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於福馬林中的手及腳似乎在控訴些什麼)

 

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 電子地圖(另開視窗)

 

 

(一直到1978年自來水才普及於鹽分地帶)

 

烏腳病(Blackfoot Disease )是一種盛行於台灣西南沿海,特別是北門、學甲、布袋、義竹等鄉鎮地區的流行性下肢周邊血管疾病。南縣山區、宜蘭、彰化等地,也都有烏腳病個案紀錄。台灣醫學會報告在1954年正式提出;據信烏腳病發生原因極可能是濱海鄉鎮民眾、飲用含有砷過量的深井水,造成的慢性砷中毒;患者甚至伴隨有肝、腎、膀胱等癌症併發。

位於北門鄉的新成立的烏腳病診所,是土角厝建物,亦為台灣首座醫療文物館。目前紀念館內籌備以收藏台灣醫療文物、烏腳病患者醫療資料等為主,其中有許多以防腐劑泡存的烏腳病患者殘肢,在基督十字架前安息著,見證受難者的苦難歲月。

 


 

(謝緯醫師常說"不要把醫術當算術")

 

謝緯醫師本是一個平凡的人,但卻具有一種非常高貴而完美的人格,他的事蹟是台灣的名譽,也是現代醫生的好模範。謝醫師出身南投世家,父親謝斌是南投長老教會長老。台中一中畢業後,他即投考台南神學院,他以為這是實踐諾言的唯一途徑。他的一生由此開始,他深深知道他是耶穌基督的門徒,要捨己,背十字架,服從祂。神學院畢業後,再往日本東瀛研究醫學來充實自己,返國後相繼地實現他的諾言。

 

民國38年謝緯被封立牧師,協助南投教會的牧會工作,同年他參加門諾會舉辦的山地醫療團,經常一天要步行七、八個小時,跋山涉水,穿梭於原始森林中,走崎嶇險惡的山路,吃喝簡省,席地而眠,一天診治五百名以上的病患,備極辛勞。之後謝緯辭別了家人,前往美國接受最新的外科醫事訓練。

 

據謝緯自述:有一隨著山地醫療團來到台南海邊的一些村莊時,不禁大為震驚。當地的居民正在受一種怪病的侵殘。它的名稱叫烏腳病,患者先是腳,而後是腿,先後壞死而變黑。其痛苦萬分難耐,他們向我們哀號,要求把他們的肢體行鋸除手術,以便解除痛苦。據我的了解,這病是一種血栓病。但是由什麼而引起的呢?我們後來才發現問題出於當地含砷量過高的井水。

 

台南北門,離南投有多遠啊!謝緯覺得這是上帝交給他另一項使命,他無從推卸。北門烏腳病免費診所這樣建立起來了,謝緯醫師也開始他每週一次的長途跋涉。北門烏腳病診所的主任醫師王金河是謝緯在日本東京醫專的同學,他回憶謝緯主持該診所手十年的工作成果時,說:

 

南投至北門,路程相隔150公里,計程車單程最快也需二小時半,每星期四上午十時半,謝緯醫師便從南投偕一位護士及兩、三位助手,搭乘計程車抵達北門,通常都在下午一時左右到達,主持病患的手術工作。手術患者除烏腳病切除四肢外,尚有列為貧戶的盲腸炎、脫腸、痔瘡....等等。患者每週平均五名上下,有時達十二人之多,固定在星期四開刀。謝緯醫師來時,都先巡迴住院患者及門診患者,然後喝杯荼就走進開刀房,站著工作五、六個鐘頭,往往開刀至夜深人靜,始起回南投,有時抵南投時,已經翌晨一、二點鐘了。他長途的跋涉,在沒有冷暖氣設備的開刀房長時間的工作,尤其在醫療器材不齊全的診所,做這種關乎人命,且克難式的工作,是夠辛苦的。有誰願意且不抱怨呢?謝緯醫師就是願意且不抱怨。一週又一週,有恆不斷的,風雨無阻,毫無報酬,完全犧牲奉獻,默默的工作著,十年一日,嘉惠了940名患者。

 

 

 


 

(金河診所的護理長王琇雲女士正在介紹烏腳病的歷史)

 


 


 

王金河醫師1916年4月23日出生於台南縣北門鄉,日本東京醫科大學畢業。因為當時烏腳病猖獗於台灣南部沿海地區,1960年在金河診所的會客室成立烏腳病免費診所,開啟了「憐憫之門」,由王醫師、謝緯醫師及芥菜種會共同出錢出力,為烏腳病患治療。為宣揚王金河醫師一生為烏腳病病患犧牲奉獻精神,原本的「金河診所」已經整修為「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

 

 

 

 

 

王醫師及其夫人王毛碧梅女士的善行,曾獲得全國好人好事代表、賴和醫療獎、北美洲台灣人醫師協會醫療服務獎、省醫師公會醫界貢獻殊偉獎、行政院衛生署貳等衛生獎章及第七屆醫療奉獻獎的表揚。1996年王醫師正式退休時,行醫正滿50年。

 


 

(基督教芥菜種會成立之烏腳病免費診所及住院中心)

 

在民國五、六十年自來水供應仍未普及的年代,台灣西南沿海,特別是北門、學甲、布袋、義竹等鄉鎮,因為土壤含鹽分高,居民都是靠挖井取得水源,只是這種井水含砷量高達零點四到零點六 ppm,長期飲用引起慢性砷中毒,造成烏腳病大流行。




當時患者會先在腳上發現一些黑色變化,接著黑斑向上延伸,只是因為醫療不發達,大家並不知道如何防治,於是任由麻木、刺痛、潰爛,患者只能哀嚎,到最後為求保命僅能鋸斷雙腿。

 


民國四十九年,透過當時基督教芥菜種會的牧師娘孫理蓮協助,在金河診所的會客室成立烏腳病免費診所,由王金河醫師出力、芥菜種會出錢,為烏腳病患提供服務,當時住在南投埔里的謝緯醫師也會每週到北門為病患開刀,診所曾經最高記錄收容八十多名病患。

 


診所裡因收容許多病患,王金河的妻子毛碧梅不僅每天幫患者準備三餐,還帶領病患唱聖詩、禱告,讓他們精神有所寄託。遇到無力處理喪事的家屬,王金河還會到木材行買木料,為死者釘棺木,找墓地,並跟著教會義工、護理人員扛棺將死者下葬,讓人相當感動。

 


不幸被截肢的病患則參加烏腳病患手工藝訓練機構,讓這些沒法自由行動的病患學得一技之長,有謀生技能。民國五十二年在芥菜種會幫忙下,成立烏腳病患手工藝生產中心,並由毛碧梅負責訓練及經營,促使醫療與技藝訓練及就業輔導結合。

 


王金河與醫護人員在北門為烏腳病患服務二十五年,直到飲用水質改善,病患逐漸減少,金河診所才在十多年前歇業,但仍記錄下這一段血淚的辛酸往事。




 

(基督教芥菜種會成立之烏腳病免費診所)

 

(當時的開刀器械)

 

(OPD)

 


 


 

(基督教芥菜種會成立之烏腳病免費住院中心)

 


 

(admission ward)

 


 

(北門嶼基督教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5909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