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南一奔鹿大鹿活動流程 我們到一個安靜美麗的小鎮走走






早上九時於綠水樹谷活力館集合後併車至善化二級古蹟慶安宮



参觀號稱台灣孔子的沈光文紀念館
品味一杯廟口的一等涼冬瓜茶及附近數不完小吃



台灣的孔子---沈光文(1612-1688)
字文開,號斯菴,浙江寧波人。明朝遺臣朱由崧自立為福王時,他與史可法共同抗清,後再隨魯王退守浙江。魯王兵敗後,他隱居普陀山為僧。鄭成功據守廈門、金門時,他本想從金門搭船去泉州,不料船隻因風漂流到宜蘭,後輾轉到台南,當時荷蘭人正佔據台灣。1662年鄭成功據台,帶來不少明朝遺老,且以賓客之禮對待沈光文。鄭經繼位後,他作賦諷刺當道,因而被迫逃離台南,輾轉避居於目加溜灣、大崗山、羅漢門(今高雄內門)等地。清朝治台後,沈光文年事已高,又是前朝遺臣中碩果僅存者,當時諸羅知縣季麒光對他非常禮遇,並且照顧他的生活起居。沈光文倡議組織「東吟詩社」(這是台灣第一個詩社),推動詩運,對台灣影響深遠。他的詩文中流露著思鄉的愁緒,以及對命運的感嘆。著有《台灣輿圖考》、《草木雜記》、《流寓考》、《台灣賦》、《文開詩文集》等。死後葬於善化里東堡(今善化火車站附近)。目加溜灣(目加溜灣就是現在的善化鎮)是他晚年安居之所,十多年教學行醫,結社吟詠,寬愛的心感動了此地居民,成為令人懷念的對象。他拓展了整個台灣文學與教育,史稱「開台文獻初祖」,而目加溜灣也因沈光文博施教澤,從荒蕪草萊的鄉野,成為首善教化之地,故後人將此地取名為「善化」,此地名留下了對沈光文一生的讚嘆。
現在善化鎮除了有「沈光文紀念碑」,以及善化國中有「沈光文教學處遺址紀念碑」外,
因沈光文倡學有功,善化慶安宮同意將其神像入祀,與「五文昌」合祀,成為全省獨一無二的「六文昌廟」,此外善化地區尚有光文路、光文樓、文開橋、斯菴橋,甚至有光文印刷廠、光文幼稚園,小鎮中瀰漫著對沈光文的懷念。鹿港著名的文開書院即以他命名,台南延平郡王祠、高雄大岡山超峰寺亦有奉祀處。


西元一六三六年(明崇禎九年)荷蘭據台時期,曾在此地開設「荷語教習所」(一稱天主教堂),傳授荷語,並掘「荷蘭井」供水飲用。現本廟牌樓前留有「荷蘭井」之遺蹟可資佐證。端午節亦有取午時水的活動。藻井,雕刻均可見前人匠心獨具的鬼斧神工。逛累了,廟前的一等涼冬瓜茶相信是許多善化人共同的味覺記憶。西元一六二三年以前,西拉雅族平埔番,簇居於善化鎮社內。地勢高燥,北帶灣裡溪,稱目加溜灣社(BACKLOAN)
。西元一六二四年,荷人初據台灣南部,設荷蘭東印度公司商館。翌年,派四十餘人,到目加溜灣社採竹,被土番兩百餘名擊退。到一六三五年荷蘭兵討伐目加溜灣社,土番不支,以椰子檳榔謝罪。是年中國商人,始由赤崁抵此交易或移往,荷蘭長官亦予鼓勵。至一六三六年,荷蘭長官設學校於社東,並掘荷蘭井一口,至今善化慶安宮前大埕尚留此井遺跡。次年更設教會,置牧師以教化當地原住民、傳教。曆十五年鄭成功功克台灣,目加溜灣社屬天興縣善化里。永曆八年鄭經設里社以宅番漢,制鄙為二十四里,善化為其一,漢人居里,屯田兵居營,土番居社。灣裡溪南,屯田養兵部落
鄭成功查勘目加溜灣,感其土沃膏腴,遂育兵於農之法,屯田養士。大、小新營、右先方為鄭成功麾下部將屯田養處;瓦窯,乃後來陳永華召請福建一些善造瓦者,在此造瓦;糖部,乃能製糖者,於此製糖,而成部落。清中葉,漢人大量移民至此,且多居於今三民路一帶,漢人增加後,平埔放受經濟、習俗等壓迫,逐漸移居至大內鄉鳴頭、頭社一帶。到清末,此地所有居民悉清一色為漢人,尤以福建泉州人最多。由進學路、文正路交點至溪尾一線為新社溪街,是古時目加溜灣社之舊址。社內在此路東,路西是新社,其因乃新社街在清中葉,今曾文溪高漲,灣裡溪街被大水沖毀,當地人馬皆搬到新社居住,成為新社溪街。新社溪街在清末仍店鋪林立、熱鬧非凡,但日據初期,縱貫鐵路及縱貫公路相繼開通,社內街已逐漸式微,今已無跡,其重心以移至中山路一帶。
 

台南有許多充滿古意的小鎮,不論是以蜂炮著稱的鹽水,或文旦知名的麻豆,均保有不少的老建築,觀光知名度不是那麼高的善化,其實也有條古古的老街,至今猶留存典雅的巴洛克建築,還有座充滿傳奇的慶安宮,引人撫今憶昔。就像台灣大多數的大城小鎮,善化最熱鬧的老街即是中山路,沿路都是開了數十年的老店家,巴洛克式的老建築、紅瓦的屋頂,使善化老街看來古色古香,充滿歲月遺痕的建築散發濃濃古意,這條老街見證善化百年歷史,也吸引遊人探訪。善化老街,早年稱「灣裡街」,日據時期開始就是南部消費中心,在民國五十年代,商圈開始往中山路以東拓展。隨著興建烏山頭水庫、設立善化糖廠,使善化老街商店更形繁榮,加上早期火車交通便利,鄰近的麻豆、大內、新市、安定等地民眾,也來到善化老街採購必需品,老街的繁榮可見一斑。儘管老街逐漸告別繁華,昔日光環已然不再,老舊的建築物也顯露斑剝痕跡,卻是善化一度風光的最佳見證。走在中山路老路,除了展露歐風的老建築,充滿傳奇色彩的三級古蹟慶安宮,不僅曾是荷蘭人的天主教堂,並留有一口荷蘭井。慶安宮位於善化鎮中心,就在熱鬧的中山路上,早在西元1636年,此地曾是荷蘭人教導「新港語」的天主教堂,也有一說為荷語教育所,直到清朝時時,即西元1685年才改建為文昌祠,1862年因為雲嘉南大地震倒塌,經地方募資重建後定名為「慶安宮」,主祀媽祖與文昌帝君,也是考生請求庇佑考運的信仰中心。慶安宮就像是座宗教歷史博物館,這兒的「荷蘭井」,每年端午節午時開啟供民眾取用午時水,廟內還有木雕三川門和石獅子,後殿的石觀音為台灣少見以青斗石雕刻而成,廟內並珍藏有康熙年間的「聖旨牌」。
 


再來去附近有兩百多年的善化牛墟市集散步
除了賣牛的外 各式各樣的農產品 小雞 小鴨 蛇 虎頭蜂……中餐則是於此處大觀園自己尋寶




不知道,有多少人還知曉「牛墟」這樣一個名詞。早期農業社會,牛可說是農民最親切的朋友。幫忙農活,耕田,牛糞亦可作肥料或是當作燃料。除了私底下的交易,牛要去哪裡買賣呢?「牛墟」就是買賣牛隻的交易市場。在以前台灣較熱鬧的鄉鎮大多有牛墟的存在。台灣牛墟之分佈,大都在嘉南平原一帶。日據昭和六年,全台共有八十四處牛墟,較有名氣的如岡山、鳳山、善化、新化、鹽水、北港、斗六、屏東等。民國七十年代還有五大墟的名號,而今僅剩善化牛墟還有少量牛隻的交易販賣。牛墟也轉變成小販固定趕集的市場,賣各式各樣的新鮮現採摘的農產品,草藥,水果,吃食。牛墟的集市時間是每月國曆的258。亦即2 5 8 12 15 18 22 25
28號。這幾天才有牛墟喔,時間是早上的五點到11點左右。(有時候還是會有牛隻交易買賣)講到牛墟不可不嘗鮮殺的清燙牛肉跟鮮甜紅豔的牛肉羹。享受台南道地的早餐。
 


中午熱了
去糖廠吃冰 参觀文物館 聞聞大煙囪飄來新鮮紅糖香
 


製糖產業曾是台灣重要經濟來源,但時至今日,全國僅剩雲林虎尾糖廠和台南善化糖廠,還在製糖,今年台糖製糖季2011-12-12正式展開,總製糖量約為五萬噸。製糖期間糖廠開放參訪,歡迎前來體驗台灣糖業文化。。善化糖廠甘蔗產量約廿五萬公噸,產糖量約二點三萬公噸。台糖指出,虎尾、善化糖廠生產的糖品為「二砂」,俗稱「赤砂」,是台糖以國內種植的甘蔗為原料自產自用,生產出風味佳、口感好的國產糖品,除可直接食用,因具有濃厚蔗糖糖香的獨特風味,也頗受食品加工業好評與肯定。雲林虎尾糖廠是全國唯一還有用五分小火車載運原料甘蔗製糖的糖廠,目前尚保留一條碩果僅存的五分車載運甘蔗鐵道,製糖季期間,小火車會行駛在虎尾、褒忠、東勢之間,不僅勾起年長一輩者的懷舊思緒,也是鐵道迷追逐小火車漫行田野間的美好時刻。台糖公司進一步表示,近年國際糧食短缺相當嚴重,砂糖同樣面臨缺少問題,去年糖價一度飆到每公斤三十元,目前雖然價格回跌,但每公斤仍有二十六到二十七元之間,勉強能支付製糖成本,台糖製糖量雖僅佔國內需求的一成左右,但對穩定糖價仍有相當大的貢獻。
 



善化糖廠為昔日「灣裡製糖所」,民前
8 年 5 月創辦至今已滿一百年,歷史悠久,為現今台糖僅存 2 座製糖糖廠之一;就目前善化糖廠的冰品而言,共有 9 種口味的冰淇淋, 13
種口味的冰棒,就特色而言,紅豆牛奶冰與核桃蛋黃、核桃杏仁冰是值得推薦的冰款。善化的紅豆牛奶冰,吃得出牛奶的量足純粹,再淋上道地台糖自產糖所熬煮的紅豆,吃起來鬆軟綿密香濃,銷售長年第一名,
2009 年就賣出 5 萬盒;核桃杏仁、核桃蛋黃冰棒亦頗受好評。說起核桃杏仁、核桃蛋黃等鹹冰棒的誕生,源自於民國 60
年代,一位自麻豆糖廠退休的前輩所傳授。當年這位前輩在退休之後,開了一家冰店,以核桃杏仁、核桃蛋黃等口味打響了名號,頗受好評,因而善化糖廠派人向這位前輩請益與學習,將這套製作鹹冰棒的技術學回來,加以開開發與運用,而這也成為善化糖廠特殊口味的冰品。核桃杏仁與核桃蛋黃冰棒,每一口咬下去,都吃得到核果,鹹甜的滋味與香濃的堅果味在舌尖上跳舞,充滿著驚奇。此外,就衛生條件上來說,善化糖廠從不馬虎。所有的煮料槽、老化槽、製冰模具都須清洗乾淨,同時也要放入電熱烤箱進行消毒烘乾的動作,每一關都是嚴格執行,使消費者能吃得安心、吃得放心。其實除了冰品外,紅茶也是善化糖廠的招牌冷飲,以純正紅茶茶葉自己敖煮,絕對夠味,再加上完美比例的台糖自產糖調配,滋味令人難忘。善化糖廠不僅歷史悠久,旁邊又有親水公園、百年大樟樹、台糖蒸汽火車頭可供觀賞,並提供停車位,方便鄉親、遊客們停車,實在是炎炎夏日或午後清涼一「夏」,休憩享用冰品的好去處,歡迎大家相招來呷冰。

網羅南縣九家糖廠精華文物的「善糖文物館」,2007正式開幕,展出數百件糖廠相關文物,重現台糖歷史,歡迎民眾免費參觀。善糖文物館就設在善化糖廠早期的員工餐廳內,除周一休館,每日開館時間為上午九時三十分至下午四時,並接受機關團體的預約解說服務。台糖公司全盛時期全台共有四十二座糖廠,其中台南縣就有九座,分別是善化、佳里、麻豆、永康、玉井、仁德、新營、岸內、烏樹林等,台糖有超過五分之一規模的種蔗製糖,是來自台南縣的貢獻,若再加上位於新營的副產品加工廠與新營生技處,台南縣幾乎是台糖生產的大本營。已歷經一甲子的台糖,旗下的文物、器皿非常豐盛,許多廠房與機具承襲自日治時代,年逾百齡,因此以台糖的地大物博、歷史規模,還有在台南縣的種蔗製糖盛況,「善糖文物館」的收藏可說是精銳盡出、豐盛可期。文物館主要收藏品有台糖文獻、機具文物、木模及糖業歷史老照片,歷時兩年的籌備、動員六名專職員工,到關廠的台糖尋找文物,走訪百位服務於糖廠的耆老,且經過反覆辨正,才得以順利蒐集並安置於館內。為了保存消失中的台糖文物,台糖公司籌備兩年,蒐集台南縣市九間糖廠、新營副產品加工廠、新營生技處等文物,成立善糖文物館,文物涵蓋文獻、機具、木模、老照片,每檔次展覽三百多件,對外免費開放。善化糖廠總務課文化資產工作人員洪秋林表示,兩年前遴選出六位對文物資產特別有興趣的員工,前往各停閉廠尋找台糖公司老文物,每件文物的發現、由來,都需要經過耆老、退休員工講解,才能將文物資料列檔,瞭解文物的來龍去脈、功能及使用方法,製糖產業包括了五分車運輸、製糖機具、農業機具甚至是甘蔗品種研發、工廠經營資料等,都極具歷史意義。洪秋林指出,早期台糖五分車共鋪設三千多公里,主要繞行中南部,民國三十九年國防部更打造了南北平行預備線,從台中開設到高雄離仔內,也就是現在的高港一帶,具戰備運輸功能。目前文物館內還保存五分車鐵路圖、機械圖等文獻,還有各種機具木模,都是相當珍貴的台灣史資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r590921 的頭像
    dr590921

    dr HSU blog

    dr5909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