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鄉大坡池入口處之稻草牛組合
大坡池原名「大陂池」,占地約57公頃,池水來源為新武呂溪的伏流,及人工灌溉水田的溢流水,池水向北出口流出,成為秀姑巒溪的源頭,是花東縱谷平原主要之溼地,因風景優美而遠近馳名。目前園區共規劃有公共設施區、服務設施區、運動公園區、自然公園區、休閒農業區及田園景觀區等六大設施,遊客可先行租用自行車,沿著池上鄉環圳自行車道,悠閒地享受大坡池豐富的自然生態景觀及沿途阡陌縱橫的田園風光。
大坡池是斷層下的斷層池,是卑南溪上游及錦園溪與農田灌溉用水匯流形成,早期稱「大陂」就是池塘的意思,日治時代因居民聚居「大陂」之上而名,現稱池上。池上鄉最有名的特產就是池上米,池上米以香Q可口聞名全台,據說當年池上便當裡就放滿了來自大坡池的魚蝦。池上大坡池域約28公頃,是一處由斷崖窪地所形成的天然沼澤地,池東緊靠山脈,沼岩層的斷層線為這裡提供了一項魚蝦繁衍、鳥類聚集的水鳥伊甸園。尤其冬季,此處提供了一處冬候鳥度冬的好所在,據調查約可觀察到102種鳥類,目前大坡池規劃有自行車道,涼亭、環湖步道在此欣賞池上鄉山巒美景和田野風光,實在悠閒的可以。
池上大坡池上有許多花嘴鴨及紅冠水雞族群非常容易觀察到
萬安磚窯 -磚窯型態是荷蘭型的『目仔窯』計19窯,每窯可燒製15,000磚左右。佔地1.5甲,始建於民國43年,後因當地原料用罄,民國78年關閉。民國92年地震受損,95年修復磚窯19目中的前5目,以保存窯體之部份原貌。
萬安磚窯於民國35年建廠,它屬於一孔一孔的荷蘭型日仔窯,窯體構造共有19目,也就是19個窯室,燃燒源以漂流木或廢木料為主,由於以傳統手法所燒製的紅磚硬度極高,泥土中酸性物質經7日7夜悉燒冷卻後全數去除,因此比新式自動化窯所生產的磚塊品質還好。
出外遊玩最重要就是早起,磚窯居位在臺九線花蓮富里與台東池上的縣界附近,面對大片稻田與中央山脈,早起就能看到好風景。
萬安有機米專業區 -萬安村是池上良質米的原產地之一,水源來自東側之萬安溪,因無汙染,且農民回復早期農耕方式,用人工下田除草、施放有機肥料,不用化綱肥料及農藥,因而生產出道地的「萬安有機米」。池上萬安社區發展協會在此長久的耕耘與努力,隨著總統米的光環而更加亮了起來,為了讓更多人了解此地先民們拓墾的艱辛,以及推廣有機米和萬安村的休閒產業,村內在水土保持局的協助下,成立了稻米原鄉館。
禾鴨生態池設立意義,在於創造出以「水田為基礎、植稻為中心、養鴨為特點,並主要以生產有機食物為目標」之複合農業體系,且由於生態池正位於縱谷關鍵紐帶,也是生產全國冠軍米所在,如果能重拾千年前的智慧之穗,讓騷人、墨客、老圃透過種養共育的理解,其必能握執「三生有幸」之生活、生產與生態等自然定律。
池上鄉萬安社區內的禾鴨生態調節池完工3年,有效協助農民除草除蟲施肥,還兼顧生態和增進稻米品質,成為當地的景點。 鄉農會表示,池上鄉萬安村以生產有機池上米聞名,農會3年前建議循古法設置禾鴨生態池調節地方農田生態,裡面蓋有池塘、步道及鴨寮,後來擴大池塘面積,增建拱橋和涼亭,交由萬安社區發展協會管理。
萬安社會發展協會表示,禾鴨生態調節池位在縣道197線萬安橋旁,當地有一望無際的稻田、長年雲霧瀰漫的山巒,生態池中有座瞭望台,可以賞景、休息,在炎熱的天氣下,清風徐徐而來,看著台下的稻田和走來走去的鴨子,令人心曠神怡。 不過對當地農民而言,禾鴨生態池的風景還在其次,主要是藉著放養禾鴨,讓禾鴨除草、施肥,至於禾鴨在池上穿梭的姿態,只是體會農村樂趣的副產品。
鄉農會表示,禾鴨會吃雜草卻不碰稻子,排洩物是農民眼中最自然、無汙染的珍貴有機肥,牠能夠扒鬆土壤,讓稻米的根莖伸展,促進成長,如今各界都推廣觀光農業,有人認為欣賞池中的禾鴨,和欣賞魚缸中的魚。
這是監視錄影機你猜到ㄌ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