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縣官田鄉官田村慈聖宮籌設陳永華參軍暨八田與一夫婦紀念室,舉行木雕塑像安座儀式,3座雕像都出自國家民族藝術薪傳獎大師施至輝之手。台中縣豐原市優生婦產科醫院院長陳永川捐贈經費100萬元,並邀請出身彰化縣鹿港鎮老師傅施至輝打造陳永華、八田與一與妻子八田外代樹等3座雕像。


慈聖宮主委陳俊銘說,雕像以台灣本土牛樟木為材料,並參考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石萬壽提供的資料,確認陳永華身穿明朝咨議參軍的官帽、朝服型式;嘉南農田水利會也提供八田與一、八田外代樹歷史照片,確認日本服飾型態,過程多次考據,相當嚴謹。廟方說,慈聖宮是全台唯一同時奉祀八田與一夫婦及陳永華的寺廟。官田村近鄰烏山頭水庫,村民因 水源充沛而農作收入大增,對八田與一深感恩澤;陳永華軍隊當年也曾駐紮在村內;紀念館啟用,讓子孫永懷先人。                                                                                                                                                           



明永曆16年(1662),鄭成功趕走荷蘭人,收復台灣。從此後 20多年間,鄭氏政權以區區彈丸之地,對清廷造成極大的威脅。明鄭所以能發揮這樣巨大的力量,當時的「諮議參軍」陳永華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  陳永華,字復甫,福建同安人。原本是位儒生,明亡時,棄文從武,加入反清陣營。鄭成功父子對他都十分尊敬。鄭經並請他出任相當於宰相的「諮議參軍」職務,擔負起經營台灣的重責大任。


陳永華建設台灣,以「足民食」為起點。他親往各地,教軍屯田,儲備糧食;教民煮糖晒鹽,以利民生;教匠燒磚,改善民居。同時劃定行政區域,勵行里甲互保,使民眾安居樂業。衣食俱足後,又興建台灣首座孔廟,獎勵教化。同時規劃一套完整的教育制度來培育、拔擢人才。


明鄭以台灣這樣的小島,卻要養活數十萬軍民,財政負擔的沉重可想而知。在陳永華的策劃下,明鄭的船隊乘風破浪,不但與南洋、日本、歐洲各國進行活躍的海上貿易;同時更突破清廷海禁政策的封鎖,直接打通閩、浙、粵等地的通商管道。其外貿收入不僅使台灣自保有餘,並能伺機進軍大陸,反清復明。


不料,永曆34年,鄭經軍事失利,從大陸撤退。陳永華因為「自慚護駕西征無效」,而鬱悶不樂,加上感染流行病,不久竟病逝。軍民聞訊,無不痛哭失聲。陳永華死後,葬在今台南縣柳營鄉,後來清朝把他的骸骨遷葬回泉州,現存的僅是空塚。此外,民眾為感念他的德澤,還設廟祭拜,就是今日府前路上的「永華宮」;「永華路」同樣也是為了紀念他而命名的。


至於其他傳說,最著名的應當屬「天地會」。據說陳永華曾化名為「陳近南」,以「玄天上帝」信仰為掩護,成立天地會這一祕密組織。該會以異姓結盟,拜天為父,拜地為母,尊化名為「萬雲龍」的鄭成功為龍頭大哥,從事反清復明的行動。日後並發展出各種不同的流派,成為讓清廷頭痛不已的秘密社會勢力。




1665年陳永華參軍建議興建孔廟,1666年首次在台灣舉行祭孔,直至如今,祭孔在全臺首學 台南孔廟重未間斷過,從鄭成功時代到鄭經時代,陳永華對台灣經濟發展及文化建立,可在歷史上留下重要一頁,他教民引海水曬鹽、製糖、取土燒瓦、善待原住民,對台灣經濟貢獻良多




陳永華死後,葬在今台南縣柳營鄉,後來清朝把他的骸骨遷葬回泉州,現存的僅是空塚。  陳永華原本和他的妻子合葬于赤山堡大潭山。明鄭滅亡後,清朝把兩人的遺骸,遷葬於同安,原來的墓碑就此荒廢。直到日治時期,被一位日本人發現,墓碑上刻:“皇明贈資善大夫、正治上卿、都察院左都禦史、總制、諮議參軍、監軍禦史,諡文正陳 公暨配 夫人淑貞洪氏墓”,墓碑才得以保存下來。1954年,在發現墓碑的原處,蓋了一座衣冠塚。




陳永華建設台灣,以「足民食」為起點。為解決軍隊糧食不足的問題,他親往各地,教軍屯田,鼓勵明鄭將領進行軍屯,以米為最重要的農作 物。甘蔗也是農業發展的重點之一,將甘蔗提煉出砂糖,再作為商品販賣給日本、英國。此外,當時臺灣民眾,只會用煎熬海水來製造食鹽,因此鹽的品質很差。陳永華為了改良制程而引進淋鹵曬鹽法,提升鹽的品質。還有,因為清朝實施遷界令,造成臺灣物價的上漲,尤其以布料最嚴重。陳永華建議鄭經買通清朝將領,進行走私,貨物得以流入臺灣,穩定了物價。明鄭以台灣這樣的小島,卻要養活數十萬軍民,財政負擔的沉重可想而知。在陳永華的策劃下,明鄭的船隊乘風破浪,不但與南洋、日本、歐洲各國進行活躍的海上貿易;同時更突破清廷海禁政策的封鎖,直接打通閩、浙、粵等地的通商管道。




教衣食俱足後,為了推廣儒家思想,在陳永華的建議下,1666年臺灣第一座孔廟于卓仔埔完成。另外在地方上設立學校,只要年滿八歲就要入學。同時規劃一套完整的教育制度來培育、拔擢人才。制定科舉辦法,在天興州、萬年州,每三年有二次州試,合格後再通過府試、院試,就可進入太學就讀,以培養政府官員所需要的人才。此外,為了推動漢化,陳永華對於入學的臺灣原住民,特別免除他們的役。 劃定行政區域, 陳永華引進保甲制度,來維持地方秩序。以十戶為一牌,十牌為 一甲 , 十甲 為一保。人民無論遷徙、職業、婚姻、出生、過世要透過保甲向地方官員報備。在治安考量,陳永華還禁止賭博。




其中赤山龍胡巖相傳是陳永華所建,為洪門天地會的發源地, 龍湖巖又稱為赤山巖,俗稱「巖龍湖庵」地處珊瑚潭的外側,建立於1665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是六甲鄉最負盛名的古剎。背山面水,山前中央凸出一塊平地,三面環水,猶如一座小型陸島,每當夕陽斜照,月亮東昇,微風輕拂,映照湖水自然形成各種不同之優美景象,故有「龍湖八景」之稱。香火鼎盛是六甲鄉的信仰中心,相傳是明鄭參軍陳永華所建,巖前豎立清道光年間為紀念減租賦的「孫大爺石碑」,巖後濃蔭綠意緩步其中可使人沉澱久受紅塵喧擾之心。龍湖巖又稱為赤山巖,俗稱「巖龍湖庵」地處珊瑚潭的外側,建立於1665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是六甲鄉最負盛名的古剎。


地址:台南縣六甲鄉珊瑚路1981




 



 


井仔腳鹽田,當年陳永華在此指導淋滷曬鹽法



2009紀念明鄭陳永華諮議參軍祭典暨開台346周年文化觀光季



台南縣首次舉行紀念明鄭陳永華諮議參軍祭典,2009-10-4日在官田慈聖宮登場,邀請台南孔廟以成書院禮樂生協助典禮執行,這也是鄭成功開台346周年以來,首次由官方政府辦理的祭典活動,台南縣長蘇煥智擔任主祭,台南市長許添財應邀參與,文化觀光季時間定於十月四日、十一日及十八日,連續三個星期日於官田慈聖宮舉行。許添財致詞表示,成大歷史系教授石萬壽用其畢生努力,為歷史文化做出傑出貢獻令人十分敬佩;他說,台南是台灣歷史文化的發源地,台南縣市本為一體,文化歷史本是緊緊相扣,未來台南縣市合併後,政府應思考如何將台南縣市的歷史文化古蹟景點,由點進而連線全面發展。

1665年陳永華參軍建議興建孔廟,1666年首次在台灣舉行祭孔,直至如今,祭孔在全臺首學 台南孔廟重未間斷過,這在世界文化傳承上是很少見的。他表示,全臺首學以成書院此次協助典禮執行,也是因為陳永華參軍當初建議興建孔廟,才有以成書院成立,這是歷史淵源上的巧合,今日祭典更具意義。
從鄭成功時代到鄭經時代,陳永華對台灣經濟發展及文化建立,可在歷史上留下重要一頁,他教民引海水曬鹽、製糖、取土燒瓦、善待原住民,對台灣經濟貢獻良多,今日紀念明鄭陳永華諮議參軍祭典,表示後人「引水思源」的表現。

台南縣長蘇煥智指出,官田慈聖官秉持慎終追遠的精神舉辦「紀念明鄭陳永華諮議參軍祭典暨開台346周年文化觀光季」令人感佩;他指出,鄭成功未來台時,台灣被荷蘭統治,那時正是所謂的大航海時代,鄭成功從大陸來台後,台灣歷史轉成漢人文化,現在常聽人家說「在台灣歷史發展過程中,不能忘記鄭成功這號人物」,但實際上最關鍵幕後推手正是陳永華參軍,因此舉辦「紀念明鄭陳永華諮議參軍祭典暨開台346周年文化觀光季」,在大台南地區別具意涵。

紀念明鄭陳永華諮議參軍祭典暨開台346周年文化觀光季由台南縣政府、交通部觀光局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官田慈聖宮主辦,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國立台灣文學館為協辦單位,策畫由台南市鳳凰城文史協會負責,典禮執行由台南市孔廟以成書院負責,執行等事宜由台南縣官田鄉慈聖宮總攬。自十月四日起連續三星期週日舉行,內容包括十月四日的祭拜陳參軍暨眾神、平埔文展示、藝陣演出,十一日的謁祖尋根巡禮,祭拜赤山龍湖巖諸神佛、祭拜陳永華諮議參軍及十八日的己丑年陳參軍史實研習營,石萬壽教授主講「陳參軍在台事蹟」、吳建昇講師主講「陳參軍與赤山堡」等。




明鄭時期參軍陳永華奉命在官田與六甲一帶屯田,但改朝換代後遺跡遭破壞殆盡難以考證,官田鄉官田村慈聖宮管理委員會請來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石萬壽考證廟中太子爺本尊來源,證實為陳永華迎奉來台,見證這段明鄭屯田史。他根據明朝時期雕工及神像的造型判定,該尊太子爺確實是明朝產物,同時與六甲鄉龍湖巖內的觀音佛祖屬同一雕工;據歷史考證,龍湖巖為陳永華所創立,兩尊神象都是陳永華在大陸僱工雕刻後迎奉來台。


 


慈聖宮管理委員會主委陳俊銘表示,慈聖宮太子爺原與龍湖巖觀音同為國姓爺參軍陳永華所奉祀,永曆十八年(西元一六六四年)陳永華隨世藩鄭經東渡來台定居,觀音與太子爺也同時被迎奉入台,並祀於家中,但因膜拜者日多,乃移祀諮議參軍府西側城隍廟,鄭經西征時,諮議參軍府改為總制府,太子爺與觀音仍祀於城隍廟。陳俊銘說,永曆三十三年陳永華建造龍湖巖於龍湖畔,觀音與太子爺移祀龍湖巖,但在官佃庄(今官田村)民的請求,太子爺移祀官佃庄。官佃原為荷治時期的王田,鄭氏時期為官田,為陳永華轄地,陳永華退居龍湖巖時,乃請太子爺駐輦官佃庄,又官佃民眾以農作維生,為祈求五穀豐收,再奉神農大帝為主神建慈聖宮。陳俊銘強調,石萬壽教授甚少為廟宇的神祇做考據,這次替慈聖宮鑑定太子爺的源由,亦為明鄭陳永華屯田史做歷史見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5909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