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 縣道起自池上,迄於卑南鄉富源村,全長 59公里。所經之處為海岸山脈西麓,與花東公路分處新武呂溪(卑南溪)東西兩岸,景觀各擅其勝。而 197 縣道的位置與地勢,觀賞縱谷與中央山脈大斷層崖的角度,更較花東公路為佳。且沿線多為利吉層的丘陵地形,山路狹小曲折,沿途人煙、車輛絕少,鄉野風光更勝花東公路。是一條適合悠閒自在駕車賞景的景觀道路
縣道197上有著全台灣唯一碎石子鋪面公路, 長達14公里, 這可是全台唯一的喔! 延平鄉鸞山 37K到 關山鎮寶華山 23K路段, 約因為地形奇特、地層不穩、地質鬆軟未鋪設柏油或水泥路面,此段14公里的碎石路不建議騎機車或單車, 除非你體力好要挑戰練車
白榕(Ficus benjamina L.)長著氣根, 一路蔓延, 枝氣相連, 形成近百公尺的高大森林, 置於森林中宛如回到古老的世界, 幽暗靜肅, 白榕林會蔓延, 植物的生命會走路, 這就是 "會走路的樹"
白榕又名垂榕、白肉榕、孟占明榕,因其樹幹與氣生根都呈灰白色而得名。白榕屬於桑科植物,生育環境為低海拔潮濕原始林間,以南部墾丁地區為著。白榕的形狀很像榕樹,但葉片較榕樹葉大,最常可達14公分。白榕樹幹垂下的氣生根,接觸地面即可生長粗壯,形成有許多樹幹的「千根榕」奇觀。白榕較榕樹具有更發達的氣根及支柱根,在潮濕的生長環境裡,白榕靠氣根吸收空氣中的水份,而氣根急速生長至地面,慢慢地加粗變成支柱根。經過長時間的生長,一株白榕會生成數不清的支柱根,並逐漸形成大片如林般的景致,甚至分不清母株(主根)是那一枝,可謂是「一株成林」的奇觀哦!許多太平洋地區島嶼的原住民族會製作樹皮布,恆春半島的原住民相傳白榕的樹皮是製作樹皮布的材料;白榕樹皮纖維也可以用來製作繩索及草鞋。另外,白榕的氣根(支柱根)如電線桿一般,排灣族也就利氣根充作建材哦!
利吉惡地及小黃山
眺望台東鸞山部落
鸞山大橋
樹豆(Cajanus cajan ),矮灌木,黃色蝶形花冠,其豆可食,又稱木豆。原住民多種之,習稱番仔豆。種子近圓球形,略扁,種皮暗紅色,採成熟者入藥,有清熱解毒、補中益氣、利水消食、止血止痢、散瘀止痛、排癰腫,能治心虛、腳氣水腫、便血、衄血、風濕關節痛、跌打、痔血、黃疸型肝炎、膀胱或腎臟發炎、結石等,藥理研究發現其水浸劑對絮狀表皮癬菌有抑制作用。
原住民老是愛說樹豆是威而鋼,是男人不可錯過的料理,而樹豆羌肉湯,是太魯閣族常吃的料理,材料有樹豆及山羌肉,將樹豆及羌肉放入鍋內水煮,最好用壓力鍋來烹煮,因為這種煮法可以在短時間內將兩種材料煮透。 整鍋充滿了特殊的山產味,讓人聞香後口水直流
為山地原住民的傳統食品外,亦被視為健 康食品,產量低,栽培面積少,價格高。
分佈在海拔1500公尺以下的山野。為多年生矮灌木。高約2尺,有灰白色細毛。莢果為長橢圓形,外披粗毛。種子通常為褐色。原住民三大主食之一,在日常生活中,量多的話可直接代替米飯。傳統吃法是直接煮湯或加點肥豬肉,樹豆會將油脂吸光,去除油膩感。而樹豆的濃郁香味加上肉香是一種不錯的搭配。
當馬太鞍的祖先,移居到這裡時,遍地都是樹豆,稱之為Fata’an,於是指物為地名,馬太鞍的地名由此而來。樹豆是很耐旱、耐貧瘠的植物,早年當作主食。祖先們認為它能強身,驅邪、治病,又意味著子孫延綿。於是就在住屋和田地的周圍,播種植物,愈繁衍愈多。被認為是馬太鞍的吉祥物。馬太鞍的樹豆,飽滿肥潤,品質優良。樹豆採收後,晒乾貯存,可以存放很久。煮前在泡水侵軟。樹豆是和烤熟的鳥肉一起煮湯。現在是加鹹豬肉(Siraw)或排骨熬煮。創新的吃法是,樹豆與排骨熬煮熟爛後,起鍋前加入蒜苗及胡椒粉,別有一番滋味。熟爛後的樹豆撈起,滴乾湯汁。加入打散的蛋液,作成煎蛋,也是不錯的吃法。
烏臼(Sapium sebiferum (L.) Roxb.)台灣人稱之為臼樹,因為它的葉子可以提煉黑色染料,因此稱之為烏臼。但是烏臼功用可多了 ,種子可提煉成蠟燭跟肥皂的原料。烏臼分布於低海拔卻是最晚變紅,如果日夜溫差夠大,遠遠只見滿樹的紅葉,真是漂亮極了。
烏臼是早期漢人的經濟樹種,自古以來中國的土地政策規定土地是國家的,田地的收成都要繳納高額租金,因此造成一般農民生活窮困,農民為了生存只好在田邊種植比較有經濟價值的樹種,又以烏臼為最。它具有高度經濟價值的因素:第一是種子,其中白色的部份含有蠟油可以做成蠟燭,黑色的部分油炸後可以取得透明的清油,當成肥皂的原料或食用;第二是葉子,是漢人的黑色染料;第三是樹幹,可當成材薪使用,樹根為中藥材之用,幾乎整棵樹都有用處。尤其臺灣人最引以為傲的果樹嫁接及催花技術,在一千多年前,為了提高烏臼子的產量,就相當的進步。 烏臼可以從溫帶長到熱帶,從中國大陸山東到廣東雲南都有它的芳蹤。日本人就從此地引進烏臼。在整個花序裡,垂下來的前段是雌花、後段才是雄花,為了避免自花授粉,所以在開花過程中是雌花先開、雄花後開。
太陽麻( Crotalaria juncea L. ) 又名菽麻,別名稱印度麻,原產印度,1928年由印度引進,本省蔗田及旱作田重要綠肥作物。屬於豆科,蝶形花亞科,為一年生草本,除作綠肥用,由於花呈金黃色著生於頂端,花期長且花姿美觀,可美化田園景觀,在冬季水田休眠期種植,可兼具綠肥及景觀功能。油菜花開花期在初春,太陽麻開花期多在秋末。
太陽麻是近年來推廣的綠肥植物,跟油菜花一樣,在台灣各地休耕期廣為栽培當綠肥。目前最受東海岸休耕農民歡迎的綠肥,非太陽麻莫屬,它兼具觀賞與堆肥價值,尤其是大片金黃色的花海,看起來就像一塊塊溫暖的地毯,是繼花東縱谷知名的油菜花景觀後,東海岸線近年發展出炫人奪目的景觀特色。太陽麻抗風、耐旱 、花期延到十二月 ,在花開過後,農民才會把它打碎翻入土,增加地力。
整片的太陽麻花海。
李花
昭和草
楓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