生繁殖,海拔2300至2800m,常見於林緣陰涼處或鐵杉森林底層之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5909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