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考試沒教的事》第一課:同理心


2008/08/27 【聯合報╱記者梁玉芳、賴素鈴】


 


土石流毀家園「教他們搬家啊」


 


這一代的年輕學子面對的世界是他們父母不曾面對的新面貌:少子化之下,孤獨長大,獨立面對全球化的競爭、工作品種不斷變換、物質欲望高漲;知識以光速傳送與增長、夢想空間無限延伸。但他們準備好了嗎?現代家庭提供孩子優渥的物質環境,學校教他們應付升學競爭,但還有更多重要的事,是課本沒教、安親班不上,更是考試考不出來的。本報採訪專家學者,為讀者整理出下一世代該具備卻沒有學好的七門功課:


 



 


◎同理心


◎生活能力


◎表達與應對


◎挫折容忍力


◎感情功課


◎永續學習能力


◎當錢的主人


 


作家黃春明說起不久前發生在他身上的小故事:「有一次我從宜蘭搭火車回台北,瑞芳那站上來一群高中生,擠在廁所外說笑打鬧。我從廁所出來,車一轉彎,我撞到一個學生。『你怎麼搞的?』他很不高興。


 


「反正你快死」 黃春明心痛


 


「我說:『對不起,車子搖晃得很厲害。』他看看我,說:『反正你快要死了。』我心裡好痛,回家說給太太聽,台灣的囝仔怎麼變這樣?我就算快死也不用你這樣講。」剛退休的暨南大學教授李家同今年初對菁英高中生演講時,談到印度窮人飢餓到必須跟猴子要食物的景況,台下學生大笑。李家同生氣了,斥責年輕學生:「我不是小丑,不是來愉悅大家;這國家總要有人告訴年輕人嚴肅的事,讓他們看見世界的真相。」黃春明、李家同的心情,是許多人共同的憂慮:在優渥的生活中,在考試掛帥的競爭環境下,我們會不會養出了「沒有同理心」的下一代?教孩子關懷自己以外的生命,培養同理心,是教育的重要使命。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說,有個國小學生指著桌上的水果:「媽媽說那些個頭小的椪柑,不好吃,是給菲傭吃的。」洪蘭很吃驚,她當場剝了一個小柑橘和小學生一人一半,「你看,又甜又多汁啊。」「為什麼不好吃的,是該菲傭吃的呢?」洪蘭感嘆,我們對弱勢者太不夠同理心了,身處優勢的人還視為理所當然,「大人教孩子對人有差別待遇,從小就學了看不起人」。「我想印張名片,頭銜是:『晉惠帝培養專家』。我想,許多人都需要這張名片。」嘉義一位國小女老師投書聯合報這樣感嘆:我們總是給孩子最好的,卻不在乎他有沒有悲天憫人的觀念。


 


沒鞋的小妹 「再買就好啦」


 


女老師上課時放影片給學生觀看,片中小兄妹買不起鞋子,母親要臨盆了,小女孩得到對面山頭去叫產婆,光腳的她咬牙跑過尖石路面。班上有個孩子看完的感想是:「再買一雙就好了,幹嘛那麼辛苦?」老師看著學生,「他腳上穿的是NIKE,用的是名牌,暑假去美國度假一個月,會有這樣的感想一點都不為過,他是真的不懂啊。」女老師指出,大人在孩子面前嘲笑那些付出勞力掙錢的人:「你不好好讀書,將來就像這樣辛苦工作賺錢,沒有前途!」言語中對階級歧視沒有自覺。


 


無數晉惠帝 在你我身邊


 


「所以我們在培養無數的晉惠帝。也許很聰明,功課很好,但沒有同情心。」


高雄大學應用數學系副教授游森棚有類似的擔心。他曾在建中任教數理資優班,大部分孩子都體貼善良,但讓他擔心的是:那些M型社會右端、身處優渥的孩子,對另一端的苦難缺乏理解與同情。有一年,土石流毀了部落小女孩的家,她原本每天走一小時山路去上學,但現在課本沒了,作業簿沒了,路也沒了。


 


有一頓沒一頓 富小孩不解


 


資優生「祖辰」在周記裡這樣評論:「誰叫他們住在那裡。他們可以搬家啊。」游森棚非常驚訝,建議學生要設身處地想一想,但祖辰回他:「我又不住山上。」游森棚思考:祖辰家境富裕,一路順遂,「他這樣聰明幸運的孩,一輩子都不須體會有一頓沒一頓的恐懼,也不可能體會拚命想卡住一個小小位置的辛苦」。祖辰並不是個案。游森棚說,許多名校學生家庭的社經地位遠高於社會平均值,對他們來說,土石流女孩是另一個世界。


 


未來的菁英 了解世界嗎


 


游森棚憂慮,當這樣把優渥視為理所當然的孩子長大,站上社會的決策位置,他們的決策與思考也摒除了他們所不了解的真實世界。「將來,會是什麼樣子?」他們可能為社會不同際遇的人設想嗎?「如果沒有教會同理心,教育是失敗的。」游森棚說。


 



 


 


 


考試沒教的事》第二課:生活能力


2008/08/28 【聯合報╱記者梁玉芳】


 


別問媽襪在哪 「做自己主人」


 


小餐館裡,小學三年級的男孩完全不動筷子,只盯著牆上電視看卡通;好不容易進廣告了,一旁穿著套裝的上班族媽媽趕快拿起湯匙送到男孩嘴邊:「寶貝,再吃一口,現在上廣告了。」


 


母子餵食圖 令人開眼界


 


一旁用餐的上班族李文敏看見這段「母子餵食圖」,不禁傻眼,霎時覺得前幾天同事高調誇獎自己小孩「才小六耶,就學會自己燒開水了」那種喜孜孜的表情,也就不算太誇張了。許多描述現代小孩「生活失能」的故事,在親友間、報章、網路部落格都可以輕易發現。有母親抱怨,如果沒有把柳丁榨成汁,孩子絕不會動手拿切片的柳丁吃,「因為他不會」。也有人記起,國中畢業旅行時,班上一位同學不會自己洗頭,因為他從小到國中,都是到美容院洗頭的。有位讀者投書聯合報說,媽媽都很喜歡買壽司,因為餵起孩子來方便,尤其是孩子月考時,她可以邊餵,孩子還一邊溫書;外出吃麥當勞薯條,手摸到的地方都有細菌不准孩子吃,結果餐盤上都是薯條尾巴。


 


少子化浪潮 個個都是寶


 


對孩子呵護備至,捨不得孩子動手,於是教養出許多尊貴的小王子、小公主,這是「少子化」浪潮之下衍生出的副作用,孩子生得少,每個都是寶。教授洪蘭說,她到某所小學演講,看到一個小孩子到音樂教室上完課,不會自己穿鞋子,就坐在那裡放聲大哭。他的老師說,他一直就是這樣,因為家裡有菲傭幫他;到了小三,竟然不會自己穿鞋。洪蘭大為驚嘆。她說,據報導說某位王子連牙膏都是侍從幫忙擠在牙刷上的,她的學生說:「哇,真好命。」洪蘭說:「不是,那是廢物!你一個人沒有辦法存活,時時要有個人幫你打理,依賴別人,不是很可悲嗎?」祖辰並不是個案。游森棚說,許多名校學生家庭的社經地位遠高於社會平均值,對他們來說,土石流女孩是另一個世界。


 


未來的菁英 了解世界嗎


 


游森棚憂慮,當這樣把優渥視為理所當然的孩子長大,站上社會的決策位置,他們的決策與思考也摒除了他們所不了解的真實世界。「將來,會是什麼樣子?」他們可能為社會不同際遇的人設想嗎?「如果沒有教會同理心,教育是失敗的。」游森棚說。


 


「只要念好書 其他別管」


 


「只要把書念好,其他的都不用管。」是不少台灣父母的心態,能為孩子代勞的,不少父母都體貼設想,只求能「代子弟服其勞」。台南縣歸仁鄉紅瓦厝國小校長謝水乾描述,開學後的上下學時間,無論小學、國中或高中,學校附近就擠滿接送孩子的車輛,有的家長甚至還幫孩子背書包進教室;甚至,中午到教室餵孩子吃午飯。


 


學灑掃庭除 學解決問題


 


「這些照顧,是愛,還是剝奪?」謝水乾指出,現代許多父母太低估孩子的能力,什麼都捨不得孩子動手,結果是「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無微不至的照顧剝奪了孩子學習、成長的機會。一位國小老師說,整理教室、打掃校園是學校裡生活教育的一環,但有家長對她說:「別讓我小孩掃落葉、倒垃圾,天氣這麼熱,他會中暑。」謝水乾說,灑掃庭除都是教育,做家事其實是「問題解決」的過程,必須思考步驟、輕重緩急、應對進退;「如果孩子連自己的生活都無法打理,未來要如何完成職場上的任務?」這是父母無法代勞的。


 


洗碗又拖地 比電玩省時


 


「洗個碗,拖一下地,只要一、二十分鐘,不會比孩子打電動、看電視更花時間。」謝水乾說,更何況「時間管理」是該學習的重要觀念。謝水乾引用美國學者的研究,追蹤一組青少年至成人期發現,童年時參與家務多的人,成年後獲得高薪工作的可能性比不做家事的孩子多四倍,失業可能性則少十五倍。他這篇標題為「做家事的孩子長大工作機會高四倍」的文章,成了網路上的轉寄熱門。「工作機會」成了讓小孩做家事的有力動機。建築師謝園說,廿年前她訓練兩個兒子煎煮炒炸、縫扣補丁,樣樣都來,她不想孩子長大後成了「生活白痴」;她希望「家裡沒有我,大小三個男的,一樣可以活得好好的。」萬一像魯濱遜漂流到荒島,至少能生火、煮食,還能縫衣補褲。


 


碗盤放哪裡 家人都要知


 


家裡碗盤擺放、藥品、襪子收哪裡,全家都要知道,抽屜外也貼了標示;在她家,不會有人高喊:「媽,我的手帕呢?」這類問題。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人。現在兒子的女朋友讚嘆不已。


 


灑掃庭除都是學問


 


例子:小學一年級的小康負責出門倒垃圾,他可以學到什麼?


例子:小學一年級的小康負責出門倒垃圾,他可以學到什麼?


●思考力:垃圾袋要怎麼綁,才會牢靠,不會沿路掉?


●分析、判斷:要選哪條路走到垃圾車?甲路線:路上張家有條狗很凶猛;乙路線:路燈很暗;丙路線:比較遠,但路燈比較亮。


●責任感:垃圾車還沒到,要放著就走,還是遵守「垃圾不落地」定,等到車子來了再丟?



 


如何培養生活能力


 


●讓小孩自己來。穿衣、吃飯,生活事務儘量讓孩子自己決定、自己動手,當小孩會說「我自己會」,就讓他試試。


●不同年齡,可以嘗試不同任務。比如小三可以學掃地、小四可以洗碗、遛狗等等,讓孩子有「家」的參與感。作家陳安儀的女兒小一就能自己烤麵包、泡牛奶,還為媽媽服務。


●別怕小孩做不好。老怕小孩掃地不乾淨、打破碗,他就很難學會。一個碗不比「成長」更有價值。


●父母要放手。華人父母太習慣「呵護」,作家龍應台反省:華人父母還會好意提醒成年孩子「不要上廁所」,是關心也是壓力。


 



 


考試沒教的事》第三課:表達與應對


2008/08/29 【聯合報╱記者梁玉芳】


 


, 對呀…口語表達太「可愛」


 


詩人李進文有天接到某知名高中的學生來電:「請問你是李進文嗎?」他心想:「應該在別人的名字後面加個『先生』或『老師』吧?」但還是答了「我是」。高中生問他:「聽說你詩寫得還不錯,我們想請你當評審。」聽到前半句,李文楞了一下。


 


讀名校 未必懂禮貌


 


事後回想,詩人不禁笑了起來:「你來邀我當評審,沒讀過我的詩,也要有禮地裝一下嘛。」表達尊重,該有更好的措辭。但他也納悶:這麼好的學校教出來的孩子,怎麼連基本的應對禮貌也不懂呢?「五年級」世代的李進文回想,在沒有手機、電子郵件的年代,他和同學邀文壇前輩到校演講,總是戒慎恐懼,「要先寫信,還要親自拜訪、確認」,麻煩中卻多了儒雅餘韻。「現在溝通方便了,語言禮節也省略了。」在大學任教卅年的散文家廖玉蕙在課堂上總是鼓勵學生發言,去年開學第一堂課,她請一位學生說說對某文章的評析,但他訥訥不能言,不論她怎麼引導、鼓勵,同學推他、拱他,廖玉蕙形容,這學生「東扭西扭,半個小時過去,他就是說不出來。」


 


說話課 學校沒這堂


 


臨下課前,她跟學生約法三章:「下次上課,你第一個發言喔。」結果,沒下次,這名學生退選了。會說話,能如實、得體地表達自己,在重視溝通、講究行銷的年代,已是重要競爭力;但是,在我們的傳統文化及教育體制裡,很少重視「說話」這一課。懂得表達自己的意見,是公民素養的基礎;合宜地說話與應對進退,拿捏分寸,由小學起。在家,小孩子的美德是「有耳沒嘴(台語)」;在學校,盛行的「紙筆考試」壓抑了許多基本能力,包括起碼的口語表達、應對禮節。


 


學說服 這都要訓練


 


「我都跟朋友說,你們以前在玩的時候,我都在葡萄架下練演講呢。」花旗銀行個人消費金融總經理管國霖日前建議社會新鮮人,說和寫的能力是很多年輕人都缺乏的;「在現代只會做事是不夠的,還要會包裝,要能說服別人,這些都要訓練。」美國不同機構的調查也顯示,企業對大學畢業生最不滿意之處,首推「極差的書寫及表達能力」。廖玉蕙指出,外國教育方式是鼓勵學生充分地表達自我,說話、報告,是重要的訓練;中國大陸年輕人的伶俐口才,早給世人深刻印象。「跟對岸學生一比,台灣學生說起話來真是太『可愛』了。」


 


無厘頭 應對失準頭


 


她曾經規定,上台報告不能一直講「對啊,對啊」,也不能拿「然後」當發語詞。結果學生不斷笑場,少了這些口頭禪,話都說不順暢了。經常在校園演講的學者洪蘭也感嘆,「我們太少訓練孩子培養正確表達自我的能力了」,她憂心,面對全球化、兩岸人才競爭,「我們可能輸的,就在這點:我們許多孩子說不出自己的想法,也相對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影像媒介中成長的孩子,說話或許多了「無厘頭」式的隨興與創意,但應對的分寸卻失了準頭,他們還在尋找適切的語言表達自己。


 


宅孩子 難面對真實


 


教書卅年的廖玉蕙觀察,「這一代的學生比起卅年前,當然活潑多了,但是害羞、靦腆的學生仍占大多數」。她揣測,現代孩子對電腦飛快打字,真實情境中,話一出口,無法delete、也不能換個身分重來。面對詢問,很多孩子成了「省話一哥」,只會答「還好啊」、「沒有啊」,這類「無可無不可」式的答話走天下。即使是求職,面談主管問「對某某工作有興趣嗎?」仍是:「還好。」專家建議,不如回答「我的專長是xx,但是任何領域我都願意試試看」。後者的說詞就漂亮多了。


 


太直率 得罪人不知


 


一位國立大學的教授說,研究助理常替他得罪人,對邀稿或演講邀約,助理會直統統地回答:「怎麼這麼晚才來約?」「都快下班了,你不能明天再嗎?」不管對方是誰,就是「直率到底」。直到有人向教授抱怨,他才知情。教授感嘆:應對進退得從頭教起,否則進了職場要吃大虧。但是他也懷疑:說話的措辭、應對的分寸,不是從小就該學到了嗎?


 


說話修鍊術


 


散文家廖玉蕙認為,懂得說話,這是現代人必學的一門科際整合的課,起碼包括:對環境的觀察、對人性的理解、專業知識、自信、足夠的語彙、邏輯清楚;還要用對方能懂的語言、能考量說了的後果。


 


多說


●從小可以培養:父母可以讓小孩說一遍剛剛讀到的故事,或者每天把今天高興的事有頭有尾地描述,就是很好的練習。父母可以多反問:為什麼呢?練習思考與表達。


●教室中練習:給孩子發言的機會,互相討論;不只是辯論、演講比賽的選手才必須學會表達。


 


多聽


●利用科技:作家的有聲書、網路下載名人演講影片(包括馬丁路德金恩博士的演講都有網站可原音重現)。


●現場聽演講:看名家的臨場反應與措辭。廖玉蕙盛讚評論家王德威的演講,若謄寫下來就是搖曳生姿的散文。


 


多充實自己


●專業素養:內容比技巧重要。


●了解聽你說話的人:用他們能接受的語言敘說。


 



 


 


考試沒教的事》第四課:挫折容忍力


2008/08/30 【聯合報╱本報記者鄭朝陽、梁玉芳】


 


不錄取 就跳樓? 學跟挫折做朋友


 


公園裡,媽媽帶學齡前的兒子散步,兒子看到別的小朋友吃蘋果,吵著「我要吃那個!」媽媽真的上前跟別的小孩的家長要了一顆蘋果給兒子。


 


面對不如意 高難度功課


 


看到這一幕,政治大學心理系兼任教授陳皎眉很驚訝,腦海裡立刻浮現役男在地上打滾、哭喊「這不是肯德基」的電視廣告。她說,這位媽媽雖然為了滿足孩子的欲望,幫孩子要到蘋果,卻失去機會讓孩子了解:人生的現實是「不是想要什麼就有什麼」的。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如何面對這些「八九」,愈成高難度的人生功課。近年,年輕學子為了細微原因(考不好、口角、失戀、長青春痘)輕生的新聞,常讓社會驚嘆、讓家長心碎;結論不脫「挫折容忍力太弱」的「草莓族」責備論。但是,「草莓」又是誰培育出來的?在台北市知名「貴族」學校任教的陳老師努力安撫班上午休時間吵鬧的學生,隔天家長來「溝通」:「不要強迫我的小孩做他不喜歡做的事,這樣會壓抑他的成長和學習。」人生本有不如意,愛孩子就要協助他培養挫折免疫力,縮短復原期。


 


孩子太順遂 家長有責任


 


陳老師有一次勸學生吃掉營養午餐裡的紅蘿蔔,家長一樣要求老師別強迫小孩。「現在的家長實在太順著小孩了。」她無奈地說。陳皎眉認為,有些年輕人缺乏挫折忍受力,其實跟父母過度呵護有關,事事順著孩子,「太順心的環境,孩子就學不到社會規範,也學不到如何處理挫折。」但人生原本就不完美。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指出,父母的呵護大傘也伸張到校園,讓老師的管教動輒得咎,「老師反而要討好學生,讓孩子更自以為是」。日本社會稱這類過度伸張權利的家長為「怪物父母」、「暴走父母」;學校演話劇,只有許多「白雪公主」,沒有「七矮人」,因為家長都求自己的孩子非演「白雪公主」不可。


 


沒遇過挫折 怎學會處理


 


薛承泰說,現代的職場競爭更形激烈,一路成長順遂的孩子反挫的程度也更大;最近有社會新鮮人求職面試被淘汰,轉身就跳樓自殺。這樣的死,比鴻毛更輕。「要把挫折當成常態,讓克服挫折的時間縮短,培養免疫力。」精神科醫師王浩威說,沒有遭遇過挫折,就學不會怎麼處理。許多父母努力為孩子鋪設坦途,從小為孩子挑最貴、最好的學校,選最好的老師,並設法讓孩子得一些獎,進好大學;但出了社會,很多事是家長沒辦法操控的,孩子終究面對空前的挫折感。王浩威奉勸父母,愛孩子就讓他多磨練,比如,「上大學的兒子要騎機車上課,父母就別用危險的理由不准」。


 


過度的讚美 自我不真實


 


有一派教養論建議父母要常稱讚孩子,但陳皎眉發現,「家長應用得太過頭,變成過度誇獎」,長久下來,孩子認識的是「不真實的自我」,只要表現不佳,挫折感和情緒起伏就很大。「對孩子的讚賞,適度就好了」,陳皎眉說,父母讓孩子接納「有長處,也有缺點」的自我,才能面對真實世界。王浩威觀察,媒體也影響部分年輕人的挫折忍受力。像「超級星光大道」等選秀節目,常見的賣點就是參賽者因失常而痛哭,努力打拚後終於敗部復活;製作單位塑造「挫折之後就是成功」的假象,歌頌成功,也用挫折來催淚,簡化了挫折的衝擊。


 


與失敗共存 成長維他命


 


有時,人就是得學著與失敗共存;結局不見得都會如人意。如果不懂得如何與挫折做朋友,可能引發骨牌效應,從此一蹶不振。「正面思考是醫治挫折的良藥。」教育部訓委會主委柯慧貞說,焦慮症、憂鬱症患者面對挫折常難以招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正面思考能力。她建議從小培養正面思考習慣,學習解決問題,讓挫折成為孩子成長的心靈維他命。


 


面對挫折備忘錄


 


●父母要學習「讓孩子為自己負責」。比如:孩子賴床屢勸不聽,父母與其生氣,不如讓孩子面對上學遲到的後果。


●讓孩子自己選擇,並承擔責任。選擇打電玩或是做功課,由孩子自己決定,並承擔後果。


●重視「過程」而非以「結果」苛責。換個角度,許多不如意也沒那麼嚴重。


●別當「怪物家長」,阻礙老師的適度教導。


●鼓勵孩子參與課外活動,有機會當志工更好。


●多看、多聽名人的失敗與挫折經驗,參考度比成功經驗高。


●從小培養正面思考的能力,相信任何事情有正面意義。


 


家長隨堂考


 


Q:孩子學走路時跌倒大哭,你怎麼辦?


A.對孩子大叫:「,你怎麼那麼笨,趕快自己站起來!」


B.抱起孩子安慰:「哭、不哭,哭哭羞羞臉」


C.不管他,當做沒看見。


D.走到孩子的旁邊,對他說:「痛喔!試著自己站起來!」將手伸到孩子要花點力氣才能搆到的地方。


解答:D較正面。A是責備,會讓對自己有負面評價;B讓孩子沒有機會自己面對挫敗,也壓抑哭的需求;C可能讓孩子覺得漠視;D試圖同理,也鼓勵孩子自己面對,卻不剝奪孩子展現自己的能力。(資料來源:實踐大學心理輔導老師吳健豪製表/記者鄭朝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5909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