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燒物品一直是台灣庶民文化中的重要物件,舉凡磚瓦建材、神像、豬槽等,早期先民生活中迭有所見。而六甲磚燒技術從鄭氏治台迄今三百餘年,是台灣磚瓦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指標地區,因此六甲鄉素有「瓦窯故鄉」之美譽;其中六甲窯業歷經時代更迭,亦有多重轉承,而居廣陶在這段歷程中,有其重要參與者的角色。
六甲的磚瓦有磚瓦界LV之名,但抵不過時代的變遷,賽洛瑪颱風之後無可避免地走向衰敗,成了夕陽產業。六甲有「烏金之鄉」之名,磚窯產業興盛的年代,整個鄉的天際線是由磚廠的煙囪連接而成,鄉裡有一半的人口在窯廠工作。六甲的土密度高、雜質少,這是做出高品質磚瓦的天生優良條件。
鬆鬆散散的泥土,要怎麼凝聚成堅硬的紅磚? 做磚的土就像麵粉一樣,也要經過一道「醒」的手續,古早人說的是「養土」,每天澆水,讓水慢慢滲透,充份含水之後,再靠著人力攪拌與牛隻夯實。大約在日據時期之後逐漸機械化,節省了不少人力,攪拌有煉土機,成磚的形狀也不再需要用模具以人力製作,利用機器射出一下就能搞定。履帶載著有點黏又沒有真正黏在一起的泥土,緩緩爬升,進入機器的核心區域之後,再度出現就變成長條形的紮實土塊,要做磚還是瓦,或是半圓型的瓦筒,只要置換前端不同的金屬模具片即可,最後再以人力切割所需長度。磚在此時雖已成形,但還是泥土的顏色,並需要2週的時間陰乾,最好還要曬曬太陽,曬過太陽的磚瓦才會紅得漂亮。
乘涼又曬過太陽的土磚,就可以準備進窯了。早期六甲地區蓋的都是饅頭窯,饅頭窯熄火後再度點燃,燃燒的時間只能1天1小時慢慢往上加,火燒旺了就不能熄火,工人24小時輪班;在窯廠工作,溫度高得不得了,有人來了2小時,休息時間一溜煙就不見了,但也有人在窯廠一待就是30、40年。現在在窯廠工作的都是60、70歲的老人家,年輕的沒有人要做這麼辛苦的工作了,老人家也是照幾十年下來的規矩,一樣是24小時的三班制。饅頭窯啟用一次的製程要2個月,但只有這種慢火才能燒出又薄又漂亮的瓦片,是標準的慢工出細活,後來為了追求速度,許多窯廠都改用蛇窯,蛇窯只要3天就能燒好,但燒出來的瓦片較厚,少了那種纖細美感。
這個地區僅剩2家仍在運作的窯廠,居廣陶是其中的一家,廠內有好幾座窯,燒柴火的蛇窯、燒瓦斯的蛇窯、電窯,但饅頭窯已拆了;不過現任場長陳世紘很有心,除了繼續生產高品質傳統磚瓦,提供廟宇等古蹟歷史建物修護使用外,還朝向戶外教學、開發紀念商品等發展。是座從清朝就開始運作的百年老窯,後來陳家從日本人的手中買下,場內保留著從完全人力時代到機械時代製作磚瓦的模具與機器,難得一見,陳世紘還將原本讓磚瓦在入窯前陰乾的「瓦寮」改為展示區,展示各種地磚、牆磚、屋瓦等,配合解說人員,介紹傳統建築的磚瓦使用,非常有心。居廣陶只在週末假日開放,平日需預約,1小時導覽加DIY體驗,每人150元,但導覽只接受20人以上團體,需事先預約。
藝文中心指出,因為建築技術的進步與多元化,早期台灣傳統建築需求量甚大的磚瓦建材,不再普遍受到應用;同時由於傳統柴燒的蛇窯式磚廠環境高溫難耐,引不起年輕人的興趣,傳統老師父又逐漸凋零,在物換星移中,使得磚瓦產業變成夕陽產耊,磚窯廠紛紛外移東南亞,而象徵磚瓦產業的窯廠煙囪,更像骨牌一支支接連傾倒而破毀,終於消失在「瓦窯故鄉」的天空中,六甲的磚窯產業已不見當年風采與繁華。
陳世紘先生,是居廣陶第五代傳承者,而居廣陶在1900年左右設窯燒磚,期中歷經燒磚、製瓦、琉璃建材、高溫陶磁等演變至今,產品亦由磚、瓦、花器、水缸乃至生活用品等多種類項,居廣陶也因此傳承著豐富的窯燒技術與製作技法。陳世紘感傷卻更激發其使命感指出,也許\「喚不回舊日的風華、但可以賦予創新的藝術內涵」,在應用上保留原有磚瓦素材,用較少的原物料以降低環境損耗,同時注入地方特色的文化創意,將之轉化為文化創意的工藝產業;
為此,陳世紘與阮潔雯夫婦接手居廣陶,著迷六甲陶土的溫潤色感與綿密質地,十幾年來以傳統磚瓦為本,融入現代的創意理念,不段嘗試新的技法,試圖為六甲的窯業注入新的生命,也為磚燒創作導入更多的風貌。居廣陶經過多年轉型歷練,2005年獲選為經濟部工業局創意生活事業,並獲邀社造年會展覽。2006年亦在社區博覽會創意生活館參展,2007年更獲邀製作成功\大學博物館的磚雕門匾,逐步將磚瓦往生活工藝演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