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安定區蘇厝部落,一個庄頭同時擁有兩座定期燒王船的廟宇最為特殊,村北的長興宮,主祀十二瘟王代天巡狩;村南的第一代天府玉敕真護宮,主祀五府千歲,是於民國55年由長興宮分出,二者均屬瘟神廟,一南一北,分庭抗禮。緊鄰著曾文溪南岸的安定區蘇厝部落,不僅有著3年一科的古老醮典,還有承襲百年的陣頭組織,近年來在王船祭典期間,兩座廟宇更舉辦藝文活動,衍生出廟宇文化,讓燒王船信仰更添傳奇。


清康熙18年(西元1679年)年三月間的一個夜晚,蘇厝先民因緣際會在臺江埔地拾獲了王船之後,便在溪畔建築了三間茅庵,安座供奉十二行瘟王的令旗,早晚焚香膜拜。同治6年(西元1867年)眾善信為了感念神恩浩蕩,倡議將原來的草庵改建成磚瓦廟堂,消息一出,來自四面八方踴躍的捐輸多不勝數,推舉主事總理蘇起福負責籌建廟身中堂,完工之後更延請清朝舉人王藍石(今善化區光文里人)提字命廟名為「長興宮」。又因明鄭時期該地屬「永定里」的一甲,故稱為「蘇厝甲」。此後,王爺的神威顯赫、有求必應,令遠近風聞前來參謁的信徒日劇增多,尤其鄰近的後堀潭、林厝、西衛、百二甲、崁頭、胡厝寮、田寮、灣裡街(今善化)等庄頭,更是廣被神庥,於是在乾隆37年(西元1772年)首次啟建壬辰科三朝王醮,自此三年一科醮典成習,迄今已有240年歷史,也奠定了往後千歲爺轄境的基礎。


據傳,日據時期日人以築堤防災為由強行拆廟,光復後重新興築新廟,廟堂雄壯,最大特色是廟內瘟王只有三支金光閃閃「王令」,未設金身,因此無法分靈,成為千歲爺最具權威的信物。長興宮王醮祭典包括王府、道士壇及王船廠(燒王船)等三大部分,原本為三朝王醮,在真護宮舉行後改為七朝王醮,以保存傳統為主,包括大王轎全程人力扛、請回曾文溪水做為送王時的開水路等,一連7天的王醮儀式以驅逐瘟疫,稱作瘟王醮,除王爺繞境出巡外,另有超薦鬼魂祭祀,兩公里長的祭壇,沿著曾文溪一路排開,場面壯觀。長興宮燒王船時間,在王醮祭典結束的隔天早上舉行,日期大致在3月,地點則在廟北的曾文溪畔,全程保留人力扛王船出航古老特色,有異於其他廟宇在王船下裝輪子;開路儀式由一群阿嬤著黑圍裙拿掃帚在王轎前開路,俗稱「掃香路」。


在王船祭典中,村民聚集於當年王船停泊的曾文溪畔進行「迎王」儀式,全程以古禮參拜,代天巡狩以不能窺視而用涼傘護送上船,以人力推拉方式由王船廠送至火化現場。最後壓軸的王船祭,是以遊天河的方式火燒王船,俟時辰一到,即刻火化送行,恭送王爺重返天界,完成整個祭典儀式。長興宮今年壬辰科七朝王醮,於國曆2月27日(農曆二月六日)豎天旗、燈篙,3月24、25日千歲爺出巡,3月30日普渡植福,3月31日恭送千歲爺、燒王船。



王船信仰是臺灣最奇特也最盛大的信仰文化之一,如同王爺信仰一樣,早已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燒王船」的王船祭典活動,更是臺灣節慶觀光的一項熱門景點。在感受「燒王船」過程所帶給我們內心衝擊與極具震撼力的同時,如能深入了解王船信仰中的各個環節,當可體會到其中所隱藏的內涵。王船信仰文化凝聚了人與人、廟與廟、庄與庄的感情,勾畫出成長的這塊土地與海洋的關係,更進一步加深了人們對生活環境的認同及先民文化的尊重。王船信仰是華南與臺灣最為特殊的民間信仰,臺灣地區的王船信仰大部分集中在南臺灣, 一般認為,王船信仰是一種送瘟儀式,目的在「趕走瘟疫、放逐死亡」。在民智未開,醫學不發達,瘟疫頻傳的年代,為祈求消除災禍,於祭拜瘟神後,以紙糊的船,恭送瘟神出海,象徵送走瘟神、免於死亡威脅,而王船泊靠的地方,居民為免除災疫,須撿拾設醮再送走,如此循環,王船信仰與王船祭典活動日漸盛行。


臺南縣的王船信仰與華南一代相較,由於年代較晚的關係,因瘟疫送瘟神而演化的王船傳說並不多見,取而代之的是「撿拾海漂王船」的神話,這種傳說普遍見於臺灣西南沿海一帶的王爺廟,是此一地區王船信仰的故事母題。中國建醮酬神王船因風向與海流因素,海漂至臺灣西南沿海一帶,為當地居民所撿拾,王船上的王爺神像(五府千歲系)、令旗(12瘟王系)等,逐成為臺灣王爺信仰的2大主流,而迎送王船的活動則發展為王船信仰。此類「撿拾海漂王船」傳說見於:蘇厝長興宮(撿拾中國建醮酬神海漂王船)、西港慶安宮(追溯自八份姑媽宮撿拾蘇厝長興宮建醮王船後迎入)、蘇厝真護宮(撿拾柳營代天院王醮王船)、南鯤鯓代天府(撿拾中國建醮酬神海漂王船,但目前僅止於王船傳說而無王船祭典活動)、佳里金唐殿、七股鄉頂山仔代天宮、將軍鄉青鯤鯓朝天宮…等。部分的廟宇或庄頭並無王船傳說,其王船信仰主要與祭祀的王爺有關,因「王爺—代天巡狩—王船」或「代天巡狩—王爺—王船」的連鎖關係,為迎送祭祀的王爺,或為王爺代天巡狩的載具而造船送王,如:溪底寮東興宮(迎送遊巡王)、三寮灣東隆宮(溫王爺)、柳營代天院(代天巡狩)、北門永隆宮(請親船)、蘆竹溝西天宮、仁德大甲萬龍宮…等。或為配合廟宇新建或翻修,舉行王醮所建造的王船,如:仁德鄉田厝水明殿、蔦松腳開農宮、太子廟明直宮、歸仁鄉保西代天府、仁壽宮、關廟鄉山西宮…等。


王船信仰與王爺信仰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王船信仰文化隨著王爺信仰的演化而改變,以瘟爺信仰來說其由原型的疫鬼,逐次轉型為瘟部正神,再進化為萬能神明;王船的性質,也隨之由原來的瘟王船,變成現今的王爺船;送船的意義,由原來的趕走瘟疫放逐死亡,演變成今日的王爺代天巡狩;民眾的態度,也由昔日的閉戸避送,過渡到今天的舉城迎送;王船的外形,更由簡陋的紙糊小船,變成現今雕刻裝飾精美的木造巨艦。一般有王船信仰的廟宇或庄頭,都瀕臨溪河兩岸或在其附近,此與王爺信仰如出一轍,王爺由海上而來,也往海上而去,無論是「送瘟」或是「代天巡狩」,造船送王,王船是王爺信仰中建醮送王的主要載具,因對王爺的恭敬,王船信仰逐漸發展,王船祭典活動也日益多元及複雜。有王醮始有王船,王船祭典必建王醮,王船與王醮兩者缺一不可,是王船信仰的主軸。王船活動的主角是王船,所有儀式皆環繞著王船而發展,由謹慎隆重的造船活動揭開序幕,在令人心情亢奮的王船火化中落幕。臺灣王船祭典的一般流程,可歸納為:「造船儀式」、「請王入醮」、「迎王繞境」、「祭船儀式」及「送王儀式」等5步驟,「送王」就是「恭送王爺啟程」,一般也稱「送王船」。清朝中葉之前多採「送之水濱,隨風漂流」的放水流方式,俗稱「遊地河」;清朝中葉之後逐漸改採「火化飛昇,上天繳旨」的火化方式,即今常說的「燒王船」,俗稱「遊天河」。王船火化之後,曾文溪流域一帶尚有「搶鯉魚」的風俗。整個王船活動也在送王儀式後畫下句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5909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