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腰虎頭蜂Vespa affinis Linnaeus; (V. formossana), 別名:黑尾虎頭蜂、黃腰仔、三節仔(台語)、臺灣虎頭蜂、黃尾虎頭蜂。體長雌蜂2.8 公分,雄蜂2.2 公分,工蜂2.2 公分。前胸黃褐色,腹部第一、二節呈金黃色,其餘各節呈黑色,極易辨認。主要分布於平地、丘陵地、海拔1,000 公尺以下地區,是都市或市郊最常見的種類,蘭嶼也有發現,也是養蜂場最普遍見到的敵害(Starr, 1991, 1992; Chao, 1992)。3 -4 月間開始築巢,蜂巢多半在低矮的樹枝上、地表的草叢上、屋簷下、窗臺外,少數蜂巢在較高的樹上或低矮的樹叢中。蜂巢略成圓球形,巢脾數目5-10 個,巢房數目4,000 -10,000 個,九月份蜂的數目多在600 -1,000 隻之間,蜂群解體較早,多在11 月下旬




至於避免被虎頭蜂攻擊的要訣,除了不招惹、攻擊虎頭蜂外,最好每年四、五月,在虎頭蜂開始築窩時馬上摘除,或者誘捕蜂王,避免蜂窩坐大為害。歷年來發生虎頭蜂攻擊人而造成的傷亡事件,「黑絨虎頭蜂」是頭號兇手,其次則是「中國大虎頭蜂」。黑絨虎頭蜂在都市或山區都可見到牠的蹤跡,攻擊性最強,一旦發動攻擊,追擊的範圍可遠達五十至一百公尺;中國大虎頭蜂主要出現在山區,體型最大的工蜂長達四公分,攻擊範圍最遠約二十公尺左右,毒性強烈。若蜂窩已經築成,最好請消防單位處理,可透過火攻、水淹或用強力吸塵器等方式摘除。


在野外遇到虎頭蜂,最好不要招惹牠們,或蹲下,或繞道而行;若一旦被虎頭蜂攻擊,「應該馬上逃跑而不是蹲下」,虎頭蜂並不會因為人類蹲下而不攻擊。遇到虎頭蜂攻擊,絕對不能用手拍打、揮舞,要用衣物或帽子先護住頭部,盡量壓低身體、快步跑離現場,若附近有草叢則可躲入等待蜂群離開,萬一被叮咬可以趕快用自己的尿液先進行急救。此外,民眾盡量不要穿太鮮豔的衣服進入山區,女性朋友也盡量避免塗抹香水。民眾到野外或山區遊玩時,不妨多帶件雨衣在身邊,若遇到虎頭蜂攻擊,雨衣的厚度足以避免被虎頭蜂叮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5909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