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斑細辛 Asarum albomaculatum Hayata 馬兜鈴科 . 細辛屬, 草本,葉互生。花單生,貼近地面,紫或褐色;花萼鐘形,3裂;雄蕊12;花萼筒與萼片之間有透明附屬物,萼片內面密生毛;花柱離生,頂端6裂。蒴果。分佈及生地環境:全島低至中海拔森林中或林緣。台灣特有種 , 葉子捏揉了一下,聞起來像檳榔加荖花(或藤)的味道,這是很特別的事。古人吃檳榔以避瘴毒,而細辛全株有散寒袪風、溫肺袪痰、行氣止痛的功用,看來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大花細辛是馬兜鈴科細辛屬,是有毒的植物,古人有『細辛不過錢』的警言,(一斤十六兩,一兩十錢。所以1=3.75公克),也就是說細辛的劑量,最好不要超過一錢。細辛過量的害處在於導致呼吸痲痺,嚴重者不能呼吸而致死,所以不可不慎。)


浸水營古道,從屏東縣枋寮鄉翻越中央山脈到達台東縣的大武鄉,全長大約四十七公里,公路局正式編號為「縣道198號」,海拔最高處為1300公尺。沿線區內有三大保護區:「浸水營闊葉樹林保護區」、「大武台灣穗花杉自然保留區」及「大武台灣油杉自然保護區」,林道東段部分正式規劃為「浸水營國家步道」,長約20公里,車輛不可通行,步行約1天內可走完,古道海拔落差於200公尺至1450公尺間,可遠眺南北大武山,極具植物地理學內涵與研究價值,非常適合生態及深度之旅。  











稀有特有種-巨葉遠志/巨葉花遠志(Polygala arcuata) 遠志科, 它是同類中唯一的台灣特產種,所以也有人唤它台灣遠志。它的葉片遠較其他同屬的兄弟大得多,但花朵則明顯比瓜子金小,因此巨葉遠志名正言順;但台灣植物誌第一版及第二版皆稱它為巨葉花遠志,就有點不明所以了。巨葉遠志的種小名為arcuata,這個字的涵義是拱形的弧曲的。當初的命名者(早田文藏先生)指的應該是它的葉脈,大家注意到了沒,它的第一側脈都是以弧曲的方式朝向葉尖,挺特別的。它的花部結構與其他同類在伯仲之間,花萼共有5萼片,32大,大者呈花瓣狀;花瓣3片,其中一片的頂端有鮮黃色綴飾。蒴果圓而扁,也與眾昆仲相若。








曲莖馬藍(Strobilanthes flexicaulis Hayata)-灌木狀草本。株高50 -100c m ;枝光滑,常成之字形彎曲,具狹翼。葉形變化極大:生於一般莖上的葉子,基部漸狹而具柄,長在開花莖上的葉子,葉形小,基部長成心形而近無柄,形成大葉包小葉的情形,相當特別。花成穗狀排裂,藍紫色。為台灣特有種。中部及南部中海拔地區可見。溪頭、阿里山有較多族群。





台灣胡麻花   Helonias umbellata (Baker) N. Tanaka, 百合科  Liliaceae  胡麻花屬  Heloniopsis , 銳葉胡麻花, 台灣胡麻花為臺灣特有種,株高約20公分,葉倒披針形至匙形,長可達13 cm,約2.2 cm。花白色或粉紅色,果熟時綠色。  生長地:全省中海拔及低海拔潮濕岩地、河堤及草原。每年二月當胡麻花開時,表示春天已經來臨了。花頂生,可清楚看到單子葉植物三的倍數的花被,花色隨著生長環境的光照強度而呈現白色、淡紅、淡紫或淡綠色。本種植物在未開花時植株因匍匐簇生於地面,因此不易被發現。









阿里山根節蘭(Calanthe arisanensis )為本土特有種蘭花,日據時期1911, 由植物學家旱田文藏博士發表為新品種,此蘭花分佈, 臺灣全島中海拔居多以900~1700較集中,它的花期11, 至翌年五月,花徑3~6公分,花兒清新明亮,還曾遠渡重洋外銷國外.假球莖叢生狀。葉2-3片,橢圓狀倒披針形,長30-50 cm,寬4-7 cm,銳頭,上表面具光澤。總狀花序,約6-7朵花,鬆散排列。萼片略相似,白色,背面常帶紫暈。花瓣線狀常橢圓,白色;唇瓣寬卵形,先端短尾狀,白色。







台灣野牡丹藤( Medinilla formosana Hayata )是台灣稀有的瀕危植物, 產恆春半島、屏東壽卡、南仁山區、台東大武等低海拔森林中。常綠蔓性灌木,株高約 50~150 公分,枝略圓,具剛毛。  葉輪生或對生,葉倒卵狀披針形、長盾圓狀倒卵形,約有 10~12 公分長,3~4 公分寬,除了主脈之外,有兩對由葉基到葉尖的葉脈-五出脈(蘭嶼野牡丹藤為三出脈),葉緣則是沒有缺刻、鋸齒的全緣葉,枝略圓,具剛毛。台灣野牡丹藤為野牡丹科野牡丹藤屬多年生常綠蔓性灌木,株高約 50~150 公分,枝略圓,具剛毛。葉輪生或對生,葉倒卵狀披針形、長盾圓狀倒卵形,約有 10~12 公分長,3~4 公分寬,除了主脈之外,有兩對由葉基到葉尖的葉脈-五出脈(蘭嶼野牡丹藤為三出脈),葉緣則是沒有缺刻、鋸齒的全緣葉,枝略圓,具剛毛。花頂生,繖形花序下垂性,成串聚集,花色粉綠。漿果球形,呈暗紅色到紫黑色,徑約 0.5 公分。












台灣堇菜 (Viola formosana Hayata var. formosana), 菫菜科 VIOLACEAE ,  別名台灣紫堇。一年生草本。葉柄、葉緣、花莖皆有毛。葉為戟狀心形、三角心形到闊心形。葉緣鋸齒,有時有毛。葉背綠紫色,蔟生狀。淡紫色花朵上花瓣和側花瓣各2枚,大小幾乎一樣,形狀也同為卵楔形;下方的有距花瓣明顯較長。五枚花瓣的先端都友向內凹的2淺裂,使得整朵花像蝴蝶結。結蒴果。


台灣菫菜有兩種變種,分別是台灣菫菜(V. formosana var. formosana)與川上氏菫菜(V. formosana var. stenopetala),兩者最大差別在於葉子的形狀,其他就沒什麼差別了。其實真正學名全名應該寫為Viola formosana Hayata var. formosana Viola formosana  Hayata var. stenopetala才完整點。比較兩者之間的差, 台灣菫菜=>葉子園心形,先端圓頓 vs 川上氏菫菜=>葉子心形,先端尖, 兩者都是台灣特有種,廣泛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區,路旁或林道上








假酸漿(Trichodesma calycosum Collett & Hemsl.)隸屬於紫草科碧果草屬,分布於中南部低海拔林緣間,碧果草屬台灣只此一種,屬名的來意是指其雄蕊花藥背面有毛。假酸漿在很多地方都誤植為茄科的祕魯苦蘵,有必要做一釐清,避免再把二者混為一談。在不認識假酸漿之前,曾於茂林品嘗過魯凱族的「吉拿富」,只是當時不知道那片葉子是什麼?認識假酸漿後,來到台東,同樣的魯凱族,同樣的食物,名稱卻變成「阿拜」,不管「吉拿富」或者「阿拜」,反正就是魯凱族、排灣族等原住民食用的粽子,外層以月桃葉包著,內層用假酸漿葉子包裹麻糬,麻糬再包豬肉,然後蒸熟食用。據說假酸漿葉子具有幫助消化的功效,避免麻糬吃多了脹氣不易消化。在部落族人的菜園地上,都會種個幾棵,以備需要。假酸漿開花時很醒目,圓錐花序一大團,五片大大的萼片,就是吸睛的所在,仔細一看,花兒更可愛,筒狀花冠上五片花瓣,淡紫色的花瓣上像灑著螢光劑,閃爍著鱗光,中間繞著一圈黃色凸起瘤狀的腺體,多毛的雄蕊合聚保護著花柱,伸出在花冠筒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r590921 的頭像
    dr590921

    dr HSU blog

    dr5909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