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胡適之父代理台東知州的胡傳(號鐵花),曾檢討已往的後山政策,認為“夫臺灣後山有成廣澳、有大港口,猶前山之有鹿耳門也;有火燒嶼,猶前山之有澎湖也。成功鎮百年來是東海岸經濟中心,各地商船雲集,在此交易貨物,同時也是東部民生、日用雜貨主要進岸。成廣澳位在花東海岸中央,是天然的深水港灣,很早就有來自宜蘭的戎克船停泊,自然成為漢移民的重要據點。成廣澳文化地景包含有小港漁港、「廣恆發」商號遺址及小港天后宮這三處。小港漁港原稱蟳廣澳,為東海岸唯一天然港口,由於附近有礁石環抱,有如蟳的雙螯,漢人稱之為「蟳廣澳」,後音轉「成廣澳」。此地因有深水港灣,早有小型的中國船出入,清嘉慶、咸豐年間,已有來自宜蘭的漢族商人利用成廣澳運入各種民生物資、運出獸皮等。清同治、光緒年間,西拉雅平埔人由屏東乘小船在成廣澳登陸,移墾東部。小港目前依然維持近海漁港功能,昔日中外木殼船、戎克船(小帆船)進出載貨的榮景已不復見。清同治 (1862-1875)初,這裡開始出現漢人,不過同治末也只有五、六戶人家,主要是運用港口經營民生物資的小型交易。雖然如此,現奉祀在當地天后宮的媽祖金身,據說就是在同治十年(1871年),到此出任通事的劉進來從鹿港請來的。這時漢移民以河洛人為主,除媽祖信仰外,語言也透露了跡象,有人把“成廣澳”書寫成“蟳廣澳”,認為取名來自海灣形狀像蟳的螯足,也只有河洛語有此詞彙,書寫成“蟳仔管”或“蟳仔栱”,都和“蟳廣”音近。




1874年牡丹社事件後,為杜絕日本人的覬覦,沈葆禎奏准開山撫番政策,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命吳光亮率領中路飛虎軍的兵工,開發通往後山的八通關道路,同時也開了一條璞石閣(玉里)到成廣澳的道路,也就是安通越嶺古道,鼓勵漢人前來開墾,成廣澳的人口也逐漸增多。

成廣澳的新移民也不僅漢人。光緒三年(1877年)在這裡設立義塾,主要就是教番童識字、讀四書。光緒七年(1881年)十月,秀姑巒溪山洪暴發,道光年間從西岸遷來的西拉雅人的田園多淪為河床,部分族人就流落到成廣澳。
屏東內埔的客家人溫泰坤(1861-1947),就是在光緒二十年(1894年)來到了成廣澳。雖然,明治四十四年(1911年)發生麻荖漏(成廣澳)事件,那是都歷社和麻荖漏社的阿美族人不滿日人長期徵調民力,聯合加只來社(和平)、八翁翁社(今豐田)、芝路古該社(芝田)共同舉事,進攻成廣澳支廳。但日警南北夾擊,焚燬麻荖漏、都歷等部落,幾致毀村,幸馬蘭社頭目馬亨亨調停,事情沒有擴大。這個事件沒有影響到溫泰坤發展中的事業。大正五年(1916年),他大手筆的創建了“廣恆發商號”,是當時花東海岸線上最大的雜貨商舖,販賣米、鹽等日常生活用品。利用港口之便,直接從西部把物資運到後山。



日治初期,在成廣澳附近的麻荖漏劃歸台東廳直轄的卑南區,大正九年(1920年),獨立為都歷區,歸成廣澳支廳管轄,並開始建港。次年(1921年)改成廣澳支廳為新港支廳,行政中心遷到麻荖漏,並將麻荖漏改名新港,都歷區也改名新港區。昭和六年(1931年)取消成廣澳區,將成廣澳與沙汝灣劃入新港區。次年(1932年)新港漁港建成,為東部最大的漁港,成為地方政經中心。政經地位被取代的成廣澳,在日人將麻荖漏更名新港之後,漢人也就把成廣澳稱作“小港”。昭和12年(1937年)也曾因地形改稱“小湊”,是“很小的港口”的意思。
當年這位早期後山的大盤商,修建廣恆發商號的同時,也在左側經營它的宅院,和三妾三子居住。廣恆發商號為巴洛克三拱式牌樓街屋建築,門柱、雕飾及式樣都是後山首見。經過政府公共建設的摧殘,九十年代僅存洋樓拱門和巴洛克式立面。1996年台11號省道拓寬,北側立面遭受破壞,目前僅存約6.2公尺的騎樓式亭仔腳,鋼筋混泥土結構裸露。至於溫家古厝,也拆得只剩一堵殘牆,當年風華蕩然無存。或許殘牆還能見證成廣澳的歷史地位,也能見證溫泰坤及廣恆發商號在後山發拓史的貢獻。但一個不問政治的商紳在日治時得以發展,卻在戰後急遽衰落,究竟是什麼道理?殘蹟或許也在控訴什麼,你知道嗎?




成廣澳(現稱小港)為清代時期,漢人在東海岸重要據點。來自屏東縣客家人溫泰坤,白手起家,秉持勤儉節約的精神,成為日治時東海岸地區首富,於民初時在公路邊興建東海岸第一家商號「廣恆發」。
「廣恆發」商號為「巴洛克」式建築的三拱式牌樓,在當年而言,其建築式樣、氣派,所耗費的財力甚為難得,對後山的歷史或人文係最重要的見証,戰後溫家後代他遷,民國八十五年公路拓寬時,在地方一片惋惜聲中,把北側牌樓破壞,僅存約三分之一的斷塌殘牆,隱沒在荒煙蔓草間。
從台東轉台11省道,約107.8K時,即可看到。
廣恆發商號遺址—東台灣最早的雜貨行-廣恆發商號遺址位於小港漁港附近,係屏東內埔客家人溫泰坤經營雜貨行時所建,因緣際會一度成為東海岸最大的雜貨商行。漢人在東海岸開發史以小港一帶最早,當年溫家所建的大商行,為磚拱騎樓式「亭仔腳」,立面為「巴洛克」式三拱牌樓,以石材建成,為東海岸少有的大型建築,在當年其建築式樣、氣派、所耗費的財力在後山地區甚為難得。廣恆發商號是溫氏白手起家後,在日大正年間於小港所建的建築,也是花東海岸線上最大的雜貨商店,販賣米鹽等日常生活用品,貨物藉小港之便,由中國或西部縣市以船運送,是後山最大規模的「大盤商」。日據後期,它的造型氣派及目標明顯,一度遭美軍機掃射及轟炸。光復後,榮景不再,只留下商行的門廊立面,溫家人遷居台東投資銀行。民國80年東海岸公路拓寬,地方文史工作人士陳情搶救失敗,又遭公路局剷除三分之一建路,只留下商行立面及亭仔腳,殘存的門柱上廣恆發三字還清晰可見;百年前拓荒鼎盛時興建的建築物夷為廢墟,令人浩嘆。民國93年列為台東縣「歷史建築」,列冊保護。民國97年台東縣文化觀光處爭取經費整修,定名為成功鎮「成廣澳文化地景」公園。


小港天后宮—全台東縣歷史最悠久的媽祖廟-位於小港的天后宮,是全台東歷史最悠久的媽祖廟,為成功鎮及台東開發的見證。清同治10年(西元1871年),福建人劉進來到後山擔任通事,由於後山瘴氣肆虐,路途險峻,出發前劉進來乃請鹿港天后宮一尊媽祖隨行護身,越八通關古道後,由玉里翻山至長濱,把媽祖金身安置南竹湖。當時阿美族人抗議,認為信仰有衝突,要求劉進來將金身請至村外,所幸一位平埔族女子陳珠主動出面化解,表示金身的威力用石頭壓住不被影響,才平息紛爭。後來陳珠變成劉的太太,居住在小港附近的官舍,乃將媽祖金身移至目前全台東縣最古老的媽祖廟-小港天后宮。建廟處,隨後集資建廟供奉。在這段百年的歷史中,媽祖金身歷經不少苦難。日據後期施行皇民化政策,消滅傳統寺廟,許多神像被請至海邊焚毀,小港天后宮被改成民眾集會所。小港天后宮媽祖神像幸由溫鼎貴(廣恆發商號溫泰坤的長子)與女兒溫芳淑帶往台北藏匿,神像才得以保存。光復後,由信徒前往台北,迎回本廟。民國38年時宮內曾發生火災,草屋頂被燒毀,隔年翻修成新式水泥建築廟體。當時斗拱圖案請不到西部畫師來台東工作,乃延請8位原住民的畫者協助彩繪完成,創下原住民參與廟宇建築的創舉。每年農曆3月23日媽祖生日,成功鎮小港天后宮為了慶祝媽祖聖誕,廟方也從農曆17日起,一連3天舉行盛大遶境慶典活動。小港天后宮守護後山的子民超過一個世紀,歷經戰火與殖民政權的洗禮,卻始終香火不斷,如今已成為當地各個族群共同的信仰中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r590921 的頭像
    dr590921

    dr HSU blog

    dr5909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