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說:「舉頭三尺有神明」,這些神明,都是玉皇大帝派來人間監視人們行動的。這些神明每年都要回天上一次,向玉皇大帝報告人們的善惡。人們相信神明回報上述職務的日子,正好是十二月二十四日,就舉行送神的儀式,歡送神明回天上,隔年的元月初四日,就是神明回來的日子,亦須舉行接神的儀式。
從前在大陸上,除福建外,各地接、送的神都是「灶神」。然而,在台灣一般人家,並不像從前大陸這麼重視灶神,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神,送的是百神。歲末送神與新春接神,是我國傳統民俗信仰中的大事。相傳送神時必刮風,表示神明隨風而上;接神時必下雨,象徵神明隨雨而降。人們於送神、接神之際,圖「風調雨順」的好年冬。
一年當中,只有此時神桌上的神像可以移動,因為神明都已經升天,大家便在此時舉行年終大掃除,神桌神像都可以拿下來清理。平常不能動公媽牌,這一天也都可以拿下清理,順便看一下公媽牌背後寫的祖先各代的親人姓名。古代中國當官的人在今天「封印」,把官印存封起來準備過年,因此中國人相信天上也是本日神明回天庭「述職」之日。
民間除了大掃除之外還要做「年粿」慶祝過年,還有「發粿」祈求發財,「菜頭粿」(用白蘿蔔做的)希望年年「好彩頭」(菜「彩頭」的河絡語指「白蘿蔔」),「包仔粿」期望「包」金銀。這些都是過年前後不可或缺的糧食和拜拜必備的材料,因此一舉數得。送神的祭拜時間,多在清晨,祭器包括牲醴、水果、甜湯圓、糖果、酒、香蜀、壽金、刈金及紙製的甲馬,祭儀同一般祭祀,只是在焚燒金紙時,加燒紙製的甲馬,供神明回天庭述職。用甜湯圓、糖果是希望諸神隱惡揚善。謝太歲,凡是當年家中因為成員之生肖與值年太歲相同或相關而於年初在家中安歲者,須於今日先祭拜再撤除,俗稱「謝太歲」;若是在寺廟中安太歲者,亦應於今日或廟方所訂時日到寺廟去「謝太歲」。
農曆十二月的最後一天晚上是除夕,不論大月小月,台語習慣稱為「二九暝」,也稱為「過年」。年的由來,傳說不一,有的說是古代有一種野獸,專門在臘月三十晚出來吃人,這種怪獸青面獠牙,猙獰可怕,卻害怕紅色及大的聲響。因此民間每到臘月三十晚上,家家戶戶都要在門口貼上紅紙,並且鑼鼓喧天,連續鳴放鞭炮,為的就是要嚇走可怕的「年獸」,所以「年」字的構造屬象形,形狀有如怪獸。大年初一,大家見面時都在互道「恭喜」,就是恭喜大家逃過一劫,健康快樂的意思除夕的行事習俗,歷經兩百多年,仍然沒有多少變化:
(一)應景食物:「炊甜粿」,甜粿就是年糕,寓意是步步高升;「發粿」顧名思義是「發達發財」的意思;「菜頭粿」寓意是好彩頭的意思。台灣諺語:「甜粿過年,發粿發財,芋粿菜頭粿吃點心」。
(二)拜公媽:黃昏時要「拜公媽」祭祖先,廳堂神明桌上要供米飯及各種粿類,上面都要插上「春花」,表示年年有餘。
(三)貼春聯:春聯最早源自古代的『桃符板』人們認為它能鎮妖避邪,於是將它貼在大門上,一年更換一次。
(四)團爐:一家人圍著熱烘烘的爐火吃年夜飯,感覺特別溫馨,飯後長輩發給小孩子『壓年錢』,已就業或結婚的晚輩也要給長輩壓歲錢。全家大小齊聚一堂,閒話家常,從深夜到凌晨叫「守歲」,是全家人溝通最好的時刻;但現在都時興打牌或看電視來打發守歲的時間,而一家人的「親密關係」較以往也就淡薄了。
(五)祭宗祠:守歲到十二點,鐘聲一響,就是新舊年交接的時刻,此時爆竹聲四起,全家大小由長輩帶領著燒香拜神明祭祖先。祭祖之後,接著拜年,新的一年便由此開始了。
送神日:十二月二十四日就是灶神離開人間,上天向玉皇上帝稟報一家人這一年來所做所為,所以這天都要送灶神。一般送神的供品,都用一些又甜又黏的東西,如糖冬、湯圓等,目的是要「甜」灶神的嘴巴,好讓他回天時多說好話,「黏」灶神的嘴巴,讓他張不開嘴巴,難說壞話。十二月二十四日除了送灶神,今天也是眾神回天的日子,當天也須準備供品,金紙祭拜,希望眾神上天為自己說好話。送神後,接著就要大掃除,俗稱之「掃殘星」或稱「掃垢」,據說可除去一年的晦氣。
主要是牲禮(三牲)、水果、甜湯圓、甜粿、糖果、酒、燭等。傳統上特別重視甜食類的供品,希望讓灶君吃飽甜頭,不會向玉帝打人間的小報告;昔日原本供奉紙印製的神禡灶君在廚房時,還需將祭拜完的湯圓黏在灶名嘴邊,象徵使灶君嘴角生甜;或是將牲禮中的豬肉油抹在灶君嘴邊,再用酒淋灑在灶名臉上,希望灶君嘴角油膩、酒足飯飽之後,就不會向玉帝打小報告了。至中午過後,才可把灶君神像撕下來晒乾焚化,重新換上一幅新的灶君神像。
準備供品:水果3或5樣、蔬菜裝婉裡面跟蔡碗差不多、糖果菜碗、 準備金紙:大壩壽金、壽生錢、寶運錢、金白錢也是給兵馬的、福金、壽金、刈金、雲馬、甲馬、主要是是供給迎接灶神們返回天庭述職的神兵所使用的盔甲和坐騎。最後燃放鞭炮,熱鬧的恭送諸神返回天庭 , 拜拜時間: 早上不能超過子時 , 拜拜順序:與一般拜神方式相同
原本送神後,當天家家戶戶要舉行一年一度的大掃除,因為只有送神後才可清理神龕,平日神明在避免觸犯,大掃除也含有掃除一年所累積的晦氣,稱為「清塵」或「清魨」。但若該年家中有喪事者,則不宜送神和清塵,民間相信如此會對死者不利,或煤煙會進入死者眼中,所以禁止。
接神要拜:神明 --新12月24日送神日,正月初四則是接神日,照理說,我們送的是灶神和太歲,接神也應該是接灶神和太歲。不過現在大家也沒分那麼清楚,反正新年能把諸神都接到家裡來,總是福氣的事。所以接神的時候,除了階級較低的地神或陰神等,所有神明大家都希望能來家裡常住。 正月初四是民間的接神日,這天把神明迎接回來,繼續監查人間善惡。俗諺說「送神風,接神雨」,送神那天最好起一陣大風,使灶王藉風使力,免受旅途勞頓之苦,而接神這天最好是普降甘霖,使萬象復甦,展現蓬勃生機。或說「送神趁早,接神要晚」,早早把神明送上了天,就可以盡興放懷地多玩些時候,而到了接神這天就要延挨到下午以後,因為天上的神明不僅有護庇的慈悲之心,也有懲惡的監管作用,所以人們接神的心情真可以用「一則以喜,一則以憂」來形容了。而接神這天最主要的是接灶神,據說駐守於各家各戶的灶神都不同,因而送神、接神的時間可得視情況而定,最好是順著自家灶神的脾氣與性情來行事,才能討個「好年冬」的好采頭。
如何拜神明 --準備供品:水果3或5樣、蔬菜數道像菜碗裝裡面就可以了、糖果菜碗十二碗菜六碗糖果六各十二婉碗接神日的供品,主要是牲禮(三牲:豬肉、雞肉、魚)、酒五杯放三牲前面、菜碗、甜料(如花生仁、紅棗、冬瓜糖、花生糖等)。 準備金紙:大壩壽金、壽生錢、寶運錢、金白錢也是給兵馬的、福金、壽金、刈金、雲馬、甲馬、主要是是供給迎接灶神們返回天庭述職的神兵所使用的盔甲和坐騎。最後燃放鞭炮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