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11東山吉貝耍 西拉雅夜祭 供奉全豬 豬頭擺向公界 並覆蓋白布 很詭異
2010-11-19 西拉雅族 官田鄉番仔田 阿立祖 夜祭 喝豬血 吃豬肝 唱牽曲
2010-4-15 佳里鎮 蕭龍糖廠 及 北頭洋社區 找尋西拉雅族的蹤跡
台南縣東山鄉東河村 ,古地名稱『吉貝耍』所保有的阿立母信仰,是屬於平埔諸族中西拉雅『蕭龍社』所傳承的文化傳統,每年農曆9月初5,相傳是祖先平安登陸台灣的紀念日,當地耆老卻說是「阿立母的聖誕千秋日」,已成為吉貝耍部落一年一度的盛事。祭典活動主要以『夜祭』及『哮海』為主,夜祭所祭拜者即此地神明-尪公尪。阿立母,與台灣原住民諸族的祖靈信仰有關。『哮海』則是吉貝耍獨特發展出來遙祭慰祖靈、追懷蕭龍老家的祭典。在平埔夜祭中,它是吉貝耍特有的一項祭典儀式,有著遙祭來自海上的平埔先祖,以及紀念從海岸平原迫遷到山腳居地的雙重意義,一種對先祖與故土的追思與懷念。哮海祭在夜祭後的隔日舉辦,由族人前往村落旁的土地上,朝向大海方向,以牲禮放置道路兩旁祭拜,再由婦女吟唱牽曲迎神,儀式中由尪姨主導儀式進行,邀請神靈前來享用祭禮,但是吉貝耍的尪姨在多年前過世,現今神靈尚未指示繼任人選,目前由男性祭師暫代。作為一個消失隱匿的民族,平埔族二十多年來,不斷覺醒追求正名,夜祭儀式的舉辦,成為一種文化宣告,標示族群的存在。
哮海祭都是在遙念祖先,安慰亡靈。祭典從下午一點左右,村人挑著牲禮、飯菜,帶著「敢壺仔」來祭儀區「擺菜碗」後展開,亦即展開請諸神、祖靈「看海戲」。祭司則在地面設置臨時祭壇,舖上兩大片的香蕉葉(象徵海面的船隻),上置尪公壺、尪祖壺,及大小公廨的阿立母祀壺「阿立矸」,旁擺祭品檳榔。祭壇前有一水桶,上插甘蔗葉,做為「開大向」之用。開向完,尪姨帶領小公廨祭司,唸禱詞「請神」,然後以切半的檳榔「卜筶」,瞭解諸神是否降臨,判示諸神降臨後祭拜的村民全體行三向禮,摘一片甘蔗葉置於飯菜旁米酒瓶中;此時牽曲上場,少女圍著祭壇舞唱直到「採青走向」前,才停止。牽曲時尪姨手持尪姨拐(尪姨拐有著權杖的意味),代表尪祖兩度檢視村民祭品,第一次「點飯菜」是檢視作用,第二次拔去甘蔗葉「換青祈福」,代表接受祭品,並且使亡靈得以快活。
通常參加哮海祭的村民都是不守喪的,守喪不滿一年的村人,則不可至「看海戲」的現場,需於祭壇南方不遠處的農田上,帶著自己過逝未滿一年的家人亡靈,前來看熱鬧,並且接受尪祖、阿立母的祈福,保佑剛死去不久的先人的靈魂不受煎熬。尪姨會持尪姨拐至此,向沒有壺體的祭壇上的檳榔噴酒致意,再向守喪的村人身上噴酒三次,口唸禱詞。此項祭儀,不一定每年會出現,要看有沒有守喪未滿一年的村人參加。在追思先人的濃濃溫情中,哮海祭漸落幕,也結束了吉貝耍平埔祭典的所有活動。
西拉雅族的宗教信仰之外在表徵以壺體(包括瓶、矸、甕、缸等),檳榔 米酒等為象徵物,亦有異於漢人之「公廨」,因此常被稱之「拜壺民族」、「壺的信仰叢結」、「祀壺之村」等名,多年來吉貝要的阿立母信仰,一直保有傳統的祭拜模式,也倍受學術界、田野調查者、媒體所重視的。 然而,這些年來由於本土文化的抬頭,更吸引不少有興趣的民眾前來一探究竟,可是大家對於整個信仰文化及祭典過程,充滿迷惑與不解,加上村人對於本地文化亦是一知半解,所以前來參與盛典約民眾收獲有限。基於上述情況,1998年村民策辦的「走訪西拉雅----吉貝耍阿立母夜祭」的活動內容,最主要有三項目的:(一)宣導及教有前來觀賞的民眾 真正了解平埔文化。(二)發揚及維護台灣本土的平埔文化。(三)喚起本地人關心本地信仰文化,傳承光大平埔文化。
這次活動內容設計 也針對歷年來阿立母夜祭活動 哮海祭活動的諸項缺失加以改善。其中包括交通混亂、會場規劃不全、攤販散佈髒亂、以及村民對於傳統文化不解其義,無法向外客解說儀式意義內涵,使觀看民眾無法一探究竟,還有圍觀人潮阻隔大多數人觀賞的困擾在此次活動中也會加以改善。為了使來自各地的民眾,皆能充份觀賞並了解祭典儀式內涵,信仰文化意義 除了安排祭典司儀解說內容外 還有白天活動的專業文化導覽,夜祭活動現場大螢幕轉播 在有限空間做充分利用規劃成祭典區、飲食區、休息區、戲柵區、攝影區、服務合及文化走廊等。文化走廊中提供百餘幅相片以圖文來解說相關的儀式內涵,並目展出吉貝耍生活老照片及文物。
「牽曲」在西拉雅族祭儀之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子,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名稱,如「跳戲」、「牽戲」、「跳嗚嘮」等,是一種舞者手交叉圍成圈,配合簡單進退的舞步,邊唱邊跳的歌曲。現在吉貝耍牽曲所聽到的語言,是以平埔古語吟唱而成,無人能真正從歌中翻譯其意,有人說是「七年饑荒」的調子,是當初祖先渡海來台,連續遭遇了七年的旱災饑荒,尪祖(阿立祖)帶領子民向上蒼祈雨所吟唱出來的曲調,曲調哀怨感動了上天降下甘霖,於是每年祭典時族人便吟唱此曲,感念天公與尪祖(阿立祖)、阿立母的恩澤。又有人說那是「望母調」,懷念祖先對子孫的庇佑,因此曲調哀怨動人,希望祖先不要遺忘子孫,繼續庇蔭。但隨著時代文化的轉變,現代牽曲已失去那份悲傷哀戚之感,除了用來表達對上蒼、尪祖、阿立母的感恩之心外,也用在年度祭儀之外的場合,表徵祈福、降福之意,甚至在這一兩年吉貝耍的牽曲團體更受邀至各地表演,躍昇成為一種民族藝術的表徵。
牽曲在吉貝耍,甚至整個西拉雅族的信仰文化中,具有一種無上的神聖性,代表族人對於祖靈、上天的最高敬禮,平常是不可以隨便唱的。吉貝耍的牽曲需在農曆八月十五日,由尪姨「開向」、「開向水」之後才能唱,在農曆九月初五之後就不能再吟唱。吉貝耍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日開始做九月初五夜祭及哮海祭的牽曲訓練準備,由尪姨、曲師帶領村中的少女班、婦女班做一年一度的排練,通常會在尪姨李仁記的家中進行牽曲練習,但如果有村人欲邀請牽曲團體至其家中祈福,曲師會安排一天至該村人的家前廣場做牽曲的練習,主家則須準備飲料、點心招待大家。村人皆信請牽曲團體至其家前演練,會助其解厄並受阿立母的庇佑。
吉貝耍早期的曲師為朱天量先生,後來由段麗柳小姐接棒,她在二十歲左右由尪姨指定接下曲師的工作,直到現在已經十幾年了,這幾年來在她的熱心奔走訪查下,能把一些老一輩所吟唱的牽曲老調,重新做整理,並且召集了老人班、婦女班、少女班、組成了吉貝耍近七十人的牽曲團體,對於吉貝耍牽曲傳統文化的恢復及薪傳的奉獻,功不可沒!據老一輩的說法,以前牽曲的曲調甚多,但完全是靠心授口傳,亡佚泰半。目前吉貝耍的牽曲可分成老調及新調兩種。新調即是由少女所唱的版本,老調是由婦女所唱的曲。新調也稱為「下頭調」,據了解是過去的曲師朱天量在光復後,到台南縣大內鄉的頭社村「交力林」部落抄回曲譜,然後教導村人而流傳至今,後來村中的老一輩常提出質疑,早期吉貝耍有自己的牽曲曲調,為何要去學頭社的曲呢?於是促成族人找出一些老一輩以前曾經牽過老調的婦女,每人口唱幾句,再加以整理出來。村中六十歲以上曾牽過曲的婦女才會唱老調,「老調」或稱「舊調」,是日據時期到光復初期所唱的牽曲,這才算是道地的吉貝耍傳統牽曲。
牽曲在吉貝耍的祭典中佔極重要的地位,不管是在夜祭或是哮海祭中都是個重頭戲。吉貝耍的牽曲清一色是由女性擔任,跟台南縣大內鄉頭社的男、女一同牽曲有所不同,史料上也記載西拉雅的牽曲以前是男女一起,並有牽曲中互吐檳榔汁示愛的習俗,但在吉貝耍牽曲由女性擔綱的傳統由來已久,而且嫁入吉貝耍的一些婦女也都自然成為牽曲團體的一份子。 以前牽曲少女的穿著打扮是穿白衣藍裙,頸繫紅絲巾,頭戴芒草、雞冠花、檳榔花編製成的花環,牽曲時則赤腳。穿著顏色配合潔淨之意,紅領巾純粹是裝飾用,沒什麼意涵,而頭戴花環據老一輩說法,也是學至頭社,至於用意則不解。幾年前,學者考據早期西拉雅人的穿著,量製了一套復古的牽曲服裝,現在吉貝耍的牽曲服裝便沿用此復古服飾,也使得吉貝耍的牽曲更具有「古味」!
近年來,平埔族的血源認同之風正熾,而牽曲的傳統性也漸被打破,不過也引來了極大的爭議,畢竟它是祭典中才能出現的敬神儀式。從1999年的台灣金曲獎「最佳民族樂曲唱片獎」得主-「平埔音樂紀實」的出版,到吉貝耍牽曲團體到中正紀念堂、國立藝術學院等地的演出,都招來許多族人的質疑非難,但是站在平埔傳統文化的保存及發揚上,這是時勢所驅,也是因應時代潮流的作法,以前流失的平埔文化我們來不及搶救,至少現在還有的文化資產,我們有絕對的責任,運用智慧去紀錄、保存、發揚光大,而且這份使命不單是平埔後裔所擁有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