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顯示,亞洲人主要飲食的美味糯米,是使中國古代一種砂漿性能超強的根本原因。這也是萬里長城千年不倒的主要原因。 研究人員還發現,這種砂漿仍然是現存修復古代建築的最好材料。據新浪科技報導,砂漿是1種用於填充磚塊、石塊和其他建築材料之間縫隙的糊狀物。中國科學家張冰劍和同事研究發現,距今大約1500年前,古代中國的建築工人將糯米湯與標準砂漿混合,發明了超強度的「糯米砂漿」。



標準的砂漿成分是熟石灰,即經過鍛燒或加熱至高溫,然後放入水中的石灰岩。報導說,糯米砂漿或許是世界上第1種使用有機和無機原料製成的複合砂漿。糯米砂漿比純石灰砂漿強度更大,更具耐水性。張冰劍還認為它是歷史上最偉大的技術創新之一。建築工人利用糯米砂漿修建墓穴、寶塔、城牆,其中一些建築存在至今。有些古建築物非常堅固,甚至現代推土機都難以推倒,還能承受強度很大的地震



最新研究發現了1種名為支鏈澱粉的「秘密原料」,似乎是賦予糯米砂漿傳奇性強度的主要原因。支鏈澱粉是發現於稻米和其他含澱粉食物中的1種多醣物或複雜的碳水化合物。張冰劍說,古代砌築砂漿是1種特殊的有機與無機合成材料。無機成分是碳酸鈣,有機成分則是支鏈澱粉。支鏈澱粉來自於添加至砂漿中的糯米湯。研究發現,砂漿中的支鏈澱粉有抑制劑的作用,一方面控制硫酸鈣晶體的增長,另一方面生成緊密的微觀結構,而後者應該是讓這種有機與無機砂漿強度如此之大的原因。



為確定糯米能否有助於建築物修復,研究人員準備了摻入糯米數量不同的石灰砂漿,對比傳統石灰砂漿測試。張冰劍說,對兩種砂漿的測試結果顯示,摻入糯米湯的石灰砂漿物理特性更穩定,機械強度更大,兼容性更強。這項研究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美國化學學會雜誌」。


安平古堡最早是由荷蘭人建造的當時它稱為熱蘭遮城,史料記載城堡的建材以糖水、糯米汁、貝殼灰與磚石構築,非常堅固;另外,它包含兩個部分-內城與外城,古壁史蹟公園就是屬於外城部分 ;由此可知熱蘭遮城在荷蘭時期,可以說是集政治、軍事、商業為一身。


2第二時期:明鄭時期 
鄭成功進入台灣後,將熱蘭遮城地區改為安平鎮,並且為了方便出入,在外城的南邊開了一個門,這個門現在可以在外城的南城壁遺跡中找到;此外,由於鄭成功三代都居住於此,所以當時的人又將熱蘭遮城稱之為王城。


3第三時期:清朝時期 
從清朝統治台灣開始,便逐漸在安平設立了大大小小的軍事機關,例如我們之前提過的「安平五館」,軍裝局也是清朝政府設立的,它設立在熱蘭遮城的內城中;從安平古堡入口進去一直往上走,你會在古蹟紀念館附近看到一塊石碑,上面刻了「軍裝局」三個大字,這個石碑是在清朝同治年間,發生了英軍攻打熱蘭遮城,並且燒毀水師三營的火藥庫(樟腦事
件)之後,從新整建軍裝局時所立的;這個事件也使得熱蘭遮城的內城受到嚴重的毀損。熱蘭遮城的災難還不只如此,內城毀於戰爭,外城則在清末建築億載金城時,受到情勢急迫的影響,不得已只好挖取熱蘭遮城的磚石,由安平用船運到現在億載金城的地方來興建,雖然當時億載金城發揮保護台南府城,但是對於熱蘭遮城而言,無非是再一次受到嚴重的破壞。


4第四時期:日治時期 
在經過清末一連串的破壞後,日治時期初的熱蘭遮城顯得殘破荒廢,只剩下較完整的外城南面城牆1896年日本政府在內城的地基上興建了三層的紅磚建築,並在上面的平台興建做為海關官長公館,直到1930
年為了舉辦台灣文化三百年紀念大典,日本政府將之前的公館拆除改建為仿歐式的洋樓建築,做為展覽與接待外賓之用。 之前我們也提到日本政府建造一個新的港口來取代淤塞的舊港,由於安平古堡的地勢在安平地區較高,所以1908年日本人便將新的燈塔,建築在現今安平古堡瞭望台的位置。


5第五時期:光復~ 
經過了
300多年的歷史,安平古堡大致以現在的面貌展現在我們的面前,光復之後,政府也陸陸續續的將一些建築移作其他的用途。在荷蘭時期曾經發生濱田彌兵衛事件,當時為了紀念這個事件興建了一座石碑,到了光復之後,將石碑上的字抹除並重新刻上安平古堡四個大字,從此之後大家就把這個地方稱為安平古堡,這也就是安平古堡名稱的由來。 從最近開始,國內的考古學者開始執行一項王城再現的考古挖掘,計劃利用現代的技術,讓深埋於地下的各時期文物,都能夠重現在世人面前,目前已有初步的挖掘成果,那一層層重見天日的文物層,正向我們述說著安平古堡的歷史,它同時也是台灣300多年來的發展史縮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r590921 的頭像
    dr590921

    dr HSU blog

    dr5909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