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逵19061018日-1985312[1]),本名楊貴臺灣著名小說家,出生於臺南州大目降街(今臺南市新化區),筆名有「伊東亮」、「公羊」、『SP』、「狂人」等,以「楊逵」為代表筆名,而命名為「楊逵」乃因欽慕《水滸傳》中「黑旋風」李逵的俠義英勇。父親楊鼻以製造錫製的竹台、食器、煤油燈為業。


大正四年(1914年),楊逵才進新化公學校就讀,因體弱多病,常被同學嘲笑他是「阿片仙」(阿片即鴉片,阿片仙即指吸食鴉片煙的人)。大正十一年(1922年),楊逵考入當時提供臺灣學生就讀的臺南州立第二中學校(今臺南一中),並廣泛閱讀狄更斯夏目漱石芥川龍之介屠格涅夫杜斯妥也夫斯基等作家的書,深受人道主義的影響。


大正十三年(1924年),楊逵不滿其父母要求自己與童養媳完婚,憤而從臺南州立二中退學抗議,拿著兩位哥哥給他的60圓,計畫前往日本工讀。大正十四年(1925年),考進日本大學專門部文學藝術科夜間部就讀,白天靠送報、當水泥工賺取學費與生活費。此時正值日本勞工運動學生運動蓬勃之時,楊逵也曾經參加反田中義一內閣的遊行活動,並因聲援在日朝鮮人的活動而被捕入獄。昭和二年(1927年)楊逵應臺灣農民組合之邀回到台灣,參加台灣農民組合與臺灣文化協會的全臺巡迴演講活動,也因農民運動而結識葉陶,之後兩人熱戀並且同居。昭和三年(1928年),兩人因臺灣農民組合內部路線之爭雙雙被開除黨籍。昭和四年(1929年)2月,準備回楊逵老家結婚的他們,遭到日警逮捕押往監獄,出獄後才於同年4月正式結婚。


昭和七年(1932年)以自身在東京送報的經驗發表日文小說送報伕〉(原名〈新聞配達夫〉),刊載於賴和主編的《台灣新民報》的文藝版,一般認為是楊逵的代表作,但只刊行上半部,下半部被日本殖民政府禁止影印,兩年後的昭和九年(1934年),〈送報伕〉獲得日本《文學評論》雜誌徵文比賽的第二獎,然第一獎從缺,是為臺籍作家進軍日本文壇的先驅。楊逵也將不少中國新文學小說翻譯為日文,如魯迅阿Q正傳》。19345月,全臺作家集結組織臺灣文藝聯盟,昭和十年(1935年)楊逵出任《臺灣文藝》雜誌的日文編輯委員,但由於與另一位主編張星建意見不合,便聯合賴和楊守愚吳新榮等人創辦《臺灣新文學》雜誌,楊逵負責日文部分,然而《臺灣新文學》因總督府不准發行漢文雜誌的禁令,於昭和十二年(1937年)停刊。


之後楊逵雖在文壇大放異彩,但物質生活卻貧病交加,甚至還因積欠米店米錢而被告,幸而獲得日本警官入田春彥慷慨解囊,才得以還清債務,並有餘錢租賃土地開闢「首陽農場」(命名原由來自於伯夷叔齊餓死首陽山的典故,表達其不屈總督府的意志),得以安心寫作,發表了《無醫村》、《鵝媽媽出嫁》等名作。


19458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楊逵將首陽農場改名為「一陽農場」,並與葉陶共同創辦《一陽週報》,介紹三民主義與中國五四運動以來的文學,並且組織「新生活促進隊」,維持統治真空期的社會秩序。19465月出任《和平日報》文學版編輯,並且於19471月與中國大陸作家合作發行《文化交流》雜誌,但因二二八事件爆發,僅出刊一期。194946日,楊逵與其妻葉陶一同被捕並遭判處死刑,後來改為服刑100多天,於當年8月出獄。


楊逵出獄後仍然從事文學創作,並提倡「建立臺灣新文學」,鼓吹民主、科學的大眾文藝。1949,楊逵卻因在《上海公報》寫作〈和平宣言〉,建議國民黨政府應釋放二二八事件中所逮捕的臺灣民眾,並主張應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共問題,因而觸怒當時臺灣省主席陳誠,遭軍法判刑12年並移送綠島新生訓導處,留下葉陶獨自扶養5個子女。楊逵曾嘲諷說:「我領過世上最高的稿費,是我只寫了一篇數百字的文章,就可吃十餘年免錢的飯。」


楊逵在綠島仍然從事有關文藝觀念的寫作,但是小說創作已減產。19614月楊逵出獄後,卜居於臺中市西屯區東海大學旁自己開拓的花園中。197081日,葉陶因心臟病、腎臟病併發過逝,享壽65歲。1978年出任擔任美麗島雜誌的顧問。1985312日過世,享壽80歲,並與葉陶同葬於東海花園


楊逵自稱「人道的社會主義者」,他的小說在臺灣一度列為禁忌,直到1970年代的鄉土文學論戰中才重新被提及。楊逵的小說不但充沛著民族意識,更重要的是其寫實意識與抗議意識。楊逵的有名著作,除〈送報伕〉之外,另有《鵝媽媽出嫁》、《春光關不住》、《綠島家書》等。其中《春光關不住》曾在更名為《壓不扁的玫瑰》後,被收錄於臺灣的國民中學國文教科書


楊逵育有二子三女,次子楊建與妻董芳蘭的長女楊翠深重楊逵的影響,亦走上文學的道路並於大學任教。楊翠研究領域為臺灣史、臺灣文學史、文學與歷史、臺灣原住民族文學與文化、臺灣婦女史、臺灣女性生命史、臺灣女性文學史、臺灣女性小說,曾任靜宜大學臺灣文學系副教授、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副教授、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現任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副教授、財團法人賴和文教基金會董事。


新化鎮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景觀,當屬位在中正路的老街。老街是一連棟式的西洋式建築,它曾經繁華熱鬧,經歷了歷史的交替與時代變遷,擁有豐富的文化特色。老街在新化人的眼中,又分為「東邊街」和「西邊街」。「西爿街」建築年代較早,大約日大正10年(西元1921年),「西爿街」的居民,斥資聘請匠師興建洋房後,與當時東邊之殘破矮房形成不協調的對比,日本當局於是在日昭和12年(西元1937年),用貸款的方式,強迫居民拆除東邊的房屋,興建同一型式的洋房。從興建過程可知「西爿街」形式活潑多變化,「東邊街」規格較統一的原因。



老街建築,大抵結構採用水泥,內部則是木造。「東爿街」使用鋼筋混凝土,「西爿街」則沒有使用鋼筋建構。其作工扎實,經過780年歲月仍然堪用。建築以紅磚、洗石相互交替,頂層的山牆、窗前的花臺、四周的亭邊用各種不同的圖案與浮雕裝飾,形成繁複的紋飾。雕樑畫棟的門面,商號名稱直接用水泥黏貼,精細的外觀,富有立體美感與藝術氣息,常讓觀者駐足讚賞不已。其特殊的建築風格以及蘊含的歷史文化特色,深具保存價值。曾榮獲南瀛十大歷史建築票選第一名,全國歷史建築百景票選第二名,並曾獲經濟部核定為南部示範商店街。現今老街經過整修,電線埋入地下,兩側鋪上花崗石,增置景觀植栽與藝術街燈,街景顯得整齊美觀。這裡也經常舉辦藝文活動,讓老街古樸的生命與現代人的生活結合在一起。
走在新化老街,除了欣賞建築之美外,還可見到許多歷史悠久的老商號,販賣各種百貨商品、五金、米糧以及令人回味的古早糕點。其中百年布莊「新勝興」與「晉發米穀商店」更是遠近知名。「晉發米穀商店」創店至今已有130多年歷史,店內有座高達2層樓的木造碾米機,仍可正常運轉,值得親臨觀賞。


 


新化街役場緊鄰著楊逵文學館北側。興建於日昭和9年(西元1934年),原地為當時街長梁道所捐,融合東西方建築之美,其型式仿歐洲文藝復興劇院式樣,以樑柱與圓拱隔出層次,主結構為鋼筋混凝土,屋子表面以洗石子為主,搭配窯燒13溝面磚,精巧又不失莊嚴,入口圓弧形門廊設計,突破日據時期公共建築物的作法,突顯其藝術特色,是彰化以南僅存的街役場建築物。結構堅固的新化街役場,雖然經歷了民國35年新化大地震,毫無損傷。然而,民國85年新化鎮公所遷移至中山路現址後,街役場逐漸荒廢,面臨拆除或保存的拉鋸戰,後經地方首長與文史工作者極力爭取,終於決定保存。



民國89年,一場「乾坤大挪移」移厝活動,不但成功將街役場保存下來,也帶動民眾對社區的關懷,為地方發展與文物保存立下了成功的典範。街役場經過結構補強與整修,古建築展現新生命,成為新化地區的新地標,曾榮獲南瀛十大歷史建築票選第二名,全國歷史建築百景票選第四名。現在委外經營餐廳,業者配合建築風格兼賣歐風排餐與日式傳統餐飲。室外開闢成具有歐風浪漫情調的庭園,可以品茶、喝咖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5909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