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植物園成立於民國前四年(1908)年,前身為日治時期的「山仔頂試驗地」,起初為橡膠樹類栽植試驗地,直到民國十年,日本政府把試驗地及苗圃合併成立為「嘉義林業試驗支所」,目前植物園隸屬農委會林業試驗所管理。嘉義植物園為昔日諸羅八景之一的「林場風清」所在地!
植物園位於嘉義公園東北方,佔地八點三公頃,與嘉義公園形成一片綠帶,主要作為熱帶經濟樹種的栽植與試驗,區內栽種許多具有人文特色的植物,例如桃花心木、肯氏南洋杉、黑板樹、巴西橡膠樹…等,由於受到專業的栽培與照顧,園內的樹木蒼鬱茂盛,為整個園區增添幾許幽靜氣息,順著蜿蜒小徑漫步其間好不快活
巴西橡膠樹(Hevea brasiliensis Muell. -Arg. ) 俗名:巴西橡皮,橡膠樹,Para Rubber Tree , 落葉性大喬木有豐富乳液。葉互生,掌狀複葉,具3枚小葉,葉柄長達15㎝,頂端有2個腺體,小葉橢圓形,長10∼25㎝,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兩面無毛。花雌雄同株,圓錐狀聚繖花序腋生,被灰白柔毛;無花瓣,萼5裂片。雄蕊5∼10,合生成筒狀。子房3室,每室一胚珠;蒴果橢圓形,徑約5㎝,3縱溝,內果皮厚,木質,種子長約2.5㎝,有光澤及斑紋。
原產巴西亞馬遜河流域,現廣栽植於南洋地區,臺灣引進零星栽培,曾作經濟栽培,但產乳是不理想。 巴西橡膠樹是最重要的天然橡膠植物。樹液供作天然橡膠,在人工橡膠尚未合成之前,巴西橡膠樹是極少數可提製天然橡膠的植物,二次大戰前,為重要的橡膠製品的原料,在人類文化歷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銀葉樹: Heritiera littoralisDryand. ex Aiton 梧桐科: Sterculiaceae 別名:大白葉仔
生長於南部、東部及蘭嶼、綠島等海岸地區,,亦分布於廣東、日本、錫蘭、菲律賓、澳洲及東非洲等地 . 常緣喬木,具板根,葉幼嫩時紅色, 單葉,互生,革質,羽狀脈,托葉小,早落, 下表面密被銀色鱗片狀或星狀毛茸,橢圓形、長橢圓形, 卵狀長橢圓形至披針狀長橢圓形,長15-36㎝,寬6-12㎝,葉柄兩端彭大, 花單性,雌雄同株,多分枝之圓錐花序,腋生, 花萼基部癒合;無花瓣,雄蕊4-12枚,2輪, 堅果長橢圓形或扁橢圓狀,具光澤,外龍骨狀凸起。銀葉樹是臺灣最著名的板根樹, 板根是熱帶植物在潮溼環境的生態現象, 由於生長在熱帶潮濕多雨的環境,故根部往上生長呈板狀, 用以支持及呼吸,這是對東南亞台風氣候條件適應的表現, 也成為熱帶雨林的特徵... ,木材質地堅重,具耐蟻性,可用來搭蓋橋樑、建築、船艋等。
大風子樹(Hydnocarpus hainanensis ) 屬大風子科,原產越南、泰國及緬甸,台灣於 1930 年代引進栽植。現於各地試驗機構的庭園及台北植物園、台北市興隆路萬有公園、美濃雙溪熱帶樹木園內有栽植。
大風子是前馬偕醫院長戴仁壽博士Dr.G.Gushue Taylor,在台灣首次以大風子油Choulmogra oil治療麻瘋病,為了治療麻瘋病,戴仁壽引進大風子樹,遍植在八里樂山園內,希望能自己提煉大風子油,而不需外購,不過因提煉技術未能突破,樂山園的大風子樹從未被採籽製油。大風子油因其毒性強,副作用多,現在已不用了。
為常綠大喬木,高可達 20 餘公尺,樹幹通直,小枝條光滑無毛。葉互生,螺旋狀排列,披針形,長 10~30 公分,寬 2.5~5 公分,革質,全緣,表面呈有光澤綠色,背面淡綠色。花腋生,淡黃色,具有淡雅香味,雄花具有長柄。果球形,徑 9~15 公分,灰褐色,果皮木質,內有種子多數,種子呈不規則形,長 1.5~2 公分,黑色至褐色。
槭葉翅子樹-Pterospermum acerifolium Willd. 俗名:翅子樹,Maple-leaved Pterospermum 常綠大喬木,小枝幼嫩部分密生絨毛。葉互生、厚革質,矩圓形、淺裂或粗齒,長22∼30㎝,頂端截形,基部心形,基生脈7∼12條;葉柄粗具條紋。花單生,白色芳香,萼片5片,線狀披針形,外面被金黃色毛,內被白色毛;花瓣5片,線形,無毛。蒴果木質,長橢圓狀圓筒形,長約20㎝,徑約6㎝,有5條淺溝,外皮密被鏽色星狀毛;種子具長薄翅。
原產大陸雲南、中南半島及印度,臺灣引進栽培,嘉義 仔頂栽種甚多,已能自行天然更新。樹形優美,可植為庭園樹、行道樹。因葉形似槭樹之葉,且蒴果開裂後,內含多數具翅之種子,故名之。
位在嘉義市東郊的嘉義公園建於明治43年,面積約268000平方公尺,嘉義新八景中的「公園雨麡」,指的就是園中美景,嘉義公園腹地寬廣,與嘉義體育館、嘉義植物園相連,成為一處綠意盎然以及提供民眾休憩的良好場所。嘉義公園內古木參天、假山造景、小橋流水、曲徑通幽,公園內有史蹟資料館、射日塔、孔廟、福康安生祠碑、震災紀念碑、國寶級的森林鐵道老火車頭等史蹟,絕對是一個值得造訪的景點。
民國90年3月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提供九幅複製油畫,豎立在嘉義公園內,這是台灣第一次油畫與公園景點結合,大大提高嘉義公園的藝術氣氛。
台灣前輩畫家陳澄波大師在1895年出生於嘉義,國語學校師範科畢業後,留學日本東京美術學校(國立東京藝術大學前身),畢業後再入該校研究所專攻西畫二年。1929年赴上海擔任藝專教授兼系主任。1933年返回台灣,1934年創立台陽美術協會,民國35年,擔任嘉義市第一屆參議員,民國36年因二二八事件遇難逝世,享年53歲。陳澄波先生於1926年創作大幅油畫《嘉義街外》,入選日本第七回帝國美術展覽會,是台灣西畫家入選的第一人,為台灣人在日本社會中揚眉吐氣,此後又連續入選多次。1931年上海舉辦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他的作品《清流》獲選為當代十二位畫家,並代表參加美國芝加哥世界博覽會。
陳澄波先生是台灣傑出的前輩畫家,他的畫作拍賣價早已逾台幣千萬元以上,尤其許多作品都以家鄉風光與人物為描繪的對象,嘉義的一景一物藉由他的畫藝而流傳並揚名於世。民國90年3月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提供九幅複製油畫,豎立在嘉義公園內,這是台灣第一次油畫與公園景點結合,大大提高嘉義公園的藝術氣氛。陳澄波先生具有高尚的人格與傑出的畫藝,是嘉義人共同的驕傲,在欣賞畫作的同時,讓我們再一次向陳澄波先生致敬。
1934--一家人優閒地觀賞公園內的猴子遊戲。怒放的花圃,明亮的光線,乃至於男主人輕鬆的站姿等,都點明了愉悅的假日心情
1938 --畫中嘉義公園宛如歡樂的童話世界,鳳凰的樹枝攀緣至池面,玲瓏曼妙,丹頂鶴和白鵝好比親愛的家人,悠然穿梭其間。此景的敘述性已然濃縮成富有詩意的象徵符號,有力而且悅目。
乾隆51年 (1786),林爽文在彰化舉兵起事,殺死彰化知縣,攻佔彰化,爾後南下攻陷諸羅(嘉義)縣及鳳山縣,一時全台騷亂,由於台灣總兵柴大紀奮勇作戰,不但保衛住台南府城,又於乾隆52年(西元1787)正月收復諸羅縣城。而林爽文部眾在重整後,繼繽圍攻諸羅城,戰事慘烈,情勢岌岌可危。同年十月,乾隆調派屢立戰功的福康安將軍率兵增援台灣,果將林爽文擊敗,解除了諸羅城之圍。事後以諸羅城軍民守城義勇可嘉,特將地名改為嘉義。乾隆、53年 (1788)皇帝御製十座紀功碑石與龜座,以褒揚福康安之戰功,其中四座全刻滿文,四座全刻漢文,二座漢滿文合刻,而滿漢文合刻的,一座 立於嘉義,其餘九座立於台南府城。碑石及龜座在廈門雕刻完成,運抵台南府城港口卸貨時,其中一龜座不慎掉入港內,乃另以砂岩仿造,置於嘉義。碑座經數次遷移,最後安置現址。(掉落港內的龜座於1911年被台南漁民撈起,供奉在台南保安宮)。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