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完獵寮後大合照 這是我們晚上睡覺的地方
野餐
拿茅草蓋獵寮
與自然對話---
感謝荒野南一炫的黑天鵝(自然名)媽媽及桂花媽媽帶領本次達邦之旅
小燕鷗留
回歸大地
mo'o叔叔觀看大家生火
第二天在步道裡合照
觀察植物--樹豆
觀察有毒植物-刺茄
操作捕鳥陷阱
受傷的貓頭鷹---領角梟
藍腹鷴的尾羽
作魚窩補魚
第二天在溪裡(旁)玩耍
每天都要坐的卡車(偷拍)
溪裡玩耍
合照
不能上去的(鄒族男子除外)男子集會所---KUBA(庫巴)
鄒族男子服裝
李樹下合照
觀賞MO'O叔叔生活並學習應用
自行生火前解說
前往達邦的路上
前往嘉義的區間車上
台南火車站後站合照(集合)
####
藉由解說員MO'O長期在山林中,大自然對他的洗鍊,所培養對萬物的對話能力,以及對自我及他人尊重與謙卑的生命態度,希望孩子在這五天四夜的密集接觸中能溫暖他們的心。離開文明與便利,離開老師與父母,離開一切熟悉的環境,讓孩子靜下,與山中精靈交朋友。
MO'O 特地傳達: 「環境保護是當下熱們的話題與行業,我們也都明瞭這是當下急迫的事項。可能有些人知道原住民的農業耕種有著深層的智慧,那麼原住民的漁獵文化是否也有著深層的內涵?大家對原住民打獵有著相當負面的看法,我不得不承認現今原住民打獵的心態已失去了對萬物的尊重。鄒族~~一支台灣原住民裡頗為低調的族群,我們的魚肉皆是靠獵補取得,我們又是如何經營漁場和獵場,才能一直捕獲到溪魚和野獸?我們是用什麼樣的方式、觀念和態度來從事漁獵!這次的活動就是以鄒族人的漁獵文化來看看和現在的環境保護是否有衝突?亦或是不謀而合!曾有人說:知識的本質是必須動手做,他不在書裡,得從做中學。期待這個活動的內涵能為孩子們的環保智慧之田灑下種子,也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